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上,按照不同沙丘部位,选择不同造林树种进行了杨树用材林模式、樟子松杨树针阔混交造林模式、阔叶树混交造林模式、乔灌混交造林模式、针针混交造林模式等5种更新模式造林,通过调查分析可知,樟子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生态效益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在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杨树的生长量明显高于樟子松.降低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2.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樟子松人工林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调查了解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樟子松引种栽培、适生范围以及人工造林的生长状况,进一步扩大樟子松引种栽培,为促进樟子松人工造林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3省林学会第二届负责人联席会议“关于3省联合进行樟子松考察的决定”,1988年9月5日由辽宁省林学会章明理事长任组长,各省选派2名从事樟子松营林技术研究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7人组成考察组,对3省樟子松人工林进行了学术考察,历时23天,于9月27日结束。先后考察了黑龙江省桦南县孟家岗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的研究,确定了吉林省内樟子松植苗造林的栽培区域、适宜立地、苗木规格、栽培密度、混交造林树种、栽植方法和造林季节,总结出-套适用于樟子松植苗造林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榆林沙区樟子松造林季节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榆林沙区樟子松造林季节主要气候因子的测定分析、樟子松不同造林期根系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樟子松不同季节造林试验及其结果分析.认为在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的适宜季节是雨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辽西干旱地区的樟子松造林质量,开展了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樟子松2年生的裸根苗植入容器杯后在苗圃地培育2—3a的容器苗造林,保存率提高30%左右,林相整齐完整,提前进入高生长速生期,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  相似文献   

6.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幼树不耐风吹沙打,不能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或小豆茬、花生茬等撂荒地直接造林。樟子松苗木根系细弱,容易风干,保持苗木根系湿润,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樟子松按照苗木类型,分为裸根苗造林,容器苗造林和幼树移植造林。  相似文献   

8.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耐贫瘠等优良生物学特性,是我国北方珍贵的、优良的造林树种。文章从樟子松的采种时间、采种母树的选择、球果脱粒,育苗地选择、育苗过程及管理,樟子松容器苗的培育、出圃以及樟子松大苗、容器苗造林等几个方面介绍、总结了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配套技术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榆林地区毛乌素沙地的各种樟子松造林模式入手,分析了不同造林模式的效益及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提出了较为理想的樟子松配套造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调查分析,初步总结出立地类型、造林时间、整地方式、造林技术、苗木保护等因素是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3,(5):108-112
北京市大兴区于2006年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地区引进2.5~3m樟子松大苗,在五福林苗圃进行栽培试验;2010年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引进3~3.5m樟子松大苗,在滨河森林公园进行造林绿化实践。五福林苗圃栽培试验7年、滨河森林公园造林实践3年,其结果表明樟子松对北京市大兴区的气候、土壤等适应能力较强,生长状况良好,是适合本地区生长的绿化美化常绿树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密度试验林8个密度水平、3个林龄段(13、21、32a)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量的生长和林分自然稀疏、径阶分布、材种出材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樟子松人工林能否稳定、可持续地发挥防风固沙功能,确定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适宜造林密度为1 667~2 500株·hm-2,最佳株行距配置方式为2m×3m。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木抗旱造林的优点、容器苗木抗旱造林技术、容器大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对提高樟子松容器苗木造林成活率具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樟子松的生物生理学特性的调查,总结出了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和预防冬季干化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三北”地区风沙干旱比较严重,樟子松造林的成果不够稳定,成活率较低。但是,只要我们用科学方法造林,采取一定技术措施,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是可以提高的。吉林省长岭县采用樟子松雨季容器苗造林取得成功就是例证。用此法造林。樟子松成活率达到85%以上,比一般方法提高成活率30~50%。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造林密度与沙层水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地沙层水分状况的测定 ,以及对樟子松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表明 :造林密度与沙层水分状况密切相关 ,提出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的适宜密度为 5 6株·6 6 7m-2 ,即造林株行距为 3m× 4m。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不同药剂浸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尿素、食盐、保水剂(聚丙烯酸钠)3种药剂浸根造林试验,证明食盐对樟子松造林的作用是显著的,能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还能显著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选摘适宜的立地类型是造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灰色系统面积关联度理论和模糊数学加权聚类理论相结合,以白城地区现有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资料,推测所有宜林地樟子松造林情况;划分出适合樟子松生长的各种立地类型,为推广樟子松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