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弥漫性脂肪坏死症在临床上很少见,发病原因尚不太清楚,但已查明代谢障碍是该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我们曾在牛宰后肉品卫生检验中遇到1例,现将病理学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正> 牛极少发生脂肪坏死症(fat necrosis),国外记载牛腹腔脂肪坏死时,可造成直肠肠径狭窄,是由贮存的脂肪被包围而变成坏死及发硬所致。国内研究甚少。现将我们在江苏省某县乳牛场发现的病例整理如下: 一、发病经过牛号194黑白花母牛,3岁,体重450公斤。该牛于84年6月8日,初胎顺产一公犊,35公斤。出现症状前一天,日产奶17公斤。6月15日,开始发现鼻镜干燥,不吃,瘤胃蠕动停止,粪便较稀,体温38.9℃,开始用一般健胃酊剂无效,后用高渗氯化钠、磺胺嘧啶、新斯的明、氢化可的松、葡萄  相似文献   

4.
5.
牛脂肪坏死症以日本黑母牛多发,其特征是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肾周围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固的肿块,压迫肠管及妊娠子宫,导致肠腔及子宫狭窄,进而引起消化道疾病和流产。近年来发现,本病不仅母牛发生,而且同种公牛亦有发生,因而成为影响优良犊牛生产的因素之一。本病在肉牛饲养地区几乎均有发生,被认为是脂质代谢异常所致的肥胖综合征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6.
牛脂肪坏死症(Fat necro-sis)是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直肠及肾周围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肿瘤样物,压迫肠管和妊娠子宫,引起肠管及子宫狭窄,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和流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以前由于沉着的脂肪块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病是由于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肠系膜、肠间膜、大网膜等部位的脂肪组织,发生高度的不可逆性的脂肪变性与坏死性疾病。我场临床兽医,在历年淘汰废役牛只解剖过程中,经常遇到与本病相类同的病理解剖变化组织块,只因淘汰牛生前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往往忽视了对本病的生前诊断。现将7878号病牛的典型临床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一、病因: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据资料介绍,是由于过度饲喂碳水化物饲料,特别是含高脂肪性饲料,以及运动不足,牛体过度肥胖,内分泌失调等等原因引起。发病年龄多在4—9岁。高产、肥胖的乳牛易发。二、发病经过:我场黑白花奶牛7878号,5岁,发病前牛体肥胖。1983年1月2日发病,2月5日死亡。发病时体温不高,后期体温下降,精神沉郁,尾根上举,皮温不正,肝区有压痛。患牛食欲减退,瘤胃蠕  相似文献   

8.
<正> 1972年至1981年10月间,作者在贵阳市牛羊屠宰场,贵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及遵义市牛羊屠宰场中零星发现21头患全身性脂肪坏死症的屠宰羊(山羊15星,绵羊6头)。粗略统计本病在屠宰羊中检出率可占0.1~0.5%。患本病的屠宰羊轻症者局部剔割出场,重症者局部剔割后高温出场或全羊报废。给经济要带来一定损失。本文仅就该病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作  相似文献   

9.
脂肪坏死指的是腹腔内脂肪坏死硬固、压迫肠道或肾引起顽固性的消化器官障碍的一种疾病。患此病时大多死亡。发病原因:粗饲料不足,富于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过多。于多发地区水质中检出硅酸碱阳性,未发地区则为阴性。多发于4~5岁龄,幼龄去势牛少发。直接原因是胰液的脂肪分解酶——胰脂酶浸润于组织  相似文献   

