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查清牦牛牛皮蝇蛆病在黄南州的感染强度,比较常量和微量伊维菌素对牦牛牛皮蝇蛆病的预防效果,选择黄南州泽库县、同仁县和河南县的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量组和微量组进行试验,测定预防效果。结果发现:牦牛牛皮蝇蛆病在黄南州的感染强度较高;常量组的预防效果远好于微量组。  相似文献   

2.
牦牛是青海省黄南州牧区主要饲养动物。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牧区牦牛饲养规模和数量在不断扩大。黄南州尖扎县地处高寒地区,气候严寒,在牦牛牛犊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腹泻疾病,给牧民的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牦牛住肉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7,(5):149-152
采用压片镜检法对玉树州玉树县和治多县、果洛州久治县和达日县、海南州贵德县、兴海县和贵南县、海西州乌兰县和天峻县、海北州门源县和祁连县等地区、黄南州河南县、海东地区循化县共13个县的390头牦牛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检出阳性牦牛144头,牦牛住肉孢子虫感染率在23.3%~53.3%之间,平均感染率36.92%,平均感染强度为4.79个/0.1 g。其中感染率最高为门源县,达53.3%,感染强度最高为乌兰县,达10.1(2.13~14.25)个/0.1 g。结果显示,调查地区牦牛均不同程度感染住肉抱子虫,与以往调查结果比较,感染程度减轻,提出了今后防控牦牛住肉孢子虫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祁连县和黄南州尖扎县等地采集放牧牦牛粪便587份,舍饲牛粪便70份,用蔗糖漂浮法进行球虫卵囊检查,并对不同年龄段放牧牦牛的球虫感染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放牧牦牛粪便中球虫卵囊阳性率为52.81%(310/587),舍饲牛粪便中球虫卵囊阳性率为84.29%(59/70),舍饲牛球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放牧牛(P0.05)。调查中发现放牧牦牛和舍饲牛感染13种艾美尔球虫,其中牛型球虫(Eimeria bovis),加拿大球虫(E.canadensis),奥博艾美耳球虫(E.auburnensis),椭圆球虫(E.ellipsoidalis)和邱氏球虫(E.zuernii)为主要虫种,均有很强的致病性。不同年龄段放牧牦牛中,3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率最高,达79.22%;1月龄牦牛的感染率最低,为17.72%。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原牦牛主产于青海南部、北部两高寒地区。包括果洛、玉树两藏族自治州十二县,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西州天峻县、格尔木唐古拉山镇、海北州祁连县和海南州兴海县等地。大多在海拔3700 m甚至4000m以上高寒地区。青海共有牦牛509.67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0%以上,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姜枣汤治疗牦牛顽固性腹泻郭巴(黄南州牧科所,同仁,811300)笔者1992—1993年先后在同仁地区治疗牦牛顽固性腹泻39例,治愈38例,无一复发,现介绍如下。1症状:患畜久泻,冷热无定,肠鸣如雷,腹泻如注,清浊不分,时泻时止,反复无常。病的后期,...  相似文献   

7.
住肉孢子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住肉孢子虫寄生在中间宿主马、牛、羊、猪等家畜和动物肌肉间,对肉品卫生影响极大,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摸清黄南州泽库等三县绵羊的感染情况,提供防治该病和食品卫生检疫工作的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2005年对同仁县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绵羊进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牛的一种流行较广的传染病。此病在欧美国家广泛存在,感染率相当高。我国由1980年以来陆续报道了诊断和调查的情况,证明我国也有此病流行,有的地区感染率也很高。在我省牦牛中,大牛和小牛的腹泻时有反映,黄南、玉树、果洛等地曾分离出犊牛付伤寒的病原,使用付伤寒死菌苗进行防制。有的地区可以降低发病率(如黄南).  相似文献   

9.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以急性败血及组织和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2007年11月21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赛尔龙乡尖克村三队牧户果多牦牛群中突然出现以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和肠道黏膜脱落、拉稀为特征的病畜.据现场调查,该村4户牦牛群共有牦牛350头,发病26头,发病率占7.4%;其中死亡16头,占发病数的4.6%.  相似文献   

