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2008年,对灰飞虱发生危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灰飞虱在金坛地区1年发生6代;2004—2007年发生量逐年增加,带毒率逐年升高;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食源丰富,1、2、5、6代繁殖量极大。试验研究了灰飞虱发生危害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相关性。在探明灰飞虱发生动态和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插水稻以苗期无纺布全程覆盖、带药移栽、大田前期适时防治2、3代灰飞虱若虫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措施,控制水稻分蘖期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95%左右,水稻后期条纹叶枯病株发病率控制在0.7%左右。并进一步研究和实施了与稻鸭共作相配套的机插水稻条纹叶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金坛地区灰飞虱发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2004年以来,对灰飞虱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灰飞虱在江苏金坛地区1年发生6代;2004~2007年发生量逐年增加,带毒率逐年升高;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食源丰富,1、2、5、6代繁殖量极大,3、4代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和人为用药干扰,发生为害偏轻。冬季以3.4龄若虫在麦田越冬,越冬主要栖息场所为麦田中残留的水稻稻桩。  相似文献   

3.
郯城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4年调查研究了灰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初步掌握了灰飞虱传毒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发病规律,对综合防治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坛地区1代灰飞虱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虫量、迁移时间、麦田后期的药剂防治、秧田期的综合防治等方面回顾了1995年以来金坛地区1代灰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情况,为1代灰飞虱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因灰飞虱大爆发,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已被人们熟知。随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的提高,殃及了越冬寄生小麦,小麦条纹病也逐年加重,2004年仅零星发生,而2005年发病率在20%左右,严重田块达80%以上,几乎绝收。笔者就小麦条纹病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作初步探讨。1发生原因1.1灰飞虱数量大、带毒率高我县以种植中晚粳水稻品种为主,有利五代灰飞虱繁殖,增加越冬虫量,90%以上稻套麦田形成新老寄主套叠,更有利灰飞虱越冬。越冬灰飞虱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每亩越冬虫量0.69万头,2004年13.14万头,2005年达16.05万头。且带毒率也逐年增加,2005年越冬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0—2016年崇明区稻飞虱发生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年中白背飞虱发生量最多,灰飞虱次之,褐飞虱最少;白背飞虱发生量年度差异大,以三(1)代发生最多;灰飞虱以三(1)、四(2)、五(3)代为主要危害代,自2011年开始,灰飞虱发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近年褐飞虱发生量明显低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各年度间发生量差异不大,以六(4)代发生最多、三(1)代最少。  相似文献   

7.
江苏金坛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详细总结分析了2004年以来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情况和围绕"治虫防病"原则,采用化学、栽培、生物、物理等手段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试验研究结果,依此提出金坛地区利用机插稻这一优势,推广应用无纺布苗期全程覆盖技术,隔断毒源,适时结合化学防治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5):34-35
灰飞虱是水稻多种病毒病的传播介体,本身刺吸对水稻造成的危害远低于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带来的危害。本世纪初以来在江苏省发生数量不断增加,2004年大暴发后,种群数量持续多年居高不下,由其传播的病毒病威胁大。2012年以来,发生量和发生程度明显下降。一、发生规律灰飞虱在江苏省通常发生5~6代,主要以3~4龄滞育若虫在小麦、杂草上越冬,春后在小麦上繁殖1代,  相似文献   

9.
灰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其作为传毒虫媒引起条纹叶枯病造成的危害损失重,且研究报道较多,但由其本身造成的危害损失容易忽视.2004年灰飞虱在本地区大发生,田间虫量逐代累积,至水稻穗期出现五、六代灰飞虱重叠发生,一般田块百穴虫量达2000~3000头,少数可达1万头以上,且其危害部位由植株中下部向穗部转移,群集穗部危害后造成穗子发黑、发霉,严重影响水稻灌浆结实.为明确灰飞虱在水稻穗部危害对产量的影响,为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灰飞虱危害水稻穗部损失测定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成灾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我市历史上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发生年,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分析造成不同程度的主要因素,可为以后防治工作积累经验。12004年盐城市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1)麦田灰飞虱发生期早,盛发期长,发生量特大。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在4月上旬,比常年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常武地区灰飞虱特大发生,其主要危害代(一代)虫量是常年同期虫量的30倍左右,由于气候与环境条件适宜,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早,向秧田迁移早,高峰期长,秧田期单靠药剂喷雾防治灰飞虱已不能理想控制前期水稻条纹叶病的危害,增加用药次数和药量,虽能明显提高治虫效果,但极易导致为数不多的几种特效药产生抗性,也会增加化学药剂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当前灰飞虱猖獗危害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下,通过示范试验,笔认为推广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和推迟播栽期等农业措施,前期控病优势更为突出,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10~2016年崇明区稻飞虱发生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年中白背飞虱发生量最多,灰飞虱次之,褐飞虱最少。白背飞虱发生量年度差异大,以三(1)代发生最多。灰飞虱以三(1)、四(2)、五(3)代为主要危害代,自2011年开始,灰飞虱发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近年褐飞虱发生量明显低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各年度间发生量差异不大,以六(4)代发生最多,三(1)代最少。  相似文献   

