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5、1986两年对西瓜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贮藏温度对西瓜的影响、品种间耐藏性差异及防腐措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供呼吸强度测定的郑州3号、中育10号、少籽(黑枚×郑州3号)、中育6号4个品种中,以采收时达9~10成熟的中育10号西瓜采后无明显的呼吸高峰。(2)西瓜贮藏的冷害阈值温度不低于12.5℃。但3.5~12.5℃的低温不伤害瓜瓤品质,因此,建议在西瓜贮运中,应根据不同贮运期及经济效益选用适当的温度。(3)西瓜品种间耐贮性差异显著,在供试的中育10号、丰收2号、蜜桂、新澄、浙蜜、中甘9号、苏蜜、8155、湘蜜及石红1号1个品种中,中育10号、丰收2号及蜜桂品种耐贮性较强。(4)用克霉灵熏蒸西瓜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的防腐方法。(陶辛秋等)  相似文献   

2.
1 果实贮藏前的处理1 1 果实预贮 果实刚刚采收 ,带有大量的田间热 ,果实本身呼吸作用旺盛 ,放出热量较多 ,如果采收后立即入库贮藏 ,易发热腐烂 ,影响品质 ,缩短贮期 ,为此必须进行预贮。方法是将刚采收的果实放在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温度较低的室内或树荫下 ,白天盖席 ,夜间揭开降温。1 2 果实的防腐保鲜处理  1)应用防腐保鲜剂。常用的防腐剂仲丁胺可杀死苹果上的轮纹病等病菌 ,并且用量小 ,残留少 ,对人安全。方法是用 0 2 5%~1%仲丁胺溶液 ( 2 0~ 50℃ )浸果 2~ 4分钟。 2 )果实涂被。果实涂被可以抑制果实呼吸延长贮期 ,常…  相似文献   

3.
<正> 1987~1989年分别在山东省寿光、乳山、冠县供销社冷库进行巨峰葡萄贮藏试验。贮藏用葡萄,来源于冷库所在地附近施氮肥较少、亩产不超过2500kg的葡萄园。盛花后90~95天采收,采前10~15天喷布700~800倍液甲基硫菌灵1~2次。葡萄入贮前,库房用15~20g/m~3硫磺消毒,冷库温度调至1~0℃。采收时气温在20℃以上,葡萄需入  相似文献   

4.
王迪轩 《蔬菜》2007,(2):33-33
甘薯又名地瓜、红苕、番薯、白薯等,是山区、丘陵区主要的粮用或菜用作物。贮藏用一般在霜降前、气温降至15℃时收获。贮室消毒,可用石灰水涂刷室壁或室内撒干石灰;也可用硫磺烟熏,每立方米5~10g,点燃密闭熏蒸1~2d;也可将窖壁四周老土刮掉2cm厚,并清除干净。采收后立即在贮室或窖内进行愈伤处理,保持温度30~35℃、湿度90%~95%,处理4~6d,保持通风,完成后改为正常贮藏的温度(13~15℃)、湿度(85%~90%),以后不再搬动。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芦柑果实采收当天用施保克、特克多、扑霉灵等药剂处理,具有显著的防腐保鲜效果,贮藏1个月、2个月、3个月综合防效最高分别达87.5%、88.0%、92.1%。若加入百可得或扑海因,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1适时采收板栗适宜的采收期,应以总苞呈黄褐色,苞口十字形开裂时为宜,并在晴天采收,采后直接人工脱蒲。目前,大多数地区均以“击落法”采下未成熟的栗蒲,并堆积发热3~4d(天),再人工脱蒲。这种采收和脱蒲的方法会造成害虫和病菌的大量滋生繁殖,为贮藏期间的变质留下了严重的隐患。2贮前预处理栗果贮存前需先剔除虫果、霉烂果、缩肉和秕粒等次品,然后再行除虫和灭菌处理,可用熏蒸或药液浸泡法。一般贮藏室、包装材料均需用硫磺熏蒸消毒,用量为每1m33~4g。将硫磺与少量木屑混匀后点燃,密封熏蒸约24h(小时)即可。药液处理后应注意在阴凉通风处…  相似文献   

7.
《福建果树》2007,(3):42-42
选用耐贮藏品种柑、脐橙、柚和胡柚等较耐贮藏,温州蜜柑次之。采果要点一般在晴天采摘桔果,桔梗要剪平,轻采轻放,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库房消毒通风仓库或普通住房都可贮藏柑桔。贮藏前先将库房打扫干净,堵塞鼠洞,并在柑桔入库前一周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消毒。柑桔入库前2天应敞开门窗通风,以防影响柑桔贮藏效果。防腐处理用于贮藏的柑桔,要在采收当天作防腐处理,最长不得超过2天。防腐保鲜药剂用25%施保克10毫升加2-3克2.4-d钠盐加10-12.5公斤清水制成,可处理柑桔750-1000公斤。处理方法是将采下的柑桔浸入药液中1分钟,然后取出…  相似文献   

