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清代郑板桥在《题画竹》中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此磨砚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在这里,“眼中之竹”的飞跃,是竹的意象形态,它属于画家的理性认识,即为意象的内在意蕴。而“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的艺术表现,是竹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赏析贺淦荪先生的《风在吼》,联想起郑板桥画竹有“眼中之竹”、“心中之竹”、“笔下之竹”的三个阶段来,此中演变,很能启发我们去理解艺术创作思维的特点,同样也可指导盆景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虽然不是我国竹类的分布区,但作为引种地,同样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赏竹是北京市民的雅事,南竹北移正成为实现经济、生态、环保、社会等多种效益的一项系统工程。探竹——北京植竹的历史《史记·乐毅列传》说:“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据说现在德胜门外土城的古蓟门遗址就是当年的蓟丘。这是北京地区栽培竹子的最早记载。金中都(今北京)的皇宫、寺庙里都栽培过竹子。金大定十年(1170年),潭柘寺已有“竹林禅寺”之名。元代一些官宦私园也有竹类栽培。黄槽竹是红螺寺的“三绝景”之一。竹林前立有“御竹林”石碑。清代怀柔县知县吴景果在一…  相似文献   

4.
滔滔淮河中游,巍巍八公山下,屹立着一座以煤炭工业为主体的新兴能源城市——淮南市。淮南,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八公山、舜耕山、窑山三山鼎立,横贯东西百余里。山上草木繁茂,山下“宝石”(盆景石料)累累,她赋予人们丰厚的乡土盆景素材。在山岗、丘壑,在地面、井下(矿井下)均有大量石料资源,可谓用之不竭。常见的石种有砂  相似文献   

5.
竹是人类的好朋友。翠竹与苍松、寒梅三者合称为“岁寒三友”。竹一向被视为高风亮节,正气凛然的象征。过去多少文人雅士把它作为歌颂和描绘的对象,并有“居不可无竹”和“一日不可无此君”的赞誉。一盆苍翠挺拔,婀娜多姿的翠竹,无论是观其绿叶,还是赏其劲节或嫩笋,它所展示的潇洒风韵都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对于树桩盆景应用“截干蓄枝”的方法进行加工,已为众多人士所掌握。但在盆竹的培植方面,应用此法进行处理,还不为大家所熟悉。这里谈一下我们的点滴经验,供参考。盆竹的“截干蓄枝”,须从竹的移植上盆之前就开始进行,贯穿在整个盆竹的培育管理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无论何种石料组成一盆山水盆景。它在盆内每块石料的石质要相同,石色要相近,脉络要相连,纹理要相通。各种山石的质地不一,加工的方法各不相同。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锯截无论硬石、软石的底部一定要先锯平,石料上天然的丘壑,采用其精华部分,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故硬石加工的成败就在这关键的一刀,因此锯前必须细细观察,反复推敲,并用多种造型方案加以比较。有些硬质石料则需用金刚砂和一套小型  相似文献   

7.
“我们似竹而非竹,似桃而非桃;红花碧叶,姿态并不那么妖娆。喜欢三进位,枝枝叶叶都是三,花冠三重,但每重都有五六瓣。”郭沫若先生的诗,把夹竹桃描写得惟妙惟肖。然而就是这一观赏价值很高的著名花木,却屡遭被禁止的厄运,原因是有毒。夹竹桃有毒不假,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综合来看,它的可利用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近年粤西有首民歌唱道:“小平理论胜金沙,一支竹仔闯天下,天时地利人为本,心灵手巧富万家。”那支“竹仔”指何物,乃是似竹非竹的“富贵竹”。 富贵竹,原名叫“绿叶竹蕉”。为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木本,是观叶植物中的“小字辈”。原产于非洲喀麦隆和刚果的热带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广州。当初因貌不惊人,长相平淡,只见节上长叶,不见枝头开花。若将叶  相似文献   

9.
浅谈山(水)石盆景“物象”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的“物”指未加工的自然山石景色,“象”指以筛选、浓缩、组合自然山川景色为创作过程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山石盆景,它既区别于“浑然天成”的山形石;也区别于以化工原料制作的山川景观模型。它以凝炼的艺术手法,浓缩自然山川(水)景色于盈尺之间,使人恍若置身山川大壑之中。  相似文献   

