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索出小麦施肥的最佳模式,筛选出最为科学的小麦施肥方法,以减少麦田内化肥的施入量,提升小麦化肥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同时为小麦的绿色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以猪粪与化肥(尿素、复合肥、硫酸钾)按照不同梯度施肥试验,研究对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适当减量施用化肥不会导致小麦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品质的降低,在80%常规施用化肥+20%农家肥处理时,小麦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品质为最佳。【结论】用化肥以及农家肥配合施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提质增效效果,建议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之上配合施入20%的农家肥。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小麦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1日左右为小麦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3.
不同叶面肥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小麦起身期(2011年4月7日)、开花期(5月9日)、灌浆期(5月26日)三个生育时期,喷施不同的叶面肥:生命素、海动力、2116,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根系、株高、亩茎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对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喷施生命素效果最明显,与其它三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生命素的小麦产量比喷清水667m2增产45.18kg,增幅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高产广适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材,设5个处理,喷施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取得的效果最好,株高比喷施清水的对照增加3 cm,增产8.0%,产量结果为623.6 kg/亩。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合理用水,更有效地实现小麦增产,以小偃22为材料,采用3种灌水模式,研究不同灌水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明确不同水肥高效综合技术模式的产量性能和水肥效应。2a试验结果表明:冬春两灌和一次春灌模式下,小麦生育期推迟,株高、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增加,不同时期叶面积系数和产量均表现出冬春两灌模式最高,春灌模式次之,冬灌模式最低。冬春两灌肥水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鹤壁市开展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不同播期种植试验.[方法]将小麦分4批进行播种,对小麦不同播期(10月1、8、15、22日)出苗时间、基本苗数、主茎叶龄、分蘖期、茎蘖数、灌浆速率等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10月8~ 15日播种的小麦进入返青期后生长优势明显,有效分蘖、叶面积系数、结实小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高于其他播期,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最高,为鹤壁市小麦最佳播种期.[结论]该研究可为鹤壁地区小麦高产栽培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返青至拔节期高温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返青至拔节期高温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石麦25和石麦26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搭棚增温的方法,设高温胁迫时间15、21和27 d计3个处理,以田间自然生长为对照,研究了返青至拔节期高温胁迫对小麦株高、秸秆韧性、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导致2个小麦品种的株高、重心高度、基部第2节间长度、不孕小穗数及其比例显著提高,基部第2节间机械强度、抗倒指数、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高温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不利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在藁城区的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石麦18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9 400.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829.5万株/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并且其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个品种。石麦18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栽培,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对小麦中后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旗叶、倒2叶、倒3叶、倒4叶的叶面积分别比施用普通复合肥增加0.44、2.26、1.82 cm2和1.03 cm2;对小麦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每6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5万~1.0万、0.5~1.1粒、0.5~0.8 g,5.80%~16.4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41-1444
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和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和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4个播种期(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9日、10月26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所需天数延长,总生育天数缩短,株高下降,最高茎蘖数减少,而有效穗数以10月12日播期处理最高;弱春性小麦(郑麦9023和04中36)在第3播期(10月19日)产量达到最高,为7 369.5 kg/hm~2,而半冬性小麦(西农979、矮抗58)以第1播期(10月5日)产量最高,为6 835.5 kg/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鲁南经济带主栽种植的21个小麦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作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鲁南经济带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全生育期、容重、穗粒数、千粒重、最高总茎数、成穗率、株高、基本苗、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产量结构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为该地区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方案。[方法]以目前淮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宁麦13号为材料,在小麦各生育期采用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处理,研究各处理施肥比例对供试小麦产量结构、籽粒综合品质、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基肥施用比例50%的处理(T_3)有效穗、产量均最高,即氮肥运筹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大,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基肥施用量的增加会降低小麦整体籽粒品质,但可以提高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合理的氮肥运筹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总氮保持一定的基础上,基肥施用比例增加,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但超过一定的施用量,有效穗开始下降。后期施肥用量对小麦千粒重、穗粒数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即合理的基肥施用量及完善的后期追肥比例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制定小麦新品种选育目标和策略,采集2008-2012年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同异分析原理与方法,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综合同一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0.904 0)、千粒质量(0.890 5)、冬季冻害(0.887 2)、赤霉病(0.877 2)、全生育期(0.876 1)、体积质量(0.873 4)、公顷穗数(0.869 0)、叶枯病(0.868 3)、株高(0.832 5)、白粉病(0.801 2)、抗倒性(0.785 0)、熟相(0.410 1)、条锈病(0.383 6)。其中,穗粒数、千粒质量、冬季抗寒性和赤霉病等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在今后的育种或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中,应当重视对它们的选择和调控。对现有小麦品种群体与育种目标间的差异分析表明,株高性状整体上已达到育种目标要求,而熟相、条锈病抗性、白粉病抗性、抗倒性、公顷穗数等性状则与育种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宝鸡市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策略应当是在保持现有品种性状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兼具耐寒、抗病(包括条锈病、白粉病,特别是抗赤霉病)等特性的穗重型品种(穗粒数多,千粒质量高)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2014-2015年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10个播量,分别设3次重复,研究播量对潍麦8号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潍麦8号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较大,基本苗22万/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自制环保酵素对大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将红糖、樱桃残次果、水按1∶3∶10的配比混合后厌氧发酵3个月以上制得环保酵素,并以不同浓度(1∶300、1∶500、1∶800)的酵素液浇施大蒜。结果表明:施用酵素液的各处理大蒜植株颜色均为绿,蒜薹色均为深绿,说明叶绿素含量提高,且生长整齐,物候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病虫害明显减轻,大蒜和蒜薹均具有较高的商品性;浇施1∶500酵素液的大蒜生长势和产量均表现最佳,株高、叶长、叶宽、薹茎粗、蒜薹长度分别为88.87 cm、48.52 cm、1.89 cm、7.20 mm、84.57 cm,分别较对照增长6.80 cm、6.87 cm、0.13 cm、0.33 mm、5.2 cm,蒜头产量和蒜薹产量分别为13 606.3 kg/hm2和8 812.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5.55%和19.04%,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高产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 1 9个高产小麦品种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建立 90个组合 ,对 1 8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除剑叶宽和剑叶面积主要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 ,非加性效应不显著外 ,其余 1 6个性状表现由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决定。株高、穗长、穗下各节长度等穗部和株型性状的遗传力均较高 ,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株粒重、千粒重等产量性状遗传力较低。除有效小穗数和剑叶宽外 ,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 GCV)均较大。各性状中亲值与 F1 相关系数达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表明用双亲表现可预测 F1 。多数性状亲本自身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至今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小麦作为我国众多粮食作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小麦的生产质量也对我国社会当前最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深入探究小麦受到干旱胁迫后,农艺性状会发生何种变化,本文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并找出了它们在干旱胁迫中对小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旱作对蓖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旱作对5个蓖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对哲蓖4号果穗长和果枝长等穗部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较小;旱作条件下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哲蓖4号、通蓖5号、通蓖杂6号、通蓖杂4号、哲蓖3号  相似文献   

20.
黑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13份紫粒小麦和17份蓝粒小麦的6个农艺性状和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4.28%和13.37%;稳定时间较长,平均值分别为8.54,10.71 min。紫粒小麦的穗长和公顷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7.6%和16.9%。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公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公顷穗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之间显著负相关。对13种参数标准化后聚类分析,蓝、紫粒小麦之间呈明显的各自聚类趋势,说明蓝、紫粒小麦为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