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从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层面明确高温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生长及应激生理响应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翘嘴鳜幼鱼培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月龄翘嘴鳜幼鱼进行96 h的急性高温胁迫,通过预试验测试高起始致死温度(96 h-UILT50),采用突变升温方法设常温对照组(26.0℃)和急性高温胁迫组(36.0℃),分别于胁迫0、6、12、24、48和96 h后取样,使用生化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α和HSP90α)的表达情况。【结果】翘嘴鳜幼鱼死亡率随水温的升高不断上升,其96 h-UILT50为36.22℃。在96 h的急性高温胁迫过程中,翘嘴鳜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消化酶方面,翘嘴鳜幼鱼胃蛋白酶和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肠道脂肪酶(LPS)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急性高温胁迫过程中,翘嘴鳜幼鱼HSP70α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升高-下降的波动式变化趋势,于胁迫12 h时达最高值,在胁迫48 h时出现第2个峰值;HSP90α基因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胁迫24 h时上调至最高值;但至胁迫96 h时HSP70α和HSP90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翘嘴鳜幼鱼(P<0.05)。【结论】急性高温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α和HSP90α参与高温胁迫应答过程的生理调节,以应对高温胁迫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故可作为高温胁迫应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在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感染过程中的生理免疫反应,进行了维氏气单胞菌攻毒试验,将体质量为(260.2±37.8)g的西伯利亚鲟从背部肌肉注射菌液浓度为2.0×107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注射后40h后开始死亡,62h后停止死亡,累积死亡率为46.7%。结果表明:40h对照组和53h处理正常鱼组中的血清皮质醇含量最低,与不再出现死亡后的处理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处理患病鱼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2h处理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低,与40h对照组、53h处理组、53h处理正常鱼组、93h对照组、93h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93h处理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最低,与40h处理组、44h处理组、53h处理正常鱼组、62h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组血清溶菌酶(LZM)活力从44h开始升高,直到62h,各个处理组均显著高于40h的处理组和对照组以及93h和168h的对照组和处理组(P0.05);实时定量了肝、鳃、脾、肠组织中hsp70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表明:西伯利亚鲟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后,血清皮质醇含量和溶菌酶活力升高可作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诱导表达较血清指标变化更为灵敏,hsp70基因在鳃组织最先有较高的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揭示高溶解氧对西伯利亚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了5个溶氧水平组(为6、8、10、12、14 mg/L),在养殖试验第100 d分析了西伯利亚鲟外周血白细胞的吞噬活力、脾脏细胞吞噬活性、血清与黏液中溶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血清杀菌活力。【结果】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杀菌活力、脾脏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和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力分别在10、10、12 mg/L下达到峰值,而肝脏酸性磷酸酶活力无明显差异,8、10、12、14 mg/L下鲟鱼碱性磷酸酶活力略微低于6 mg/L组。【结论】在6~12 mg/L范围内适当提高溶解氧含量可刺激西伯利亚鲟鱼血清和脾脏的杀菌活力,但肝脏中碱性磷酸酶参与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略微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择50周龄健康海兰商品代产蛋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通过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缓热复合剂,观察对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血糖和血清中总蛋白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应激导致蛋鸡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升高、血清总蛋白含量下降及血糖含量升高时,通过饮水添加缓热复合剂可抑制碱性磷酸酶(P<0.05)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血清总蛋白下降(P<0.05)及血糖升高(P<0.05)。表明缓热复合剂对缓解蛋鸡热应激损伤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虎汤对实验性急性热应激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生化培养箱法对小鼠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前先给小鼠灌胃高低2个剂量的白虎汤,试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肝脏和空肠组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尿素(UREA)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观察肝脏组织与空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热处理后的小鼠体重显著减轻(P0.05),热处理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CK和URE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GSH含量和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呈现大量中央静脉淤血和肝细胞不规则排列;白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和UREA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GSH含量和T-SOD活性升高,肝组织中央静脉淤血减少并且肝细胞排列较整齐。【结论】白虎汤对实验性急性热应激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小鼠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化指标的观测研究了大蒜素对热应激肉鸡脏器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6℃急性热应激对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肉鸡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热应激和大蒜素同时作用显著降低肉鸡股动脉压(FAP)、红细胞比容(HT)及CK、ALP的活性,但对GPT、GOT活性和肌酐(CR)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大蒜素显著降低热应激肉鸡ALP活性,对GPT、GOT活性、尿酸(UA)和CR浓度的影响不明显,有提高新城疫抗体效价的趋势,显著增加热应激肉鸡血清总蛋白(TP)浓度。表明36℃热应激对肉鸡心、肝、肾和肌肉等组织没有明显的损害;大蒜素对热应激肉鸡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并有疏肝利胆、促进肝脏合成代谢的功能,对肾脏排泌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高温环境下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明确其对高温的效应及耐受限度,为鳜在高温环境下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1℃为对照组,设25、29和33℃等3个高温组,对鳜幼鱼进行96 h的高温应激试验,通过血清生化指标试剂盒测定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鳜幼鱼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高温应激下鳜幼鱼血清的葡萄糖(Glu)浓度、甘油三酯(TG)浓度、总胆固醇(TC)浓度、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且同一生化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应激温度下的差异明显。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鳜幼鱼血清Glu浓度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TG和TC浓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应激96 h后各高温处理组的血清TG和TC浓度均低于对照组;33℃处理组的血清TP浓度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各高温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25℃处理组的血清ALT活性在应激48 h时显著升高(P<0.05,下同),29℃处理组的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环境胁迫条件下热休克蛋白60 mRNA(hsp60 mRNA)转录水平和应激性损伤的关系,将30日龄AA肉鸡的饲养环境温度从(22±1) ℃突然升高到(37± 1) ℃分别热应激1、2、3、5和10 h后剖杀,利用临床血液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热应激不同时间对肉鸡重要器官心脏和肾脏组织损伤及其hsp60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持续热应激处理后的肉鸡血液肌酸激酶(CK)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显著升高,CK在2、3、5和10 h与对照组(无热应激)差异极显著(P<0.01),ALT在3 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5 h和10 h差异极显著(P<0.01);持续热应激处理2 h后的肉鸡心脏和肾脏组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以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损伤;心脏和肾脏组织中hsp60 m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5、10 h逐渐恢复正常.提示:hsp60 mRNA转录水平与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和肉鸡组织的热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基因在氧化应激和姜黄素作用下的表达差异,了解姜黄素药效的发挥与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热休克蛋白对氧化应激条件下鱼类肝细胞中的功能,为鱼类氧化应激的毒理学机制及姜黄素的药理学机制提供理论资料。【方法】对24 h姜黄素预处理(保护组)与无姜黄素预处理(对照组)的罗非鱼肝细胞分别进行0、1、2.5 h的H2O2应激,并对肝细胞5种高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HSP90α、HSP90β、HSP60、HSP75)和5种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HSP30、HSPB1、 HSPB7、HSPB8、HSPB11)的表达水平进行qPCR检测。【结果】与不经H2O2处理(0 h)相比,H2O2作用1 h能显著提升HSPB1表达量,降低HSP30表达量;H2O2作用2.5 h能显著提升HSP90a、 HSPB1的表达量。姜黄素预处理24 h能显著提升HSP70、 HSP90α、HSP30、HS...  相似文献   