8.
瑞必尔是一个优良的晚熟葡萄品种 ,实行贮藏保鲜 ,可延长其供应期 ,达到增效的目的。 1999~ 2 0 0 0年 ,我们利用恒温库贮藏瑞必尔 2 0万 kg,60天后商品果率达 98%以上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 采收 瑞必尔去袋后 7~ 10天果色由红黑色转为黑色、含糖量达 14%时采收。在我县采收期为 9月上中旬。早晨露水干后至 10时前或下午 3时以后为最佳采收时间。因瑞必尔果穗紧凑 ,果梗短 ,因此要尽量贴近母枝剪下 ,采摘后剪除果穗上的伤粒、病粒和青粒等。2 入库前的准备 库房用 SO2 熏蒸消毒 ,并提前 3天降温到贮存温度。将整理好的果穗在 2 0 …  相似文献   

9.
石榴的贮藏     
李东斌 《果农之友》2003,(11):42-42
1采收1.1成熟的标志果皮由绿变黄,有色品种充分着色,果面出现光泽,果棱显现,果肉中的红色或银白色针芒充分显现,红色品种色彩达到固有的程度。1.2采收时间北方地区以秋分至寒露期间为采收时期,过早采收,风味差,耐贮性也差。应分期采收,先采头花果、大果,后采后熟果。为了防止病菌感染,应在晴天采收。 1.3采收方法采收时,一手扶枝,一手摘果,摘时带1~2厘米左右的果柄,轻摘轻放,防止石榴受机械损伤。2适宜的贮藏条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4~5℃,0℃时即可出现冷害。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5%。3贮前处理3.1选果和分级果实采收后应剔除…  相似文献   

10.
李大刚 《果农之友》2011,(11):40-40
1脆肉型品种白梨和砂梨多属于脆肉型品种。脆肉型品种采收后多在10℃温度下经过逐渐的预冷过程再进入0~1℃低温下贮藏保鲜。具体方法是:入冷库贮藏前先进行预冷.预冷温度以5~8℃为宜.预冷时间为1~2天。如利用自然低温贮藏.入库前应在夜间低温预冷一夜.第2天清晨再入库。其适宜贮温为0~1℃。  相似文献   

11.
《蔬菜》1985,(4)
经生产贮藏效果试验,定型贮藏技术适合选小花蕾的花椰菜型品种,花球浓绿紧实未松散时采收,立即贮入,去叶用0.03毫米聚乙烯单球密封袋口包装,在-0.5±1℃贮藏1~1.5个月,可保持采收时外观、品质、无腐烂零点,失重<0.5%;贮藏两个月好花球率90%以上。如欲进一步延长贮期,可加抽气和仲丁胺熏蒸处理。此技术效果贮期较目前国际报导延长3—4倍。且外观品质不变,保鲜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2.
梨果采收后入库前,进行一些辅助性处理,可以更好地保持品质,提高贮藏效果. 1药剂防腐处理梨果在贮藏过程中发生的腐烂性病害,有的在生长期即已侵染,有的在采收后侵染果实,采后用药剂对果实进行处理,对不同时期侵染的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1)药剂熏蒸.主要防治侵入果内的病害.先将梨果用塑料薄膜密封,然后将熏蒸剂(如乙醛)放入密封帐内,达到0.5%的浓度,保持180分钟,或1%浓度保持120分钟.2)药液浸泡.  相似文献   

13.
张静  顾小清 《落叶果树》2007,39(3):38-39
利用挂机自动冷库贮藏黄金梨.入贮前10天对库房彻底清理消毒.采收果实发育期140~145天的黄金梨,分级后用0.01mm的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并装箱立即进入1~-1℃的冷间预冷1~2天,使品温降至0±0.5℃,然后转入-1~0℃、氧气3%~5%、二氧化碳超过2%、湿度90%的挂机自动冷库中贮藏.贮藏期间保持稳定低温,经常检查入贮果的变化,及时分批出售.  相似文献   

14.
脐橙的商品化处理非常重要。许多果农只重视果园管理,而忽视了采果后果实处理与保鲜贮藏,导致商品性能差,售价低,甚至果实变质、腐烂,丰产不丰收。笔者通在资源县脐橙试验示范场的推广实践表明,在科学采收的基础上,应用聚氯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贮藏脐橙果实,每年贮藏10多万kg脐橙商品果,一般贮至春节前后,仍然表现果蒂鲜绿、色泽橙红亮丽,风味浓郁;售价可增加2~3元/kg,最长贮期可达150天以上,腐烂损耗率仅占5%~7%。1注意采收技术采后作贮藏用的脐橙果实,一般在8%果面着色、果实未变软时采摘最佳(桂东北在11月中下旬)。采摘过早,色香味均差;…  相似文献   

