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茉莉花茶是我省茶类生产的大宗产品,其品质尤其是高档茉莉花茶香气要求鲜灵、浓厚、清高,滋味要求醇厚、鲜甜、爽口.花香茶香瓦相衬托,融为一体,形成其独特的品质风格.茉莉花茶的窨制是根据鲜花吐香,茶胚吸香的特性而进行窨制加工而成的,本文试  相似文献   

2.
花茶又称“香花茶”、“熏花茶”。窨好之后,再在茶叶中加入花瓣,因之,在东北、华北、长沙等地的群众,又称之为“香片茶”。花茶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作用。但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吸附现象,中间有水热作用下的生化变化。玫瑰花窨花后汤色会变红,故只宜窨红茶。桂花窨绿茶后滋味变涩,故只宜窨制乌龙茶。现有工艺生产的花茶香气,既有花香,又有茶香,而且要有花、  相似文献   

3.
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为我国传统的特种茶类,年产量七万吨左右。长期沿用的传统窨制均系“干坯”窨制,工艺繁琐、耗大、效低、生产周期长,鲜花利用率低[1],花茶生产成本高。近几年来随着茶叶工作者的努力研究,花茶窨制理论和生产实践有了很大成就,出现了“湿坯”窨制新技术和理论。本文就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一、窨制原理的研究窨制机理是花茶窨制技术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传统花茶窨制一直以茶叶表面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毛细管凝聚学说为理论基础[2-7]。为了探讨茶叶吸香差异,顾峥等(1984年)对不同茶坯吸香力进行…  相似文献   

4.
吴文渔 《福建茶叶》2014,36(4):32-34
茉莉花茶窨制是根据开放的鲜茉莉花具有吐香的特性和干燥的茶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通过花、茶两者结合,一吐一吸,在水热作用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反应,形成特有的鲜爽香气和醇和滋味的茉莉花茶。本文通过总结茉莉花茶的窨制技术,供茉莉花茶加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花茶窨制过程中,茶与鲜花混含,茶含花香,即表现出茶叶的吸香特性。这种茶叶的吸香特性一直被理解为表面吸附或毛细管凝聚作用的结果。然而,印尼花茶窨制的实践和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吸附”的传统理论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和不足。为了使花茶窨制基本原理更符合于生产实际,作者试从茶叶微观结构、内含成分和花茶窨制实践及有关研究结果,来探讨茶叶的“吸附”性。一、茶叶微观结构与“吸附”  相似文献   

6.
“嫩茶窨香花,芬芳人人夸”。由号称“天下第一香”的茉莉花所窨制的花茶,香气幽雅清新,沁人心脾,特别惹人喜爱。这虽与茉莉花本身的花香有关,但也决不能忽视茉莉花茶窨制中提花技术的运用。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就提花的作用及其技术要点作一概述。一、提花及其作用提花即茶坯通花窨后不复火,用少量鲜花  相似文献   

7.
“好茶窨香花,芳醇益显彰”。花茶的窨制,是基于茶叶和香花各所独具的“两个特性”,也就是:成熟的香花具有徐徐吐香的特性;干燥的茶叶则有很强的吸香特性。一吐一吸,茶醇花香相交融,这便是花茶窨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所以,花茶窨制,必须研究运用和正确掌握这“两个原理”及其规律,才能窨制出优质的花茶产品。  相似文献   

8.
茉莉花茶是利用烘青茶坯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在窨制过程中,水分控制是窨好花茶的主要因素。因为茶坯吸收鲜花的香气是靠吸收鲜花水分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所以,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掌握水分动态是极其重要的。茶坯:从茶坯的吸香性能来看,茶坯的  相似文献   

9.
茉莉花茶品质与茶坯类型、鲜花质量和窨制技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TF指数),探究3个品种烘青茶坯、4种干燥工艺茶坯以及2个产地和3个采摘时间的鲜花对窨制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烘青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不同,大白毫的JTF指数(2.19)高于银毫(1.48)和银针(0.80),其香气品质最佳;4种干燥方式的大白毫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有差异,JTF指数大小为炒青(2.95)烘青(2.19)晒青(1.94)蒸青(1.56),表明炒青茶坯所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品质最好,可归因于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大。以福州茉莉花窨制的珠型花茶总香气浓度和酯类含量高于广西珠型花茶,萜烯类含量低于广西花茶,而两者的JTF指数分别为0.84和0.82,表明两者的香气品质接近。利用9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浓度最高,8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JTF指数最高(2.33)。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茶窨制的主要目的是使茶坯吸收茉莉鲜花的香气。茉莉花茶品质的形成,也就是一吐一吸的关系,鲜花会吐香,茶坯能吸香,但也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吸附现象,它是在一定的水热作用下的生化变化,而形成茉莉花茶品质。目前茉莉花茶的窨制已从繁重的手工操作逐步走上了机械操作,但现行  相似文献   

