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狂蝇幼虫寄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狂蝇幼虫寄生动态研究薄新文,陈志蓉,郑经鸿,濮方德,张兴亚(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832000)羊狂蝇(Oestrusovis)亦称羊鼻蝇,其幼虫寄生于羊只鼻腔、额窦等部位,引起羊只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  相似文献   

2.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只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只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为了更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份,天津市宝坻黄庄乡一养羊户饲养的50只绵羊,先后有10多只发病,死亡8只;剖检时在鼻腔、鼻窦、额窦等处发现大量的羊鼻蝇三期幼虫寄生.确诊为羊鼻蝇蛆病. 本病是由狂蝇科鼻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病羊出现慢性鼻炎(鼻窦炎和额窦炎).绵羊受害较重,山羊较轻.  相似文献   

4.
羊狂蝇蛆病(Oestriasis)是由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Oestrus ovis)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蒙古、前苏联、印度、美国等18个国家均有报道,在我国西北、内蒙古、华北及东北等地区较为常见。赤峰地区羊狂蝇蛆病流行时间久、分布普遍,是引起羊只死亡的主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5.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又称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当鼻蝇蛆幼虫寄生在鼻腔或窦腔时,会引起羊的慢性鼻炎症状,宜尽快用药杀灭虫体。  相似文献   

6.
羊鼻蝇蛆病是由于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与其相通的腔窦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产羊地区均有流行,内蒙古及西北地区较为严重。主要危害绵羊,山羊受害较轻,也可侵袭鹿。成蝇也可将幼虫产于人的眼、鼻孔、唇部而引起一定的危害。1致病作用与症状成虫飞翔产幼虫时,羊只不安,表现摇头、奔跑、低头以鼻端靠近地面,或将头伸藏于其他羊只的腹下,造成吃草少,精神疲乏,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当幼虫在鼻腔和额窦内爬动或固着时,以口钩及刺损伤粘膜引起炎症。甚至出血、化脓,初期流大量很鼻液,以后由于细菌感染,鼻孔常流…  相似文献   

7.
<正>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并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是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都可以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医治,患病羊往往  相似文献   

8.
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骆驼(有时寄生于人脑和脊髓)所引起的。羊多头蚴病分布广,危害大,2岁以下的羊易感本病。羊鼻蝇蛆病系由昆虫纲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羊鼻蝇蚴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的、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1临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身体极度消瘦,打喷嚏,有脓性鼻液流出,呼吸困难,对声音刺激反应弱,食欲消失,行走时步态不稳。叩诊病羊头部有浊音,触诊有痛感,头顶部皮肤稍隆起。最后病羊站立不稳,卧地不起,因极度衰竭…  相似文献   

9.
正羊蝇蛆病是由双翅目昆虫中的某些蝇类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的有羊鼻蝇蛆病和伤口蛆病。1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道及附近窦腔引起的一种慢性鼻炎或鼻窦炎。1.1流行特点羊鼻蝇生长发育需经幼虫、蛹和成虫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有时幼虫也可以进入大脑,引起转圈等一系列神经症状,所以又称假回旋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1.
羊狂蝇,俗名羊鼻蝇,属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狂蝇属(Oestrus),其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等部位,引起以羊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羊狂蝇蛆病大多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得不到重视.然而,此病所造成羊只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等间接经济损失较大,我国新疆石河子地区曾做过完整的调查,患羊减少增重8.29%~3.58%,每只羊月均活重损失0.479~0.6 kg[1].而胴体肉损失达1.19~4.6 kg/只,羊毛损失200~500 g/只[4].为了全面了解柴达木地区羊狂蝇蛆病的危害性及其流行情况,我们于2010年对该地区的羊狂蝇蛆病的危害性和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羊鼻蝇蛆病多发生在盛夏季节,由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鼻窦内引起,主要危害绵羊,山羊受害较轻。患羊有流脓性鼻漏、呼吸困难和打喷嚏等慢性鼻炎症状,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死亡。(一)病原羊鼻蝇蛆病的  相似文献   

13.
羊狂蝇又称羊鼻蝇,其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内而引进羊狂蝇蛆病。病羊流脓性鼻涕,呼吸困难,打喷嚏等慢性鼻炎症状以及磨鼻摇头,不安,食欲减退而消瘦,有时幼虫进入脑颅腔表现出神经症状,即假性回旋。根据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即可诊断为该病。防治以防治1期幼虫为...  相似文献   

14.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又称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病羊呈现慢性鼻炎(鼻窦炎和额窦炎)症状,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常见多发。本文介绍了羊鼻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患羊有流脓性鼻漏、呼吸困难和打喷嚏等慢性鼻炎症状,病羊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羊鼻蝇蛆病主要危害绵羊。  相似文献   

16.
羊鼻蝇,学名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其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等部位,以引起羊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在世界各地养羊区广泛分布;我国北方地区羊鼻蝇蛆感染比较严重[1]。由于羊鼻蝇蛆感染率随季节波动较大,故调查时间相对一致才有可比性。就同一地区而言绵羊的感染率又高于山羊,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幼龄羊高于成年羊。羊鼻蝇蛆病的致死率不高,极少数可因大量的虫体阻塞呼吸道使羊窒息或继发病菌感染死亡[1-2]。  相似文献   

17.
羊鼻蝇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与之相通的腔窦中而引起的一种羊寄生虫病.羊鼻蝇的驱治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鼻孔灌药法驱治,当药物达到鼻腔后,狂蝇幼虫为逃避药物的毒害向更深的腔窦中逃避,有的幼虫逃到了羊角的空腔内,有的甚至钻入脑内,引起羊只脑炎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羊鼻蝇蛆病又称狂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对山羊危害较轻。长治市某养羊户于2012年11月从河北沧州引进40只绵羊,2013年6月下旬至7月底开始出现不吃、饮水增加等临床症状,陆续死亡32只。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确诊为羊鼻蝇蛆病导致羊只死亡。1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病羊消瘦,眼睑浮肿,食欲减退,采食草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羊鼻蝇蛆病主要危害绵羊,每年5—9月,羊鼻蝇成虫出现时易感染。羊鼻蝇蛆病的主要表现为流脓性鼻涕,呼吸困难和打喷嚏等慢性鼻炎症状,病羊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在鼻腔中喷敌煤合剂治疗羊鼻蝇蛆病效果不错,首先因为它是局部用药,药物直接作用于虫体,所以用药少,作用大,比较安全,用药量也好掌握;其次它能杀死羊鼻蝇第三期幼虫;第三通过机械地在鼻腔中喷射敌煤合剂,可以把  相似文献   

20.
绵羊鼻蝇蛆病是由征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O·OUIS)的幼.虫寄生在绵羊的鼻腔及其附件腔帘内引起的呈慢性鼻炎症状的一种寄生虫侵袭病,主要危害绵羊,临床上表现为流脓性,血性鼻涕,呼吸困难,打喷嚏,不停摇头,甩鼻涕等症状,患畜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死亡。笔者对所在辖区内的羊只,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结合屠宰,治病,剖检羊头268个。1.辖区内羊鼻蝇成虫的活动期最早出现在五月廿日左右,第一期幼虫出现的最早日期是六月十日,最晚见到成虫是十月中旬。明确了羊鼻蝇的活动期,即可制定有效的防治计划。2.一期幼虫的感染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