10.
“表象”是指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峦峰壑、优美景色的自然之象。是“意象”产生的基础。本文所谈的“表象”为山形石所独有,其最大的特点是“浑然天成”。若再引伸一步,还可以细分为“拙、清、幽、奇、秀、顽”等特征。山形石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丰采、涵自然之野趣。其形千姿百态,其色绚丽多彩。以下我们以一块广西幽兰石《峰壑迭嶂》为例(参见图1),分析其表象的美学特征。《峰壑迭嶂》为一块直经22×9×15厘米的山形石,虽仅比一掌略长,但却奇妙地凸现了自然山体中难能一见的肃穆清秀与险峻纵逸之态的完美对比。“拙与秀“、“阔与幽”、“奇与漏”诸美学特征凝  相似文献   

11.
趣竹     
洞庭君山趣竹多,君山七十二峰,峰峰有竹,千姿百态。据有关资料记载:全世界的竹类约有二百余种,我国占一百五十种左右,君山又占其中的十三种,适合园林庭栽和制为盆景的有十一种。有的竹类与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渊源,说来颇有情趣。斑竹,又名湘妃竹,高三、四米,粗不过成年人的拇指,主干和竹枝上带着“殷红若雨洗不落”的斑点。据说,这斑点是舜帝的两个妃子的血泪变成的。相传四千多年  相似文献   

12.
深居幽里,自誉为“竹乡儿子”的田发建先生(江西崇义人),在步入竹盆景创作的十多年阐,不仅为他深爱的竹乡故里增色添彩,而且为发展竹盆影这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起到良好的典范作用。他的作品在全国竹艺,根艺评展中,先后获得五个国家级金奖。可他并不满足新天地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不把自己固死在原有的根架内,  相似文献   

13.
《科学种养》2012,(5):61-61
近日,记者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由木材工业研究所首席专家于文吉研究员等完成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研究,突破传统技术中竹青竹黄难以有效胶合的瓶颈难题,使占我国竹材资源近50%的小径竹、丛生竹得以高效利用,并使毛竹等大径级竹材一次利用率从20%~50%提高至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大多数百姓的眼中,植物园就是以科研为主、收集各种植物的“仓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提出了“盆景”、“盆栽”、“盆树”三个不同概念并以两件作品为例加以分析说明,认为有巧拙之分,匠技之别。欢迎大家来稿就两件作品及三个概念问题进行讨论,以利盆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移植毛竹除要掌握好时间和栽种技术外,种竹的选择及挖取也有讲究。 1.种竹选择要选水肥充足处(山地应选山谷靠底部俗称“落气”的地方)所生长的上年生新母竹做种竹。上年生的新竹,杆皮青嫩,有些还带白粉;竹杆表面较老竹毛糙,用手  相似文献   

17.
“居无竹”,自古被认为是一大憾事。可是竹类一般多高达4~10余米,当今楼房林立,庭院少而窄,栽种竹类,很受限制。但竹类盆景,只要调理得当,碧绿潇洒,既能装饰厅堂、会场,也能点缀客厅、卧室、书房,很受人们的喜爱。兹就竹类盆景制作莳养上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回答。1、哪些竹子适合制作盆景?  相似文献   

18.
在南方,普通农家的房前屋后多种有吊竹,既美化了环境,又满足了家用。近年来,吊竹更以其自身的优点,跻身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品种行列,一展风采。吊竹的移植栽种,说容易,也不简单。以前多采用连“老蔸”一起移植的办法。这不但费工费时,而且种源竹蔸损失较大,在资源上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繁殖速度也不  相似文献   

19.
卵泡颗粒细胞维持山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抑制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卵丘细胞或其外围壁层颗粒细胞进行共培养,对山羊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卵泡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成熟液中添加105和106个/mL卵丘细胞或外围壁层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添加5×106个/mL(41.2%)和107个/mL(24.6%)卵丘细胞或外围壁层颗粒细胞组的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添加5×106和107个/mL卵丘细胞组和颗粒细胞组卵丘不能正常扩展,卵母细胞核状态观察,停留在GV期;Rp-cAMP(Rp-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othioate)膜渗透性cAMP对抗剂,诱导了107个/mL的卵丘细胞组(71.6%)和外围壁层颗粒细胞组(71.3%)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与对照组(72.O%)差异不显著(P>0.05).在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卵丘细胞及其外层的颗粒细胞可以提高卵母细胞胞质内的cAMP的水平,抑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启动,使卵母细胞停留在GV期.  相似文献   

20.
武夷茶在宋代属建茶范畴,随北苑龙团凤饼附纲入贡。明赵孟从《茶场记》载:“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厥品不在北苑之下,”又云“月团云腴哪易得,山艹舛野艹舛市井偏”。唐宋时期,武夷山深地辟,交通尚闭塞,茶叶不能直接入贡,故名不扬。迨至元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