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烹词淀粉与3-氯-2-羟丙基三甲氯化铵为原料,在碱的催化下合成季铵型阳离子淀粉,采用凯氏定氮法分析产品中的含氮量,测出其取代度,并得到制备低取代度淀粉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h,m(淀粉):m(醚化剂)=100:8.00,n(醚化剂):n(NaOH)=1.00:1.63,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阳离子淀粉的含氮量0.555%,取代度0.0683,反应效率为88.8%。  相似文献   

2.
青稞与燕麦中蛋白质及β-葡聚糖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碱法、酶法、复合法,本文主要对碱法、酶法以及物理方法辅助其他提取方法进行论述。综合得出,虽然碱法适合提取植物蛋白质,但由于其高浓度碱会使植物蛋白产生反应,使其营养物质变性,进而产生不利于肾脏功能的有毒物质。相对于碱法,酶法反应条件温和且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但其成本较高。此外,在上述提取工艺过程中加入物理法进行辅助不仅可以降低提取成本,而且可显著提升植物蛋白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挥发油包结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以电热干燥箱加热至60℃,测定其热稳定性,目的找出长白楤木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以及包结物的热稳定性。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挥发油为6:1,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3h。含1.87mL的挥发油的包结物经60℃、168h干燥后回收其挥发油的体积为1.63mL。结果表明,用β-环糊精(β-CD)包合长白楤木挥发油能有效地保存挥发油的有效成分,最佳包合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4.
学生公寓中水回用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生公寓杂用水较多,为了节约用水,在大连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公寓配套了中水设施,将混合污水处理成中水,可供冲厕、绿化等杂用。文中作者介绍了该项工程的设计参数、运行方式和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成型率、水分含量、休止角、吸湿率的综合评分OD值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麻苏止咳颗粒的辅料配比、药液密度等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麻苏止咳颗粒剂最佳成型工艺为辅料配比(糊精∶乳糖)0.17∶1,浓缩药液密度1.25 g/cm3,在该工艺下,总评OD值为0.657 7,与预测值(0.640 4)相当,相对误差为-2.70%。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麻苏止咳颗粒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且成型率高、流动性好、水分含量低、吸湿率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关于QT60-2的L195型凸轮轴优化淬火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木斯内燃机配件总厂生产的L195型柴油机凸轮轴选用合金球墨铸铁QT60-2制造。为了保证凸轮轴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耐磨性和耐接触疲劳强度,需将凸轮轴进行强化处理。球墨铸铁的强化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等温淬火、正火 感应淬火、正火 碳氮共渗处理,其中碳氮共渗生产周期较  相似文献   

7.
低温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低温环境下几个配方工艺,提出了一个在镀速、耐蚀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的工艺配方,同时发现了一种有优越作用的复合配合剂。  相似文献   

8.
刘国信 《今日农村》2005,(12):46-46
辣椒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该色素属于萜类色素,产品呈粘稠的液状,也可以经烘干呈粉末状。它不溶于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耐光性和乳化分散性。辣椒色素的溶液闪浓度不同可以呈现深红、桔红、黄色、淡黄色等颜色;又因其含有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辣椒色素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着色。  相似文献   

9.
叶蛋白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叶蛋白主要提取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改进叶蛋白提取工艺的建议:选择适当的原料,确定了适宜的收获期,改进萃以和白蛋质絮凝技术及叶蛋白的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二步法合成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用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工艺过程及条件,当用混酸(十二烷基苯磺酸 硫酸)做催化剂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m(催化剂):m(葡萄糖)=0.011:1,反应温度105~110℃,n(葡萄糖):n(丁醇)=1:5,n(葡萄糖):n(十二醇)=1:2。  相似文献   

11.
发芽糙米浸泡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丁发芽糙米生产的浸泡工艺,找出了糙米在吸涨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因素及浸泡方式对糙米含水量影响,确定糙米浸泡工艺的最佳条件为20℃、7h,浸泡过程中换水对发芽有利。  相似文献   