10.
用临床病例报告和兽医实验室细菌学检查方法对青海省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青海省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流行较严重,疫点数、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地区,为今后本病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和生物资源,是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支柱畜种之一,在草原畜牧业中由于牦牛依赖天然草场终年放牧,寄生虫的感染极为普遍,寄生虫病是制约牦牛饲养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治牦牛寄生虫病,我们于2009年4月份对海晏县牦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5,(10):105-108
为查明甘肃省玛曲县牦牛弓形虫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感染的风险因素,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法检测了该地区的610份牦牛血清,并应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对影响牦牛弓形虫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牦牛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20.00%,年龄和季节是影响牦牛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素,胎次因素对母牦牛弓形虫感染的影响不明显(P0.05)。此次调查显示牦牛弓形虫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3 200,由此可知,甘肃省玛曲地区牦牛弓形虫感染率较高且感染强度较大。因此应对本地区的牦牛弓形虫病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当地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供防治包虫病的科学依据,在调查黄南地区家畜包虫病的同时,我们对黄南地区部分野生动物包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连续3年在同步检疫过程中调查天祝县定点屠宰厂屠宰的牦牛3556头,统计结果感染牦牛166头,感染率4.67%;其中肝包虫98例,感染强度范围1~39个,感染率2.76%;肺包虫21例,感染强度范围2~16个,感染率0.59%;肝肺包虫混合感染47例,感染强度范围5~22个,感染率1.32%。2016年,调查屠宰牦牛1086头,感染牦牛46例,感染率4.24%;2017年,调查屠宰牦牛1270头,感染牦牛57例,感染率4.49%,2018年,调查屠宰牦牛1200头,感染牦牛63例,感染率5.25%,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多年的防制成果又将难以巩固,所以应尽快行动,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全民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制相结合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来控制和净化包虫病在我县人畜间传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中旬采用阿维菌素泼背剂对574头牦牛,分为两组进行牛皮蝇蛆防治试验,并于2010年4月进行了防治效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感染率为零,防治效果达100%;对照组119头牦牛中感染92头,感染率77.31%,平均感染强度10.89个瘤疱。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中旬采用阿维菌素泼背剂对462头牦牛,分为两组进行牛皮蝇蛆病防治试验,并于2009年4月进行了防治效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感染率为零,防治效果达100%;对照组166头牦牛中感染97头,感染率58.43%.平均感染强度6.70个瘤疱.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甘肃省天祝县白牦牛寄生虫感染情况,有效开展白牦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笔者等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天祝县开展了白牦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通过离心沉淀、饱和蔗糖水漂浮、虫卵计数、贝尔曼幼虫分离等方法,共发现天祝白牦牛有12种消化道寄生虫,其中包括线虫10个属,吸虫2个属。结果提示,天祝县白牦牛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虫体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过马营镇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1年10月份利用屠宰季节对过马营镇交售的菜牦牛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来源 被检牦牛均为过马营镇交售的菜牦牛。1.2 方法 被检牦牛屠宰后,取出内脏,对肺、肝、心、肾等脏器采用用手触摸和肉眼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查。2 结果 共检查牦牛219头,感染棘球蚴为173头,感染率为79.0%,共检出包囊1687个,平均感染强度为9.75个,感染范围1~58个。肝脏的感染率最高,感染146头,感染率为66.7%,共检出包囊974个,平均感染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609-1615
旨在对牦牛miR-381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其影响牦牛肌肉发育的作用机制。将高通量测序获得的牦牛miR-381序列与miRbase数据库中已有物种miR-381成熟序列的保守性进行比对分析,利用TargetScan、miRDB和miRanda对miR-381靶基因进行预测,交集的基因与miRTarbase数据库中已证实的靶基因合并后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381序列在各物种间高度保守,其靶基因主要参与转录调控过程、横纹肌发育的负调节、细胞周期、心脏发育、肌肉收缩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显著富集于Wnt、TGF-β、MAPK和Notch信号通路等与肌肉发育相关的通路中。由此推测,miR-381可能通过抑制Wnt、MAPK和TGF-β等信号通路的靶基因,进而调控牦牛骨骼肌的发育。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miR-381在牦牛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解析牦牛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04~2006年在对海北州门源县某乡的调查,牦牛因春乏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8.32%,其中有98.55%的牦牛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体外寄生虫.2005~2006年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牦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寄生虫不但是牦牛春季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影响牦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