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1—3周龄的雏鸭,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是鸭绦虫病的多发季节,近期我站门诊陆续诊治多例鸭绦虫病病例,小的5周龄,大至4月龄的鸭均有发生。鸭绦虫病是以矛形剑带绦虫寄生在鸭小肠的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生长发育不良,贫血消瘦,死亡。该病诊治一般不准,经解剖即可发现虫体,对症诊治。  相似文献   

3.
鸭肝炎俗称“花肝病”,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雏鸭一旦感染,会迅速发病并出现死亡。该病已成为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 estifer,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鸭、火鸡、鹅和多种家禽。该病是以纤维素性心包炎、  相似文献   

5.
陈爱珍 《福建农业》2005,(11):30-30
鸭霍乱病又称鸭出败、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该病在本地区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主要流行季节。从发病的年龄来看,各种日龄均可发生,但以1个月龄以上鸭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该病。一、发病病因该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型菌株,系一种不溶于血的格兰  相似文献   

6.
肖勇 《农技服务》2011,28(6):834-83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幼龄鸭。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从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新鸭病等,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死亡率为5%~75%不等,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给养鸭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3月,笔者遇到一起病例,现将诊断及防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冬春季节较多发,主要发于2~5周龄的雏鸭,成年鸭较少发病。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鸭舍密度过大、不通风透气、低温潮湿和日粮中缺乏维生素等都是该病的诱因。一、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鸭浆膜炎病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咳嗽、下痢、瘫痪、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主要症状。剖解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为主要病理变化。雏鸭的死亡率为5~80%左右,耐过的鸭生长迟缓,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发展。1发病特点鸭疫里默氏杆菌可引起鸭、鹅、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眼和鼻粘膜发炎为主要特征,青年鸭和产蛋鸭多发。该病潜伏期为1~3天,病程为4~8天,本病发生带有一定的季节性,气温突变、鸭舍过分拥挤、通风不良等环境条件下易暴发本病,在缺乏维生素A、青绿饲料、寄生虫侵袭、体质虚弱等都能促使本病发生。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愈康复鸭长期带菌,传染方式是通过健康鸭与病鸭接触,吸入了带有病菌的飞沫而迅速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房舍、地面、用具等造成传染。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10日龄左右的雏鸭发病最多,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达90%,近两年来该病在我地发病机率增高,造成严重损失,应提高认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2.
雏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易发。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鸭,7-20日龄的雏鸭发生率和死亡率特别高。我县为养鸭大县,年饲养量为130多万只。近几年雏鸭病毒性肝炎屡有发生,且无特效药可治,成为我县鸭的主要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对养鸭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现将多年来用特异性疗法结合中草药治疗该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林芬 《福建农业》2010,(11):31-31
<正>鸭曲霉菌病又称鸭霉菌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等真菌引起的鸭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2006年4月,我市有一鸭场发生了一起以张口呼吸、叫声嘶哑、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曲霉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雏鸭最易感。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以纤维性包心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型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为特征,可导致残鸭和僵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该病病原为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复杂。鸭疫里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8周龄鸭.最早于1932年报道在美国发现该病,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鸭疫综合症等.该病在易感雏鸭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及导致鸭发育缓慢,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2003年4月城门某养鸭场饲养的一批1200只半番鸭,3日龄出现病死鸭,经笔者诊治,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病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和呼吸道传染,以侵害3~20日龄雏鸭为主,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而且没有严格的流行季节性,但以冬春暴发较多.  相似文献   

18.
鸭瘟临诊以体温升高,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两腿麻痹和排出绿色稀粪为主要特点。本文以鸭瘟的实例,对该病的症状、诊断、治疗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鸭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细菌性疾病,感染后的病鸭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脐炎、皮肤坏死性炎症或腹膜炎.该病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只均会感染,且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威胁鸭只健康,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困扰.笔者结合多年该病的诊治经验,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20.
梁明 《中国畜禽种业》2011,7(4):124-125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准确、快速诊断鸭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