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1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相对常规的一苗一瓜一收的栽培方式而言的。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西瓜面积愈年增加.出现了以瓜挤粮的情况。传统的一栽一熟模式产量较低.而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减少了栽培面积。懈决了上市集中、下市早、供应期短而集中的弊端。山东省充州市2003年开始推广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王忠书  蒋华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163-163
干辣椒在余庆县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常年生产面积在4000hm^2以上,年总产干椒量1800万kg,由于价廉物美,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2008年示范推广遵椒系列熟辣及韩国尖椒系列辣椒栽培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干制辣椒栽培已成为本地非烟区农民的主打产业。  相似文献   

3.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一个生长季节种植一次,收获多次,是与常规栽培的一苗一瓜相对而言。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西瓜面积逐年增加,出现了以瓜挤粮的局面。传统的一栽一熟模式产量较低,而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消除了上市集中、下市早的弊端。山东省兖州市2003年开始推广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大宁村,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山区农村,水田主要种植水稻,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稻-稻两熟的种植模式。从2005年推广冬种马铃薯以后,该村尝试了冬种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三免耕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当地推广面积已达到15.3hm^2。  相似文献   

5.
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反季节蔬菜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既丰富了人们的菜蓝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市箬横镇下墩村菜农梁恩法采用黄瓜-番茄-瓠瓜-年三熟的栽培模式,667m^2总产量达7500kg以上,667m^2产值17000元左右,667m^2净收入在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丽水豇豆—水稻—冬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茬口搭配紧凑,高产优质,稳粮增效,示范作用明显,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可因地制宜推广。豇豆—水稻—冬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目前年推广面积约300 hm2,并已连续多年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2012年碧湖绿源长豇豆专业合作社与莲都区农业推广中心在该镇建立7.5 hm2豇豆—水稻—  相似文献   

7.
卢运富 《广西园艺》2010,21(3):44-45,49
藤县是无籽西瓜之乡,春、秋无籽西瓜一年两熟、西甜瓜一年三熟等栽培模式已经普及。近几年,藤县瓜农,特别是离开本土,外出租田种植无籽西瓜的瓜农,为了确保种植成功,充分利用土地及最适宜的环境生长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摸索出"无籽西瓜-无籽西瓜-菜心"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年栽培面积在2 000 hm^2左右,配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每户(夫妻两人)每造可管护0.33 hm^2左右,获得很好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棚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实行1年多茬栽培,不仅可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还可缓解蔬菜淡季,平衡上市,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近年来赣榆县部分农户采用1年4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大白菜-西瓜-番茄-黄瓜栽培模式,每667m^2产大白菜1250kg,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年单一种植,土传病虫害加剧、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致使大棚蔬菜的品质和效益逐年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塑料大棚鸡腿菇-马铃薯-糯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平均667m2产鸡腿菇6000 7000kg,产值15000-17000元;马铃薯1300-1500kg,产值1300-1500元;产鲜玉米4000-5000穗,产值可达2000 3000元,三者折合产值18300-215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0.
粮菜间套一膜二用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  刘群英  史耀军  成泾阳 《蔬菜》2006,(11):17-18
泾阳县是蔬菜大县,菜农在多年蔬菜栽培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种植经验。同时,也总结摸索出了一些好的栽培模式,“一膜二用三熟”栽培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该模式特点在于:一是菜、粮间作实施轮作倒茬,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充分利用了土壤养分;二是应用地膜既提高了地温,又保持了土壤内的水分,同时保障了蔬菜、玉米苗壮;三是芹菜不耐热,定植后需用遮阳网遮荫,与玉米套种,玉米起到了遮荫作用,降低了生产投资,减小了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一膜二用三熟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甘蓝11月20日-12月5日播种,翌年2月5日在中棚…  相似文献   

11.
王玉兴 《中国蔬菜》2008,1(12):49-49
软荚豌豆又称荷兰豆,生育期短,栽培效益高,是一种较好的填闲作物.在春播作物与秋播作物之间的短期农田休闲时间,免耕反季种植一茬荷兰豆,可有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产出.荷兰豆采收期正值秋冬蔬菜供应淡季,栽培效益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云南省大理市园艺工作站在大理市的粮、菜作物种植制度改革中,推广了玉米/荷兰豆--春马铃薯(或玉米--荷兰豆--春马铃薯)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在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直接利用田间未收割的玉米秆作为荷兰豆的攀缘架,在原玉米垄上免耕填闲种植一茬荷兰豆,每667 m2可生产荷兰豆600-800 kg,收人一般可达1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鲜食春玉米—水稻—莴苣一年三熟是一项省工、省本、高效的粮经栽培模式,是低海拔双季稻区粮农集约化经营的好模式,它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增产、增收,又能改良土壤。2009年安砂镇推广该模式面积达133.3 hm2,第一茬种鲜食春玉米,667m2产鲜棒1300-1500kg,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施春玉米—秋架豆—越冬菠菜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一年三熟高效栽培,亩纯收益达到10 000元以上,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生长的时间差,合理安排茬口,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在南京地区,我们探索研究了早春茄子-夏秋生菜-秋冬西兰花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建平 《现代园艺》2014,(22):55-55
<正>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新路子。萧山区农一、农二总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现每年种植甘蓝(包心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一年三熟粮经轮作模式数千亩,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种植大户收入。现将对甘蓝-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甘蓝-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具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金华市婺城区莲湖严村和金东区下于村进行大棚蔬菜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通过合理安排栽培季节,相应提前或延后栽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经实践摸索出一套大棚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茄子-夏白菜-秋芹菜-冬莴笋,每667m^2产茄子2500-3000kg,产值4000-5000元;夏大白菜2000kg,产值2000元左右;秋芹菜2000kg,产值4000~5000元;冬莴笋3000kg,产值3000元。除去投入成本3000元外,每667m^2年纯收入10000~12000元。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江苏徐州铜山县现有水浇条件的耕地60多万亩,过去绝大多数地区以传统的稻麦两熟为主,由于粮价低迷,形成高产低效,农民增产不增收。近十年来,为了促进稻麦两熟地区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我县大力改革传统的稻麦两熟,以粮为主的种植制度,从1996年开始,在我县棠张、三堡等镇开展了稻菜轮作试验、示范,积极建立以稻/菜/菜为主的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稻菜菜模式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并形成一年三种三收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框架,“水稻-火萝卜-甜瓜”栽培模式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蔬菜生产,根据灌南县蔬菜生产实践,探索出“蕃茄-小青菜-地蘑菇”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现将该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岑溪市位于桂东南,气候温暖,适宜春、夏、秋栽培玉米及冬栽蔬菜一年四熟.糯玉米生产周期短,在周边城市鲜销深受消费者喜爱;冬菜心产量高,是岑溪市主要的冬季大众蔬菜.春糯玉米-夏糯玉米-秋糯玉米-冬菜心栽培模式通过连续多年试验推广,经济效益显著,667 m^2四茬作物总产量5 142.8 kg,产值12 735.7元,净产值11 651元.岑溪人均田少(大多数不足250m^2),一直是影响当地农民增收一大障碍.该栽培模式投入低、风险小、效益好,为岑溪市(不包括高海拔山区)农民提供了一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20.
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艳孔 《长江蔬菜》2011,(19):24-25
近年来为不断提高种植效益,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探索总结出了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在上海地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