15.
习永和 《蔬菜》2002,(9):18-18
黄瓜果实鲜嫩多汁,含水量在95%以上,若贮藏方法不当,很容易失水萎蔫。为解决大面积栽培集中上市造成售价低的问题,农民通过多年实践,利用黄瓜后熟特性,采取相应措施,贮藏保鲜,延长其货架期,效益倍增,现介绍如下。一、黄瓜的采收1.品种选择 不同黄瓜品种的耐贮性不同,为延长贮藏时间,应选择耐贮性强的黄瓜。一般选择表皮较厚、果肉丰满、固形物充实、瓜条颜色深绿的抗病黄瓜品种,如津春5号、津春4号较耐贮藏。2.采摘标准 贮藏用的黄瓜,要适时采收,过嫩或过老均不耐贮,合适的采摘标准是头不大、瘤刺无白点或无白线的直条瓜…  相似文献   

16.
袁学军  荆建湘 《蔬菜》1999,(10):31-31
西瓜是人们喜食的夏季果品,汁多味甜,消暑解渴,其它水果都为之逊色,但其供应期短,仅短短一季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现特介绍几种西瓜贮藏保鲜法,以延长西瓜的供应期。一、西瓜的采收及采后处理1.品种的选择 选择瓜肉致密、含糖量高、瓜皮厚而坚韧的晚熟品种。2.成熟度 采时以8成熟左右为好,生瓜或过熟的瓜都不利于贮藏。3.采摘时间 采前7~10天停止灌水,摘瓜时间应在清晨或午前,切忌在烈日下气温较高时采收。4.采摘方法 采摘时应带2~3cm的瓜柄,保留一段藤蔓和3~4片叶。在采摘和运输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相似文献   

17.
1 适期采收 根据试验观察 ,红地球葡萄的耐贮性随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熟的葡萄 ,贮藏效果反而下降。因此 ,贮藏葡萄含糖量应在 14 %以上 ,要求充分成熟 ,适期采收。在涿鹿县 ,红地球葡萄的适采期应在 10月 10日前后。2 贮前处理 因机械损伤会降低贮藏效果 ,所以 ,在采收、运输、包装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避免或减少磕碰、挤压、摩擦、震动造成损伤 ,并保护果面的果粉和蜡质层。要尽量缩短从采收到入库的时间 ,并迅速在 0℃条件下预冷 ,包装物 (吸水纸和 0 .0 4 mm的聚乙烯薄膜袋等 )要严格消毒灭菌 ,避免再次污染造成腐烂。3 贮藏温…  相似文献   

18.
节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高产抗病,肉质清甜,嫩瓜和老熟瓜均可食用,老熟瓜耐贮性好,室温下即可贮藏2~3个月,与目前国内蔬菜贮藏保鲜常用的低温贮藏法相比,成本低、操作方便、保鲜期长。本试验研究了节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水分、可溶性糖、VC含量及风味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出节瓜常温贮藏的最佳贮藏期限。1材料与方法以广西主栽节瓜品种桂优1号(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粉皮类型)为试材,2003年2月20日定植,7月4日采收,取花后50d(天)无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老熟瓜40个,自然温度下置于通风室内架贮。在贮架上铺1层纸板,把瓜平放在架上,堆放2层,贮藏期间不进行…  相似文献   

19.
桃和油桃在市场供应过剩、进行运输或延长加工期时,要进行贮藏。一般在-0.5~0℃条件下可贮藏2~4周。超过3~4周再移到较高温度时,一般不能很好的后熟,其果肉特别是果核周围会变干而松散、湿软显著变褐。冷藏前在21~24℃下后熟1~3天可减轻这种褐变的程度。贮于2~5℃条件下会引起特别重的内部褐变,0℃下贮藏1~2周的果实移至5℃环境中,也会引起严重的褐变。10℃下贮藏的桃不发生褐变,但果肉会迅速变软。桃后熟的适宜温度一般在18℃~29℃之间。硬熟期采收的桃和用作加工的桃经常需分4~6k的后熟。一般来说,贮藏后进行后热比贮藏前进行后…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沙糖桔采后防腐保鲜的高效低毒杀菌剂,在广西桂林以1月中旬采收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测定了450 g/L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50%抑霉唑乳油1 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25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浸泡果实2 min后晾干,单果薄膜包装,室温贮藏)对采后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各药剂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量变化。结果表明,抑霉唑、咪鲜胺、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处理可有效地防止果实腐烂,贮藏45 d的腐烂率分别为1.67%、7.67%、7.00%和7.33%。各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贮藏前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除甲基硫菌灵外的其他药剂处理可降低果实失重率。各药剂处理后在果实不同部位的残留量,以果皮最高,全果次之,果肉最低。处理后第3 d、第7 d和第14 d,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任一组织中的残留量皆低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6和GB 2763—2019)最大残留限量的药剂为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沙糖桔采后防腐保鲜剂应选用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且贮藏期应控制在45 d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