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聚集度指标测定,葱田甜菜夜蛾幼虫是以个体为单位的聚集分布,是由成虫的产卵方式引起的.低龄幼虫的聚集强度大干高龄。平行线式或对角线武和“Z”字型抽样方法均适用于田间调查,尤以平行线武取样最佳,大田普查时可视发生程度将抽样数控制在50~250之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梦尼夜蛾卵、幼虫、蛹的抽样,并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频次分布法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表明,梦尼夜蛾卵、幼虫、蛹均属聚集分布,其中卵、幼虫又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对形成此种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竹笋禾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运用比较频次法检验结果,竹笋禾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属于Neyman分布;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是聚集分布;根据m*~x的回归关系,可得线性回归方程m*=-0.066+1.678x,属于聚集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精度比较,平行线取样法最好,适用于林间调查.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频次分布检验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焦艺夜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幼虫和蛹多属于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等聚集分布型。估计了幼虫和蛹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应用比较频数法 ,结果表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 Neyman分布 ,实测χ2 =8.30 7<χ20 .0 5=9.448.根据各种聚集度指标 ,测定结果为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根据各样地 M* 和 x值作线性回归得 M* =0 .1 931 + 1 .40 37x,说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属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 .将各样地平均密度 x和方差 S2作幂法则得 S2 =1 .5 4 1 6x1.10 98,说明基夜蛾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 ,而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同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烦夜蛾幼虫在甘薯田的空间分布和种群特征,2015年对不同发生密度田块进行了调查,取得8组样本资料,采用6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等,对其空间分布型和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烦夜蛾幼虫在甘薯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环境因子是导致烦夜蛾幼虫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D~2(1.3102/m+0.6255)和序贯抽样模型T_n=1.3102/(D~2-0.6255/n)。  相似文献   

7.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 ,甜菜夜蛾幼虫在甘蓝田为聚集型分布 ,在田间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于作物长势不同引起的。当t=1 96 ,允许误差D =0 2时 ,甘蓝田最大理论抽样量为 196株 ,以推荐防治指标单株有幼虫 0 1头时的序贯抽样的上、下限为 :T0 =0 1N± 0 84 2 0N。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wao和Lioyd提出的聚集强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 ,且具密度依赖性。根据其在田间的分布参数 ,制定了序贯抽样公式、抽样表和抽样图  相似文献   

9.
早熟花椰菜重要害虫混合种群空间分布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平行线法对早熟花椰菜上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的混合种群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取得了10个样本资料。应用Taylor的幂法则、m^x-m的同归方程以及聚集度指标测定和分析了混合种群在早熟花椰菜上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混合种群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频次分布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的分布型符合聚集分布。低密度情况下的幼虫服从Neyman A型分布,幼虫在单株树上的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各轮枝层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可将其划分为3组。比较6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以Z字形法为最好。抽样数量以24侏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