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蜂有定地飼养、轉地飼养、与定地轉地結合飼养等几种方式。解放初期,一般的蜂場以定地飼养为主,适当采取短距离轉地放牧的办法,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都能較稳定的上升。近年来有些蜂場基本上是轉地飼养的,自己沒有固定的基地、蜂場长年流动在外,轉运数千里赶蜜源。这样搞,虽然个別的也能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2.
內蒙古烏兰察布盟1964年11月7日到10日在托克托县种蜂場召开了一次养蜂技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議的有旗、县主管养蜂的技术干部和国营养蜂場的技术人員,还有社、队养蜂場的生产能手,內蒙农业厅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議。这次技术交流会,主要是汇报交流全盟几年来蜂群的飼养管理技术經驗,討論目前蜜蜂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召开养蜂会議浙江省農業廳、供銷社在塘棲联合召开了养蜂会議。会議分析了浙江省养蜂的歷史情况,自1914年引進意大利蜂种,采用新法飼养,在1933年的統計僅有蜂場39个、养蜂7,606箱(其中意蜂1,798箱),年產蜂蜜1,400担,平均每箱產蜜18.5斤。1957年全省約有意种蜂4万箱,本國蜂2万  相似文献   

4.
是轉地放蜂有利还是定地飼养有利?要看是站在什么立場,用什么观点看待这小“利”字。是一場之“利”还是全民之“利”?是一时之“利”还是长远之“利”?目前有少数人考虑的只是他自己如何从中漁“利”,那当然是绝对要不得的。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养蜂員,一个社会主义的建設者,应当有革命的思想,創业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为了巩固和发展集体养蜂事业,必須实行計划放蜂,合理利用蜜源,并且大規模地改造蜜源。面对着当前养蜂生产战线上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資本主义經营方式,我們每一个养蜂工作者究竟应該采取什么态度,的确是值得考虑的問題。是任其盲目乱轉、你爭我夺的资本主义經营方式继續存在下去呢?或是维护集体利益,千方百計地把养蜂生产納入計划管理的軌道,合理利用和改造蜜源、实行定地飼养?希望讀者結合自己的认識和体会热烈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場为了繁殖蜂群,擴大蜂場;采集部份商品蜜,达到以場养場的要求,所以今年实行第一次長途轉地飼养。但由于缺乏轉地經驗,盲目行动,造成嚴重的損失,吸取了沉痛的教訓。  相似文献   

6.
中蜂耐寒热,易于躲避敌害(尤其是胡蜂),善于利用零星分散的蜜源,适宜山区定地飼养。福建的山区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生长着大量的蜜粉源植物,历来就是中蜂生息繁殖的故乡,山区是推广中蜂新法飼养、发展养蜂生产的主要根据地。为了充分的利用蜜源資源,摸索定地飼养的管理技术,1961年福建农学院在永太山区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农业厅在1964年3月31日至4月15日举办了一次养蜂訓練班。参加学习的有各养蜂重点县的农业局、畜牧兽医站的技术干部和国营林場和公社养蜂場的养蜂員。訓練班交流了养蜂技术經驗,传达和学习了1963年全国养蜂会議的精神。各县汇报了当  相似文献   

8.
史無前例的規模宏大的全國農業展覽会已于二月二十日在首都隆重开幕。展覽会集中地展出了我國在農業、林業、水利、水產和气象各方面的偉大成就。养蜂是晨業生產中的一个部門,展覽会上也展出了养蜂業的成就。湖北省金水農場自1952年开始飼养意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金星森林經营所蜂場,有3个养蜂点。全部在延寿县东部的深山密林里进行定地飼养,全場7个养蜂員,在所党委的正确領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紅旗,从1961—  相似文献   

10.
燕国忠是我們学习的榜样! 这是四川省屏山县养蜂場,学习了1964年第3期《中国养蜂》上登載的“雷鋒式的养蜂員燕国忠的模范事迹”和“燕国忠飼养中蜂的經驗”以后,提出的口号。屏山县养蜂場,是一个技术比較熟練的老場,共有14个养蜂員。而且与宜宾县安边果园养蜂場相邻,又是互相熟悉的蜂場。燕国忠的模范事迹和他刻苦钻研养蜂技术  相似文献   

11.
预防蜜蜂的卷翅病蜜蜂的卷翅病,是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受溫度过高或过低和飼料不足等的影响。1963年湖北、湖南等地的养蜂場,有不少的蜂群都发生了卷翅病,給养蜂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損失。洪山养蜂場在这以前,有两个生产組,因为荆条花期缺乏花粉,一度群弱子少,在轉入芝麻地区以后,也发生了严重的卷翅病。有一个組根据当时的气候环境采取下列措  相似文献   

