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续2年的山地幼龄果园间作绿肥试验表明,在果树行间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绿肥作物并将绿肥翻压埋入果园,对于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对于改善果园的微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的生长,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3.
草木樨(Melilotus L.),地丁(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为豆科植物,有固定空气中氮的作用。其地上部干物质有较丰富的氮、磷、钾和植物所需的其它多种微量元素。本实验旨在研究种植绿肥对果园地力影响。  相似文献   

4.
果园牧草栽培技术李先芳郭孝陈桂荣(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45)方立红(河南省水利学校目前,农村大多数果园都呈单一果树或果农间作的栽培模式。单作果园因绿色面积小、光合作用时间短,资源利用率低;而间作果园往往因作物品种搭配不当,作物和果树...  相似文献   

5.
果园绿肥蚕豆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镇实行山地综合开发,果树生产有了新的发展.我们曾于1998年协作开展果园土壤调查,典型剖面的土样分析数据表明,20年生龙眼园表层熟土层仅11~13cm,有机质平均含量只有14.59±6.65g/kg,而心土层与底土层有机质含量更低,仅5.3~6.0g/kg.我镇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熟化程度差,肥力低的问题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张留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254-254,256
介绍了果园种植冬绿肥的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根瘤菌接种、巧施磷肥、适量补肥、合理灌溉、园内盖草、冬绿肥施用方法、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冬绿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目前我场水果种植面积已有 6 0 0 0多亩 ,品种有柑桔、龙眼等。果园建园在桉树砍伐迹地 ,土壤为第四纪红壤土 ,有机质含量低 ,肥力瘠薄 ,保水保肥差。为了改善果园土壤结构 ,开辟深翻改土肥源———绿肥。场农试站于 1998年春至 2 0 0 0年冬对日本菁、铺地木蓝、山毛豆、合萌及本地的日本草 (黄花耳草 )等5个绿肥品种进行对比试种观察 ,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绿肥品种 ,为今后果园间种绿肥提供参考。1 种植及观察1 1 种植以 1998年 3月中旬 ,从广西农垦局、都乐北海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分别引种的日本菁、山毛…  相似文献   

10.
11.
果园绿肥植物引种及覆草技术研究周润生,赵红军(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利用果树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植物,将刘割的鲜草盖于树盘,既可抑制其他杂草生长,又能稳定土壤温、湿环境,草腐烂后还能增加有效养分,所以这是种地养地的良好途径。我们在果树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合理套种牧草对果园土壤水、肥、气、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肥力因子、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果园套种牧草的水土保持成效,并简要介绍了牧草化感作用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就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山地果园的作用及意义、主要措施、秋冬季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陈洪举 《北京农业》2012,(15):45-46
结合贵州省凯里市炉山镇的农业果园栽培,探讨山地果园一系列轻便高效施药技术,并取得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17.
贵州短日照、低热河谷区的山地果园土壤瘦瘠,雨水充沛,地表径流大,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保水、保肥.若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则成本较高,或者效果不能持久.实施山地果园高产绿肥种植,不但能有效减少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1],还能明显起到保水、增肥的作用[2].在贵州大学农学院的支助下,2004~2005年在榕江县头塘示范园进行山地果园间作绿肥及牧草试验比较,以期筛选出最适宜榕江县山地果园推广种植的绿肥及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8.
牧草绿肥对福建果园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牧草绿肥对福建红壤区果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了牧草绿肥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并提出了发展绿肥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地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马铃薯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高密植、免中耕、快速培肥和机垦机整等有效方式,改变当地效益低、作物产量低、成本高、密度稀、规模小以及人畜耕种的现状,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基于此,重点介绍几种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