10.
脂肪坏死症是由于某种原因腹腔过度蓄积的脂肪被饱和度高而又硬的甘油三酸所代替 ,这种脂肪结晶化以后 ,引起坏死性变化的疾病。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食欲不振和便秘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而在慢性病例 ,排粪量逐渐减少、次数增加 ,随病情变化 ,出现食欲减退 ,显著消瘦的症状。笔者在临床上曾遇到一例 ,现报道如下 :症状 :1头荷斯坦成母牛 ,6岁 ,第 3产 ,体况良好 ,于 1995年 6月下旬 ,产后 15d开始发病。病初精神沉郁 ,体温正常 ,食欲减退 ,排粪量逐渐减少、次数增加 ,接着下痢并变为血便 ,与粪便变化的同时 ,病牛出现食欲废绝 ,显著消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牛的脂肪坏死症(abdominalfat necmsis)不断增加,特别是肉用牛更为严重。根据日本1981年统计,因本病多死亡或废弃的肉用牛约占总死亡废弃头数的3%,目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牛的脂肪坏死症有所增加,肉用牛尤为显著。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1981年因本症死亡或淘汰的肉用牛为死亡、淘汰牛的3%,包括正发病的牛,其数字更高。岩手县,尤其是水泽家畜保健卫生所肉牛场,在我国也是屈指可数的肉用牛饲养基地,发生本症的牛也是急剧地增加,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故有必要尽快地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保护脂肪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护脂肪种类,方法及其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养分降解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各种方法之优劣及相应应用前景。特别对目前应用广泛的脂肪酸钙,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牛脂肪坏死症是一种以腹腔内脂肪坏死,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肿瘤样物,压迫肠道和妊娠子宫引起肠道和子宫狭窄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和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以往在对牛脂肪坏死症诊断过程中都是将其作为肿瘤疾病进行诊断,但是最近几年,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该种疾病并非脂肪肿瘤疾病,而是脂肪组织变性坏死引发的一种疾病,因此称为脂肪坏死症。该种疾病广泛的存在于牛养殖场中,严重危害牛养殖产业。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脂肪坏死症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 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1 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在泌乳前期由于产奶量高、采食量低,进食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的需要。需要动用体脂肪来满足产奶的能量需要。这导致如下几种情况的发生:1)奶牛体重下降;2 )发情延迟,影响配种、受胎,加大产犊间隔,降低终生产奶量和产犊数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脂肪补充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反刍动物脂肪补充料的发展概况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摄取大量的草料并将其转化为营养丰富的畜产品,所以使人们对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的作用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随着对脂类在瘤胃内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向反刍动物饲草日粮中补充脂肪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向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肪的想法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早在1907年,Kellner就曾对欧洲10个试验站的奶牛饲喂脂肪后的效果作了综述,这些结果表明,日粮中补充脂肪对产奶量和奶脂产量均无益。又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Maynard…  相似文献   

17.
<正>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的含量较低,精料中含2%~4%,粗料中占5%~7%,日粮中添加油脂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能量负平衡现象是奶牛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在分娩后提高奶牛对能量的摄入量显得尤为重要,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产奶量,特别是对于泌乳高峰的奶牛,日粮中补充脂肪可以补偿其能量负平衡。1反刍家畜的瘤胃反刍动物(如奶牛、肉牛、羊)的胃由网胃、瘤胃、瓣胃、真胃4部分组成。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  相似文献   

18.
肉鸡腹水症多发于生长迅速的年龄段 ,以冬季、早春常见〔1,2〕,死亡率高达 2 0 % ,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报告一起肉鸡腹水症实例并分析其病因、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 ,为诊断和控制肉鸡腹水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发病情况校实习牧场于 4月下旬购进 1日龄肉鸡 80羽 ,采用育雏箱 (约 2m2 )保温饲养。第一天 ,所有肉鸡以0 .5 %的大蒜和 5 %的蔗糖交替饮水 ,第二天起喂给雏鸡料 ,同时按常规接种鸡马立克、鸡痘和鸡新城疫 (Ⅱ系 )弱毒疫苗。 1 0天后 ,生长良好的肉鸡群中发现 2羽精神萎顿、站立不稳 ,仔细观察见腹部膨大 ,数小时后死亡…  相似文献   

19.
鹿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无论鹿茸、鹿鞭、鹿尾、鹿心、鹿血乃至鹿胎等,都是价直很高的药材。鹿体各种组织器官在医药上都有广泛的用途,对人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在养鹿生产实践中,对鹿的红痢症尚未见报,现就我们所观察到几十例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