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草甘膦的使用适期,于棉花子叶期、3~4片真叶期和花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比较药害发生情况、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棉花子叶期、3~4片真叶期和花铃期喷施1 640~9 840 g/hm2(有效成分,下同)草甘膦后,施药初期棉花均表现出一定的药害症状,药后4~8 d药害株率和药害指数达最大值,药后12 d药害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棉花子叶期和3~4片真叶期喷施草甘膦,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棉花花铃期喷施2 460~9 840 g/hm2草甘膦后,棉花产量显著降低,降幅达35.0%~63.3%。3个时期喷施草甘膦均不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草甘膦的使用适期为棉花苗期。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增长1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ISAAA)的估计,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2.22亿英亩(9000万hm^2),较上年增长11%.去年,新增了4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从而使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国家达到了21个.伊朗是新增国家之一,它的加入开辟了全球种植商品化转基因水稻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与应用协会(ISAAA)的统计,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2亿hm2,比2005年增长13%。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也首次突破了1亿hm2。 相似文献
5.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推广站(ISAAA)信息,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3年持续增长,年种植面积达1.25亿公顷,同比增长9.4%。ISAAA表示,如果把使用多种转基因技术的作物计算在内的化,涉及转基因技术的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6亿公顷。2008年,有10个国家种植了使用多种转基因技术的作物,种植面积达2700万公顷,同比增长了23%。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方法,对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的天敌种类及数量进行系统调查,统计3种棉田天敌的群落特征参数并分析比较其在年份间和年度内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天敌群落的特征参数与另2种棉田均无显著差异。3种棉田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时间动态规律在同年份基本一致,且随棉花生育期而呈现阶段性变化,前二者表现为5月底或6月初开始上升,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并保持同等的较高水平,8月下旬呈下降趋势;而后者则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处于较高水平,7—8月中间生长期处于较平稳的低水平。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优势天敌种类比较稳定,与其它2类棉田相比,天敌群落的优势种基本一致,仅有个别种群的优势度有所差异。表明种植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不会扰乱天敌群落的稳定性,其合理种植更有利于优势天敌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7.
以草甘膦钾盐为供试除草剂,设计其不同用量以及与不同助剂配套的处理,以当地常规除草剂为药剂对照,在内蒙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开展了化学除草试验,调查草甘膦不同处理对试验田种植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田间主要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以对照药剂硝·烟·莠去津+松·喹·氟磺胺对作物的药害最大,药后7 d在大豆、玉米上的药害分别达3级、1级;草甘膦处理对作物的药害较轻,低剂量处理区未见药害,高剂量处理区药后7 d在大豆上产生2级药害,药后15 d降至1级,药后30 d药害消失,作物恢复正常生长。草甘膦钾盐低剂量+甲基化植物油助剂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藜、反枝苋、稗的整体防效最高,药后45 d的株防效为94.12%~95.40%,鲜重防效为94.71%~98.83%,相应处理区玉米、大豆的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9.
10.
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估算.200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100万hm^2.再次取得创纪录的增长。增幅为19.6%.增加面积1330万hm^2。转基因作物的首次大幅增长是在1998年.增加面积1680万hm^2。ISAAA组织主席Clive James先生认为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首次种植以来.每年以双位数的增幅增长.显示了2500万种植业者对转基因技术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中心(ISAAA)统计,2009年巴西在美国之后勉强超过阿根廷成为第2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35.4%,达到2 140万hm2。ISAAA指出,去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560万hm2,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抗除草剂转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作物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和优良的性状品质,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转基因产品存在未知的环境风险使其安全性颇具争议,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必不可少。以转入G2-EPSPS和GAT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2、受体Jack、常规主栽品种ZH37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试验的方法,于2018―2020连续3年跟踪调查分别埋有3种大豆叶片的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旨在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叶片在土壤降解过程的土壤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1)以2019年测定结果为例,从整个90 d的调查期来看,同一年份3种大豆叶片在土壤中降解过程中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似,无显著性差异;3个处理对土壤脱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影响也相似,仅在处理后10 d,GE-J12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ZH37,但与受体Jack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该差异并不会在整个调查期持续出现。(2)不同年份转基因大豆叶片在土壤中降解过程中土壤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土壤脱氢酶、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并没有发生数量或活性值突然骤增或骤降的现象。从整体上看,2018年的微生物数量高... 相似文献
13.
14.
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作物有性杂交的限制, 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提供了新途径。转基因作物种植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全球转基因作物1996年仅170万hm2, 2022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22亿hm2, 增加了近120倍。面积最大的前5个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比例均在90%以上, 阿根廷种植比例接近100%, 耐除草剂性状一直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2008年, 我国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利用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出中黄6106、DBN8002、DBN9936、DBN9858、DBN3601T等多个含有耐除草剂草甘膦基因的转化体, 并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021年-2023年, 我国在云南、内蒙古等地开展了转基因作物试点种植, 结果表明, 草甘膦在上述转化体及其衍生品种上应用, 除草效果好、增产节本优势明显, 适合不同的轮作与栽培模式。本文概述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情况, 分析我国农田杂草危害现状及防控需求, 结合具体国情和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应用需求, 论述其在我国产业化应用的前景, 以期为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究、种植和草害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草甘膦是内吸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地下组织破坏性很强。但进入土壤后即失去活性.药后当天整地播种,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被广泛用于茶园、桑园、果园、休耕田、麦、油菜等免耕田播种前除草,以及玉米、棉田行间的定向喷雾。用于防除几乎所有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草甘膦还具有毒性低,对人畜安全的优点。同时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新闻在线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企业收益持续低迷的情况下,2011年上半年中国除草剂草甘膦的价格持续下跌。今年1月初,草甘膦的价格为24 500元/吨(3 738美元/吨,按当前汇率计)。到6月底,草甘膦的价格下降了12.2%至21 500元/吨(3 281美元/吨,按当前汇率计)。2010年草甘膦的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局(ACBPS)将就进口中国草甘膦进行反倾销调查。此次调查源于澳大利亚国内草甘膦企业Nufarm和Accensi的申请,他们认为从中国进口的草甘膦价格偏低,导致了对本国草甘膦制造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中心和巴西农业咨询机构Celeres发布的2篇报告指出,今年巴西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这两个机构预测,种植转基因作物地区的面积将首次突破3千万公顷。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中心的报告公布于7月份,在今年的首次监测结果出来后,Celeres也于8月初发布了其报告。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中心(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urvey,NASS)的最新全国农业统计调查,去年草甘膦使用面积占大豆种植面积的75%。相比之下,2017年为76%,2015年为85%,2012年为90%。2018年,NASS在19个州进行了这项调查,调查面积占去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8 920万英亩,3 610万公顷)。两种形式的草甘膦活性成分使用最为广泛,其中草甘膦异丙胺盐(约4 830万磅,19 867吨)使用面积占大豆种植面积的47%,钾盐(约3 670万磅)占2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