13.
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是21世纪以来江苏地区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两大病毒病害。分析了江苏省2014年灰飞虱再度回升重发的原因:气候环境有利于灰飞虱越冬存活及繁殖;麦田1代灰飞虱防治覆盖率低,有效虫量高;水稻机插面积不断扩大,水育秧秧田面积减小,虫量集聚。展望了今后一段时期水稻病毒病的流行趋势:耕作制度为灰飞虱发生创造了稳定的生存环境;品种布局为病毒病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种植方式有利于灰飞虱对寄主作物的更多选择。提出建立水稻病毒病长效防控机制的对策:规范开展监测,建立完善水稻病毒病预警体系;狠抓关键措施,优化集成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大力推进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与危害特征 1.1发病情况。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凤城市的发生始于2004年,由当初的小面积发生至2006年的大爆发,近两年由于得到有效控制,发生面积逐年缩小,但仍然不可忽视此病的防控。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灰飞虱传毒所致,因此,防控条纹叶枯病也是防治灰飞虱的过程。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带毒,经过卵传播,可连续传至几年。病毒在虫子体内需1~3周才能传毒。  相似文献   

15.
浅析灰飞虱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危害农作物的主要表现是传播病毒病,不仅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而且还传播玉米粗缩病、麦子丛矮病及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我县灰飞虱发生量逐年增大,几种病毒病在我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特别是2004年我县灰飞虱特大发生,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发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由于病毒病,特别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没有特效治疗药剂,一旦发病损失巨大.因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是控制传毒灰飞虱.为此,我站对灰飞虱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作了一些调查和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008年,在金坛市指前、社头2镇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区开展了稻鸭共作生物控制水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控制水稻分蘖期灰飞虱的效果达31.82%以上;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3.48%以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2.61%以上。稻田养鸭控制飞虱主要是控制了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的数量,在飞虱一般发生年份,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带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灰飞虱数量及带毒率高低。本市一代灰飞虱主要发生在麦田,但因本地区农民对小麦生产缺乏重视,疏于管理,造成灰飞虱逐年增多。为科学防治麦田灰飞虱,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2003~2004年我们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省部分地区发生较重,当时预测2005年该病在浙江省杂交水稻种植区有严重流行趋势,而实际上该年是近20年来发病最轻的一年。分析认为,2005年第1代灰飞虱迟发、小麦收割期推迟和第1代灰飞虱羽化盛期遇持续强降雨天气等因素是导致病害轻发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测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稻灰飞虱自1999年在我县局部稻区发生为害.近年来虫量逐年增加,其传毒引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亦逐年加大,病情逐年加重。2004.年灰飞虱大暴发,虫量超历史。据调查.5月18日麦田灰飞虱亩虫量平均20.94万头;6月1~15日秧田灰飞虱系统田虫量维持在10~20万头,最高峰日达40万头;6月22~30日大田灰飞虱系统田百穴虫量60~380头,虫量是2003年相应同期的20~50倍。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业科学》2005,(4):60-60
目前,江苏省水稻移栽已结束,部分地区因秧田期条纹叶枯病危害的影响导致移栽期延后,灰飞虱虫卵随着移栽带人大田孵化成二代若虫。当前应加强水稻大田灰飞虱的防治,以免造成灰飞虱二代若虫传毒危害,加大三代灰飞虱发生基数。防治应做好虫情监测,及时掌握虫情和病情发生动态;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匀增栽插密度,保证大田基本苗数;加强肥水管理,返青期增施磷钾肥,适当搁田后增施氮肥,以肥促长,提高植株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