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开平地区种植的冬种马铃薯新品种,2013年冬季引进了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8号和云薯901在早熟性、商品性和丰产性3个方面综合性能比对照好,适宜在开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刘日安  刘君 《蔬菜》2009,(4):40-40
福建省马铃薯生产现场会在龙海市诏安县举行。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省政府已同意将马铃薯列入该省种粮综合补贴范围。省农业厅2009年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在全省建立15~20个冬种马铃薯高产示范片,补贴脱毒种薯示范、新品种示范现场会重点推介的脱毒种薯、稻草包芯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对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农民较大幅度增收成效显著。会议要求,2009年是扩种冬种马铃薯关键的一年,要确保完成全省冬种春收马铃薯面积增加2hm^2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脱毒马铃薯‘冀张薯8号’冬种最佳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冀张薯8号’冬种不同密度对其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其商品著率减少,不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冬种马铃薯‘冀张薯8号’栽培最佳密度为4 2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4.
恩平市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恩平市冬种马铃薯品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对新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粤红一号、珍妮、菲勒塞纳、云薯901和中薯18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8号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宜在恩平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2001年秋,桂林市农业局在资源县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中薯3号马铃薯原种繁殖脱毒种薯.同年12月平乐县农业局从资 源县调回冬种,种植面积13.5 hm2,每667 m2最高产量达到2 144.9kg,平均产量达到1 727.7kg,比东北产种薯每667 m2增产408.3kg,增产率30.2%.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钾量和种植密度对保护地马铃薯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薯三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露地冬种马铃薯不同施钾量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3B1处理(钾0.540kg/小区、株行距20cm×50cm)马铃薯产量最高、商品薯个数最多、商品薯最重、商品薯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栽培密度和施钾量与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呈正相关,与马铃薯的物候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菜业资讯     
《蔬菜》2013,(12):75-76
广西育出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 2013年11月4日,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担的“日本保健功能型马铃薯种质的引进、创新及应用”项目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该项目首次在广西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功能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填补了广西无自主选育马铃薯品种的空白。“桂农薯1号”不仅高产,而且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马铃薯高出3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北方一季作区该区包括年降雨量500毫米上下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应选育、种植淀粉含量高、高抗晚疫病、高产的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在交通方便的一些县市又是重要的种薯繁殖基地,应适当安排中原和南方冬种马铃薯需要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种的种薯生产,但应注意对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并及时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静宁县山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马铃薯新品种,依托静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从甘肃省一航薯业有限公司引进马铃薯新品种9个,在界石铺、曹务、原安三镇山旱梯田地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4 256.33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44.18%;L1036-34折合产量为35 493.55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15.63%;陇薯14号折合产量31 804.55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3.61%。这 3 个品种产量高、植株生长整齐、品质好,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静宁县及其生态类似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高产新品种──晋薯10号马铃薯高产新品种──晋薯10号,为中晚熟品种,株型直立,株高45~70cm,茎粗叶茂,生长势强,花白色,单株结薯5~6块,薯型扁圆,黄皮白肉,芽眼深线中等。品质可佳,食味良好,淀粉含量19%左右。抗病抗旱,适应性广各地凡...  相似文献   

11.
不同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毕节市的优势作物,大多以和玉米套作模式进行种植,为了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毕薯5号与玉米套作合理的薯、玉行比配置,我们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区开展薯玉套作模式对比试验,为该品种的推广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马铃薯品种为毕薯5号,玉米品种为毕单14  相似文献   

12.
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山东省市马铃薯新品种区域对比试验、良种生产试验和茎尖脱毒马铃薯一代薯种高产示范栽培等项目,在测产和收获时,常发现一些畸形薯块.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义乌地区春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作者引进9个马铃薯新品种(品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开展了大区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薯早30出苗早、生育期短、产量较高、田间抗病性强、商品薯率较高,可在义乌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中薯早45和中薯早47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商品薯率较高、田间抗病性中等,适合在义乌地区种植;D685产量虽然较低、生育期较长,但小薯率高且田间抗病性较强,适宜有特定需求时种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闽薯2号’是从‘金冠’ב389746.2’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株形直立,茎粗。平均单株块茎5个,商品薯率87.15%。薯块短椭圆形,薯皮浅黄色,薯肉浅黄色,芽眼浅。食用品质较好。块茎含干物质17.78%,蛋白质10.6%(干基),全钾2.43%(干基),维生素C 0.28 mg·g~(-1),还原糖5.6 mg·g~(-1)。生育期89 d,中抗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早疫病,中感晚疫病。平均鲜薯产量30 019 kg·hm~(-2),适合南方冬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西北旱作区种植的优质抗旱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CK),对国内外引进的11份马铃薯新品种(系)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丰产性、抗旱性及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两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属于中晚熟。品种(系)‘14W-3’‘陇薯23号’‘天薯17号’‘天薯18号’和‘DSS-21’的抗病性较强;‘14W-3’‘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和‘京张薯1号’抗旱性较强;‘陇薯23号’和‘DSS-21’口感优,属于鲜食型品种;‘陇薯23号’和‘天薯18号’属于低还原糖型品种,品系‘DSS-21’属于淀粉加工型品种。综合评价分析,品种(系)‘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性状突出,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在西北旱作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简述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0号’的品种特性,从"种薯选择,提埂垄作技术,种薯处理,播种施肥,喷药盖膜,放苗破膜,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并与常规栽培作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石薯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薯1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由"费乌瑞它"茎尖脱毒愈伤组织培育的变异株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性好的特点。从整地施肥、种薯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石薯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平凉地区马铃薯品种结构,实现马铃薯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筛选出适宜平凉地区幼龄果园间作的马铃薯新品种,2018年在平凉市庄浪县进行了适宜幼龄果园间作的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中,LK99和冀张薯12号,产量高,商品性好,且LK99生育期最短,仅为91d,能提早上市,可在当地幼龄果园中大面积推广种植。中晚熟品种中,中薯19号、陇薯12号、L08104-12产量高,商品性好,经济性状优良,综合表现好于当地主栽品种庄薯3号,适宜在庄浪县区域内种植。试验筛选出了早熟品种LK99和冀张薯12号、中熟品种中薯19号、晚熟品种陇薯12号和L08104-12,为实现当地马铃薯的早、中、晚熟合理搭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三峡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区域差异与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的区域特点,以及马铃薯适宜生长、长年栽培、总产量大的种植优势,对新品种"华渝5号"马铃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结果表明:华渝5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三峡地区种植;可针对其特性,展开新优品种的脱毒繁育及种薯生产,最终建成三峡地区种薯供应基地,为保障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病耐冻早熟马铃薯育种技术的建立及新品种选育成果"展示会在湖北省襄阳市举行。农业部种植业司、科教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领导,万建民和方智远院士出席。中薯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育种团队育成的早熟新品种之一,该品种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