12.
人参总皂苷提取分离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人参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以50%乙醇为洗脱剂效果最佳。人参总皂苷洗脱率在85%以上。纯度约为60%。此工艺简便,无污染,成本低,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2,3-丁二醇瓶颈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3-丁二醇(2,3-Butanediol)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化工原料和液体燃料,应用广泛。许多微生物都能代谢产生2,3-丁二醇,但产率有差异。本文着重从发酵菌株、代谢途径、发酵底物、发酵工艺以及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概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2,3-丁二醇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因素。指出应从选育理想菌株出发,并对2,3-丁二醇的生化代谢途径中不同酶的动力学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廉价的发酵底物及高效节能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2,3-丁二醇的系列衍生物进行开发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2,6-二氯苯甲腈法合成2,6-二氟苯胺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2,6二氯苯甲腈法合成2,6二氟苯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工艺参数对氟代反应、水解反应和霍夫曼重排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氟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CBN/KF为1.0:2,8,反应前期温度170~180℃,时间2h;反应后期温度230~240℃,时间4h,该条件下,反应产率为88%~90%。水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8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该条件下,水解产率为98.4%。霍夫曼重排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70℃,反应时间2h,溴用量16.5~17.0g。[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2,6-二氯苯甲腈法合成2,6-二氟苯胺的产率达68.5%,且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花椒挥发油在制剂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β-环糊精包合花椒挥发油的新工艺。[结果]该研究一步完成了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与原工艺相比,液-液包合法的包合率明显升高,而且省去了单独提取和分离挥发油的过程,减少了挥发油的损失,缩短了挥发油的制备时间。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对花椒挥发油包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包合时间,包合温度的影响最小。[结论]β-环糊精包合花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15∶10,包合温度95℃,包合时间60 min,而且该工艺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6.
杜仲籽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介绍、比较了3种杜仲籽油提取工艺.压榨法取得的油中不含有任何残留溶剂,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有机溶剂浸出法得油率较高.超临界CO2萃取的油无残留溶剂,品质好,但所需的设备投资费用大.  相似文献   

17.
邱凌 《农友》2002,(9):29-30
(1)池底施工。土质好时,原土夯实后.用150号混凝土直接浇灌池底6-8厘米。如遇土质松软和沙土时,先铺一层碎石,轻夯一遍后,用100号混凝土浇灌池底,垫层厚8厘米,振捣以后即可在其上用150号混凝土浇灌池底混凝土层6厘米,然后原浆抹光。遇到池底浸水时,在池底作十字形盲沟,在中心点或池外排水井设集水坑。在盲沟内填碎石,使池底浸水集中排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茉莉花窨制处理,以茉莉花的芳香来矫正γ-氨基丁酸茶残留的不良气味.采用感官审评方法评定各茶样的品质因子,用化学分析方法分析茶样中的关键品质成分,以探讨矫香工艺对γ-氨基丁酸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花香消除了γ-氨基丁酸的不良气味时,γ-氨基丁酸含量仍然高达2.5 mg/g;同时,儿茶素与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以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降低,茶叶滋味变得更加醇和爽口,成为具有高香的花香γ-氨基丁酸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橙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最佳包合工艺,以橙皮苷与羟丙基-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磁力搅拌法、超声法和研磨法等制备包合物,并以橙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磁力搅拌法为制备橙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方法,且最佳制备条件为橙皮苷与羟丙基-β-环糊精投料摩尔比为1∶4,乙醇浓度为50%,包合温度5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包合率最高且包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20.
微波-压差膨化苹果脆片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简要分析了我国苹果加工产业的现状,对苹果加工中使用的微波膨化、压差膨化、微波-压差膨化等三种膨化工艺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自主创新研究的微波-压差膨化苹果脆片的产工艺、投资和经济效益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