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强 《海洋渔业》1984,6(5):214-217
<正> 金色小沙丁鱼 Sardinella anyita(Valen-cienes)属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福建俗称“鳁鱼”,浙江俗称“黄鲇”.近10年来,随着机帆化的发展,灯光诱捕的成功,沙丁鱼产量有明显上升。但目前仅限于利用浙北近海索饵鱼群,对于浙南温、台渔场的春、夏季产卵群体和60米以外海域的中大条沙丁  相似文献   

2.
浙江近海冬汛带鱼渔获量预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近海(包括嵊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是我国海洋渔业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和时间最长的渔汛。做好渔汛的渔情预报工作,对统筹安排渔场、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浙江近海历年冬汛带鱼总产量及其有关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报方程。方程的检验和独立样本检验的各主要指标表明,方程是可取的,预报效果也较好。一、材料与方法我们收集整理了浙江近海1954~1977年冬汛带鱼总产量,与各预报因子的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作为渔获量预报方法。渔获量的变动往往受到许多因子影响,主要可归纳为三方面:渔业资源量的多寡、  相似文献   

3.
<正> 为摸索浙江北部近海的虾类资源状况,1978年7月至79年6月,浙江水产学院进行了试捕.试捕主要在海礁、浪岗、嵊山、花岛、洋安等海域.均为白天捕捞.因该海域的外侧部分底质大部为沙质或沙泥质,适于拖虾作业,产量也高;内侧底质为泥质,作业困难,基本没有捕获.现将有关资料试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浙江近海上升流季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曹欣中 《水产学报》1986,10(1):51-69
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根据1981年6月、8月和10月三个专题航次调查的资料,对27°30′N—30°30′N;124°E以西海区的上升流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浙江近海温盐分布的基本特征、赤潮现象,讨论了涌升水的来源,介绍了余流的一般情况,给出了浙江沿岸上升流的强度,并且讨论了形成机理。最后简略地讨论了浙江近海上升流和渔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发挥闽中渔场海洋渔业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平潭县水产科技人员在平潭县科委、水产局直接领导下,在渔业调整中紧密配合渔区广大渔民技术员,开展了海洋捕捞技术改革和科学试验,其中暗礁流刺网的试验推广工作,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见效显著,受到广大渔民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6.
浙江近海的舵鲣渔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林 《海洋渔业》1982,(4):153-157
<正> 引言浙江近海的舵鲣有扁舵鲣Auxis tha-zard 和圆舵鲣Auxis tapeinosoma 两种,常见于春、秋两季,以扁舵鲣为多。它是长距离洄游鱼类,其洄游分布目前尚不清楚。浙江近海的舵鲣是属靠近沿岸洄游的部分鱼群,以秋季见群最多,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捕捞舵鲣的作业除福建对网(围(舟曾))外,围网渔轮亦有兼捕,是一种有前途的尚未充分利用的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7.
浙江中南部渔场的马面鱼,自1974年开始到1981年,已有八年的生产历史,在这八年中,除1979年基本上无产况外,其它七年都有相当可观的产量。本文根据1974年至1981年群众渔业捕捞马面鱼的生产记录、温岭县渔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参阅有关气象、水文资料,并查考有关文献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8.
杨德康  林飞 《海洋渔业》1987,9(5):208-210
<正> 大黄鱼是浙江近海渔场的主要经济鱼类,6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增加捕捞强度,过度利用了产卵场和越冬场的大黄鱼资源,致使总产量和单位产量迅速下降,引起科研和生产部门的关注。为此,我们在1986年对岱巨洋产卵场大黄鱼生殖群体的状况和渔况  相似文献   

9.
杨吝 《水产科技》1995,(2):45-46
任何商业捕捞业的第一需要就是渔民能始终捕获一定数量的商品鱼。为了做到这一点,渔民或者寻找鱼类大量生息之场所,或者使用一些方法将原来分散在广阔水域的大量鱼类诱集到一个场所。这两种技术(即寻鱼和诱鱼)成为渔民们在某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渔业时必须发展的首要技术。为捕捞每种鱼而开发的各种寻鱼技术和诱鱼技术也是测定所使用的渔具渔法性能的要素。因此,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傅文栋 《海洋渔业》1997,19(4):157-160
本文根据对台湾北部渔场中上层鱼类为期三年的生产性探捕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莆田市现有灯光围网作业渔船采用的渔具渔法在该渔场的适应情况和生产性探捕试验的经济效益。指出了该渔场中上层鱼类的渔期、中心渔场位置和渔获组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由于对蛋白质需求的增加,许多国家都加强了渔捞活动,其中包括改进渔具渔法、建造大型渔船和采用现代化技术,致使许多传统渔场的鱼类资源的再生产能力与此不相适应,渔业统计资料及生物学验证材料给人们描绘出一幅忧虑的前景,科学地利用鱼类资源已经刻不容缓了。  相似文献   

12.
郁岳峰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2):9-11,22
通过一个生产周期的调研,基本上掌握了巴基斯坦沿海渔场的分布情况。对主要捕捞对象生物学、渔期、渔汛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指导捕捞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用网目尺寸25cm和1.5m网具的适渔性较强,捕捞效率也高。巴基斯坦沿海底渔资源开发力度较大,中上层及外海鱼类资源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鳗苗体色白而透明,常叫鳗线、透明鳗或白仔鳗,体长50~60毫米,体重0.1~0.2克。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养鳗事业的发展,鳗苗价格很高,因此有人称它为“水中黄金”。我国海岸线长,沿海水质肥沃,鳗苗资源丰富。为了摸清浙江鳗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向生产部门提供合理开发这一资源的依据,我们在浙江沿海进行了调查研究,今将所得资料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9年3月至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750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结合该海域各调查站位龙头鱼的CPUE,对其进行了食性分析,研究了龙头鱼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及其随季节和体长变化的情况.结果 表明,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摄食的饵料生物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15.
带鱼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解放后带鱼也一直是我省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产量在绝大多数年份列居海洋捕捞量第一位。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在带鱼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上处理欠佳,原来数量众多的传统作业和大量迅速发展起来的作业对带鱼幼鱼和补充群体的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16.
渔业资源的周期波动,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作了不少研究。近几年来,随着鱼种交替现象的一再出现,对于渔具渔法以至于在整个渔业上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进行渔况预报和资源保护,更好地按排和指挥渔业生产,研究渔业资源周期波动的机制,在当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湖泊,水库的渔业利用中,就其渔业上的分类一般是基于鱼类组成和鱼产量两种。从目前以放养鲢、鳙鱼为主的水库渔业的渔获物种类组成分析结果,鲢、鳙鱼在数量上和产量上均占主要地位。所以,从鱼类组成上划分水库渔业类型已很不确切和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而按渔业生产力(即鱼产量)的高低来划分水库的渔业类型则更近乎实际。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水库渔业类型,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水面相关因素比较多,情况复杂,人为控制难度大,相比之下,大水面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小水面和池塘的养殖。小兴凯湖经过六十年的开发利用,由于早期增殖力度不够及过度捕捞,到了上世纪末,鱼产量已经很低了,只有4—5斤/亩,根据此情况,2002年开始我场将小兴凯湖的经营确立为立场项目,进行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小兴凯湖的鱼产量,使小兴凯湖为我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一、决定小兴凯湖自然鱼产力的自然因素小兴凯湖鱼产力的高低,取决于其生产鱼类饵料能力及湖中鱼类利用这些饵料资源的效率。小兴凯湖影响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