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林业》2014,(3):1-1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入的论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省第八次党代会把"突出重点抓生态"摆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明确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卿霞  赵震 《广东园林》2007,29(B09):35-37
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而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引导。本文在分析生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以广州为例,从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包括规划理念、管理制度、精神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不断强化。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一、繁荣发展生态文化对北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文珍 《中国林业》2009,(14):32-32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高扬的精神旗帜,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与林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森林孕育了人类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处在前沿阵地,扮演关键角色,发挥主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林业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的树立和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现代文明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11~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到我省西双版纳、思茅、昆明等地,就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深入调研,视察指导工作。在听取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后,胡锦涛同志就云南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将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讲话内容摘登于下。  相似文献   

8.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丰富生态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新疆林业》2011,(4):21-22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是强化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的重要阵地。通过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深化和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区走资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存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这个伟大时期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新时期林业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入推进森林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绿色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森林文化的内涵森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0月11日在北京闭幕。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一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景观,是赤峰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象征。生态文化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于2007年1月8日至9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论坛宗旨为“传承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经济,构建共赢平台,实现和谐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儿女报刊社、绿色中国杂志社、中国城博会、海南省生态文化研究会、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全面展示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梅碧球 《中国林业》2008,(17):20-2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一种节约资源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今,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新时期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林业宣传工作会议上,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了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思想、主要目标和当前任务,这对于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强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四个文明”体系的确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更加完善,使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更加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的实质是指人类的环境意识。河南省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引入生态文化建设,旨在提出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一要加强林业宣传,积极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要推进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三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