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唐县立足本地实际,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农村、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为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榕江县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此项工作,本人依次为课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结合榕江县的县情,提出了榕江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举措,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浙江省安吉县吟诗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总结其成功的建设经验及其不足与教训,阐述"美丽乡村"视角下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具体内容如下:针对乡村特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真正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推进农村绿色科技,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农村生态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这些对策与建议对其他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麻江县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5.
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天长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15,(4):9
<正>近年来,通化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三线一环"为重点的整治主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全市新农村建设全面向纵深推进,实现向美丽乡村的嬗变。科学规划,提高新农村建设整体质量。各县(市、区)坚持统筹建设、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是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为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途径,在对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用制度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用文化扮靓美丽乡村建设、用村民自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闵行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加强"软件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13,(5):31-31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构筑了"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农村生态文明与当下社会所提倡的"美丽乡村"之间有着和谐统一的关系。本文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美丽乡村"的视角出发,从观念、管理、规划及资金4个方面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我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美丽繁荣、农民致富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基础,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为依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四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精心组织,创新举措,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了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持续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的喜人成果。一、创新模式,引领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以美丽乡村典型模式培育为抓手,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整市示范创建活动。一是培育传统农耕文化型美丽乡村。传统农耕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5):94-95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措施,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质量的具体行动。以驻马店市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依据,探讨了林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提高和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体系健全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安县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生活娱乐单一、农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破解阻碍秦安县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健全环境监管体系,让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村生活丰富化;充分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三者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村治理体系健全化。达到将秦安县乡村建设成一个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朝着生产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特色,并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城乡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建设内容。对大姚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介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为加快大姚县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2015,(6):4-5
<正>2015年我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的要求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总体要求,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重点抓好10项工作:高标准推进410个重点村建设2015年41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重点配套建设项目达到"六通、六改、六建、三化"等标准要求,即:实现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开展改住房、改  相似文献   

18.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薇 《农学学报》2015,5(5):118-122
作为北京市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北京市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实地考察北京市16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和休闲旅游型模式,并提出了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89-190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同时李克强总理更是提出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本文以"工业兴村"、"以工哺农"、"科技兴农"、"文明兴村"四个方面,介绍了江阴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就要从"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方面进行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提升,也是在农村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跨越的战略选择。本文对凯里市的新农村建设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对于全面提升凯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加快凯里市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