12.
內蒙古烏兰浩特市郊人民公社养蜂場是在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而建成的。是一个飼养意大利蜂的蜂場。5年的生产实践过程,也是我們公社养蜂事业获得巩固、提高、发展、壮大的过程。公社养蜂場在建場时,只有养蜂員7名,学員一名,有蜂148群,場房1.5間。到1963年的5年中人員增加到71人,蜂群发展到2,091群,还出售蜂种2,120群,共采蜜421,000斤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54—1956年在“阿斯卡尼亚-諾娃”試驗农場里,对阿斯卡尼品种母綿羊在不同的飼养、管理和分娩时期条件下的泌乳力进行了研究。供試驗母羊198只,年龄3—5岁,羔羊239只,以該場普通的日粮飼养。舍飼期每日喂飼母羊1.4—1.6公斤苜蓿干草和0.5—0.6公斤草地干草、1.5—2.2公斤玉米青貯、1.2公斤飼料甜菜和0.4—0.5公斤精料。放牧期每天喂給0.3公斤精料。  相似文献   

14.
在金沙江上游、五指山脚下,四川省屏山县太平公社的前哨大队,在发展养蜂生产上,由于坚持走集体化的道路,在蜂群的繁殖、取蜜和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方面,都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前哨大队就把私人飼养的76群圆桶中蜂,折价入社,建立了一个大队养蜂場。蜂群入社以后,通过改良飼养,发展很快。到1962年就发展到157群。把这157群分給四个生产队飼养了两年以  相似文献   

15.
中蜂形态特征及其与生产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蜂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蜜蜂品种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养蜂記載。解放后在党的中、意蜂并举的方針指导下,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并且积极地采用新法飼养,中蜂生产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深入了解中蜂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使能更好地进行改良飼养管理工作,我們利用本場飼养的福建中蜂和当地飼养40多年的意大利种蜜蜂进行形态特征的測定研究,茲将初步测定、观察結果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64年7月8日到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昆虫学会20周年学术討論会,按各专业分成小組,由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名代表,分別在各专业小組宣讀論文,进行討論。出席这次学术会議的养蜂代表,宣讀了中蜂新法飼养技术及中蜂生活习性、形态特征方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本区四季常青、花期不断的优越自然条件,以大力發展养蜂事業,本区于11月24日至29日召开了第一届养蜂代表会議,全区14个縣(市)的养蜂戶、國营農場、華侨農場、重点農業社及農業技術部門派了118个代表参加,会議的目的是为了解除顧慮,交流經驗,建立組織,加强領導,摸清情况,明确方向,發揮养蜂者的積極性,为今后大力發展养蜂事業做好准备。到会代表,情緒極为高漲,对会議十分重視,都認为这是养蜂者有史以來的一次会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河源县是个山区,山中野生中蜂很多。发动群众收捕野生蜂,实行新法飼养,积极发展集体养蜂事业,是勤俭办場、壮大集体經济的一个好門路。1962年中共河源县委切实加强了对养蜂生产的領导,抓住收捕野生蜂这項关鍵措施,开办了訓練班,传授收捕野生蜂和新法飼养的技术,并且組織技术員到外地寻經、取宝,經过近三年来的实践,找到了一些比較好的捕蜂方法。1964年全县各集体蜂場利用引誘、追捕等办法,收捕到野生中蜂1,000  相似文献   

19.
根据今年三月份县委,县人委在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召开的畜牧工作会議精神,为了大力发展养猪事业,針对我县目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飼养管理粗放,飼料搭配不当,母猪发生瘫痪,仔猪成活率低,猪的肥育期长,猪群近亲繁殖,青綠、多汁飼料缺少等問題,我們于三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十日,先后組織力量在陈各庄大队养猪“样板田”举办了四期全县的飼养管理人員訓练班,每期8天,共培訓养猪骨干一千七百零七人,其中有公社付主任1人、公社兽医42人,大队长或付书記二十七人、生产队长一百一十一人、猪場場长三十六人、大队  相似文献   

20.
我場公牛运动,过去是把公牛拴在一个木桩上,由公牛飼养員吆喝,或用鞭子赶着公牛轉圈子,每牛每天运动一小时左右(公牛飼养員每人定額是喂种公牛六头),因此光是公牛运动,就要占据公牛飼养員大部份的工作时間。不久前,我場党支部号召职工,比先进、比干劲、比技术改革,全体职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线的光輝照耀下,懂得了多快好省、勤俭办場的方針,在敢做敢想下,于7月中旬試制了一种簡便的公牛运动架,經过試用結果,这种运动架的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