11.
刘玉堂  邵云巧 《油气储运》2001,20(12):40-41
热媒加热系统广泛应用于输油领域,长期运行发现,系统中的热媒/水换热器容易出现水质不合格、操作不当而引起管道水击、水流速度过低以及垢下腐蚀等并最终导致泄漏。通过对热媒/水换热器泄漏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蒋绿林  付文彪  徐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71-5573
[目的]更好地模拟地源热泵地埋换热器的换热状况。[方法]介绍了3种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线热源模型、圆柱热源模型和Eskilson模型),以宁波市鄞州区冬天供热为例,选择适当的传热模型进行数据模拟,得出了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结果]地源热泵系统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地埋管周围半径为0.8 m的范围内温度场会呈现强烈的变化,该区域以外的地方温度变化越来越小,直至接近于土壤的原始温度;浅层地表土壤原始温度场分布与深度呈指数关系,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基本上维持恒温状态,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1~2℃。[结论]该研究为新型农村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济人 《油气储运》1997,16(9):34-36
热媒炉是输油企业重要耗能设备,长期以一,一直采用传统的热效率概念来评价热媒炉能量利用程度,从“Yong”的角度来看,上述评价不够科学,容易产生误导,模糊了对节能工作的认识。根据热力学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实例计算来说明这一问题,以期另辟节能蹊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季丽萍  黄晶晶  冯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7-15648
[目的]探讨不同热习服处理两性小鼠的热耐受性。[方法]分别随机将两性小鼠分为3个试验组(32、37和42℃)和1个对照组(22℃),然后在45℃下测定小鼠的耐热时间。[结果]耐热时间随习服天数的增加而延长,耐热期间的失重率随习服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小鼠体重与耐热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相对高温习服能提高小鼠对更高温度的抵御能力,但习服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15.
热媒炉导热油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朝晖 《油气储运》1999,18(7):35-38
以中洛输油管道热媒炉导热油为例,分析了热媒炉导热油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超高温运行、局部过热、无氮封、杂质较多等,指出应采取旁接流程、加设冷封阱隔绝空气、过滤和精制措施,以延长导热油使用年限。以三四年为一个使用周期计算,若将导热油延长一个使用周期,可节约100×10~4元。  相似文献   

16.
换热器是干燥热风炉的主要设备,用LMTD法计算了筒式辐射换热器在空气升高不同温度时的换热面积。绘制了空气升高温度差△t=t2-t1与平均换热面积(F/(t2-t1))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温度区域的概念。应用此概念可以指导高温大容量热风炉二级换热器的设计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2个杜鹃花品种‘粉珍珠’(Rhododendron‘Fen zhen zhu’)和‘状元红’(Rhododendron‘Zhuang yuan hong’)为材料,经过30℃6 d的热锻炼后,分别在38、42℃高温下胁迫6 d,研究经过热锻炼的2个杜鹃花品种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结构、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以期探究热锻炼对不同杜鹃花品种耐热性影响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热锻炼处理通过气孔导度(G_s)、细胞间隙CO_2摩尔分数(C_i)及蒸腾速率(T_s)的不同变化进而提高2个杜鹃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热锻炼提高栅栏海绵组织比,保证了叶片组织结构的稳定;热锻炼处理后,2个品种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均下降;热锻炼处理后,叶片中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下降且差异显著性不同,‘状元红’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在38℃高温胁迫下变化显著,这是2个品种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差异的结果。这些结果说明,热锻炼处理能提高杜鹃花植株的耐热性,其减轻伤害的机理与植物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8.
Heat managers     
Bennett AF 《Science (New York, N.Y.)》1993,260(5111):1155-1156
  相似文献   

19.
测定冰的熔解热及吸热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由系统散热与吸热的补偿改为系统吸热终温修正  相似文献   

20.
温室大棚生产在冬季的生产效益最显著,但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对温室大棚内的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有效的增温、保温成为保证温室大棚在冬季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基于此,探讨了相变储能材料在温室大棚温度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介绍了一款新型相变储能换热器的设计,以期为相变储能材料在温室大棚保温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