11.
试论“湿窨”与“干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茶坯特性、吸香理论、窨制技术特点和茶花品质方面,论述“湿窨”与“干窨”的差异。认为:“干窨”吸香以物理吸附为主体,“湿窨”则应以渗透扩散作用为主要动力,内含物质参与化学吸附而吸香。两者技术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分作用的利用与否和鲜花叶香生机差异,两者花茶品质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的茶叶含水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福建茶叶》1999,(1):29-30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叶含水量控制的好坏,对茉莉花茶色、香、味、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叶含水量控制作为关键的环节贯穿整个茉莉花茶加工过程。1窨前茶坯的茶叶含水量控制传统窨花理论认为一定范围内茶坯的含水量越低,吸香就越强,尤其以含水量在4%~5%之间的干茶吸附性能最强,一旦含水量超过20%,其吸香能力等于零。因此要求窨前高中档多各次的茶坯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中低档少各次控制在5%~6%。然而近几年来,大量对花茶客制吸香机理的研究表明:适当的茶叶含水量对茶叶吸香、固香有益,含水量在5%~25%其吸附作用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茉莉花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鲜花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茉莉花香的主要成分是茉莉酮,香质纯正优雅,风味殊胜,故为我国香料工业调制茉莉型香精的主要原料,又是茉莉花茶的花源。用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清雅、鲜灵而芬芳,茶汤醇厚、浓郁而不浊,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为了提高茉莉花的品质与茉莉花茶的窨制效果,有必要对茉莉花的开花特点、采花与投花技术加以掌握。本文就此三方面进行一些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茉莉花开放吐香习性与环境条件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茉莉花茶是以茉莉花直接窨制茶叶而成。由于花期集中,高峰期间工艺处理难以掌握,往往造成花香很大的浪费。为了探讨茉莉花的吐香规律,我厂曾于1982年至1984年和福州市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担“控制茉莉花开放吐香”的专题研究,现就检测所得,简述于后,希望引起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茉莉花茶“低温长窨、湿坯连窨”工艺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花茶窨制工艺,高档花茶要经过几次窨花与复火的反复过程,这种湿坯的多次复火,易导致香气大量损失,降低鲜花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此工艺与传统工艺有着反意的技术要求,两者相比,在成品花茶品质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节能、省工、减少配花量、缩短工期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一、技术分析 温度 茉莉花开放时才能吐香,因此保持鲜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很重要。从鲜花的生长规律和开放习性分析,在35~40℃时,鲜花生长最旺盛,颗粒大而饱满,最有利于吐香。传统害花工艺对茶坯的处理及每一窨次配花量的设置,使得鲜花与茶坯拌和后,在3~4  相似文献   

16.
花茶窨制过程中,鲜花释放的芳香物质不断被茶坯所吸附,而茶坯对芳香物质的吸附是伴随着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水分的吸收就不会有芳香物质的吸附。所以,研究窨花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揭示茶坯对香气的吸附。同时,掌握水分的变化规律还能预测茶坯的含水状况,从而为确定起花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茉莉花茶为我国传统的土特产品,主产于福建、浙江、广西、四川、江西、广东、湖南、江苏等省,其中以福建所产茉莉花茶品质最好,最具代表性。由于窨制茉莉花茶需要大量的茉莉鲜花,而茉莉花的生产及产量受地理条件及季节的影响,资源有限,另一方面窨制花茶现行的生产工艺鲜花大量浪费,有资料表明现行工艺鲜花利用率仅为13~17%,影响了我国花茶产量的提高。这些年我省各地鲜花价格逐年暴涨,已严重影响了原有传统花茶品  相似文献   

18.
春饮花茶,用花香叫醒自己。4月到来,大地春回,到了抒发复苏之际。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再加工茶。花茶茶性温和,同时带有茉莉芬芳,能够发散冬季积郁于体内的寒气,同时提神醒脑。  相似文献   

19.
丁清厚 《茶叶》1991,17(3):44-45
茉莉花渣是花茶经窨制失去一部分花香后的花干,通常作废料处理。但茉莉花是天然高级香料的一种花源,在窨制花茶时仅吸收其芳香物质20~25%。花渣内仍有大量芳香油和微量元素,作为香料原料仍有很大开  相似文献   

20.
花茶是由精制加工的茶坯和鲜花窨制而成的。其中以茉莉花茶最多。茉莉花茶的生产需要茶坯和茉莉鲜花。茶坯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故需要精加工;茉莉花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要求待窨茶坯赶在花季来临之前,一旦错失时机,就会造成质量、成本等各方面的损失。因此,在制坯生产中如何采取“快速、优质”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拟就乡村花茶厂的制坯技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