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西杂牛、安西杂交F1代、安西杂交F2代的肉品质,为生产高端牛肉产品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28-30月龄,平均体重在600±1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西杂牛、安西杂牛F1代、安西杂牛F2代各9头,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分为西杂牛组、安西杂牛F1代组、利西杂牛F2代组,进行屠宰,胴体在0-4℃的排酸车间成熟10d后再进行分割,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三个试验组牛肉的pH1h、Ph24h值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和安西杂F2代的肉色指标红度(a)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大于西杂牛(P<0.05);西杂牛组的剪切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安西杂F1代和安西杂F2代的熟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大于西杂牛(P<0.05)。(2)西杂牛组的水分含量最大,安西杂F2代的粗蛋白质含量最大,但各组之间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杂F2代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西杂牛组(P<0.05)。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肉品质评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选取中国西门塔尔公牛的冈上肌、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腱肌4个部位,分别对其进行物理指标(蒸煮损失、剪切力、pH及肉色)、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及感官评定(嫩度、多汁性、风味)。结果表明,综合物理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分结果来看,以腰大肌肉质好,而半腱肌较差,水分含量和肉色红度值在各部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某一种品质与多个客观指标有关,结合客观指标和感官试验才能更合理的评定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4.
西杂牛产奶性能分析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烟台西杂牛的产奶性能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差距及存在的潜力,提出了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在少喂精料的低营养水平条件下,用尿素氨化稻草喂杂交黄牛增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为开发肉牛业生产的新途径,促进商品牛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2年3月15日至5月31日在泰和县草地牧业开发服务中心利用尿素氨化稻草喂西杂牛进行了育肥增重试验,获得了一定的饲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陈静  何玮  何德超  蒋安 《中国饲料》2022,1(7):19-22
本试验选择2岁的健康抗旱王牛、西杂牛公牛各3头,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研究.结果表明:(1)抗旱王牛和西杂牛的活重分别为(939.41±18.52)kg和(723.67±10.97)kg,胴体质量分别为(569.67±9.50)kg和(412.67±7.51)kg,抗旱王牛的活重和酮体性能各指标除骨重外均极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米占锋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5):22-23,27
用西门塔尔级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产生西杂一代、二代、三代牛。分别对其1、2、3胎产奶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代胎次之间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1胎到3胎上升势头明显,3胎最高;各代305 d平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西杂一代最低、三代最高,产奶天数随着杂交代次提高而逐渐增加;西杂牛产奶收益显著。开展西杂牛挤奶是增加奶源、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苜蓿草颗粒育肥西杂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采用苜蓿草颗粒,对照组采用铡碎的苜蓿干草,对12头1岁西杂公牛进行60 d育肥试验.测定分析了两组牛的体重、日增重及经济效益,以比较苜蓿的不同调制方法对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头均日增重试验组0.95 kg,比对照0.72kg提高了31.84%(P<0.01),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4.3%(P<0.01).因此选择苜蓿草颗粒进行西杂公牛的育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了解短杂牛、西杂牛和泾源黄牛的产肉性能和肉的品质,为今后黄牛改良和育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它们宰前活重、净肉重、优质肉块、眼肌面积、肉品化学成分等,比较分析它们的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西杂牛的胴体重、净肉重均比泾源黄牛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西杂牛的宰前活重、优质肉块、眼肌面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西杂牛的综合利用,不仅使乳品企业增创了奶源,同时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更为广大农牧民奔小康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张家川地处高寒阴湿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家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改变这一现象,作者于1996年11月到1997年2月底开展了本试验,用2 ̄3岁膘情中等的西杂阉牛40头,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头,采用单因子作对比试验。试验组为塑膜暖棚,对照组为常规圈舍,试验期120天,两组牛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结果表明:试验组温度平均为9.4℃,对照组圈内温度平均为-1.8℃,头平均日增  相似文献   

12.
13.
牛胴体部位肉营养成分和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10头24月龄的科尔沁公牛,对其肩肉、辣椒肉、板腱、脖肉、上脑、眼肉、外脊、里脊等部位肉进行营养成分、理化指标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嫩度、pH、a*值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反映肉色的L*值和b*值在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P>0.05);牛前部肉中肩肉和板腱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和嫩度、肉色与中部高档部位肉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部位肉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良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来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因此在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泾源县肉牛育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选择发育、膘情相近的短杂、西杂牛与泾源黄牛进行短期育肥增重效果对比试验.[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牛的体重、日增重变化,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牛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短杂牛、西杂牛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与泾源黄牛相比,前者差异显著(P<0.05),后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今后的黄牛改良工作中,应大力推广西门塔尔牛做父本,改良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选择奶牛胚胎移植的理想受体。[方法]通过利用不同品种的本地黄牛~西杂牛84头和秦川牛77头做受体,进行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西杂牛的同期发情率、受体可用率、受胎率都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而且难产率低,奶水充足。[结论]表明西杂牛是奶牛胚胎移植的理想受体。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甘肃河西地区西杂1-2岁和周岁以下的犊牛连续用促生长剂“畜大壮”分阶段进行耳根埋植,试验结果表明,4-6月龄犊牛全期180天,试验组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5kg和308.33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7.25kg和206.94g(P〈0.01),1-2岁牛全期180天,试验组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56.43kg和314.49g,试验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0.03kg和166.82g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 14~ 17月龄 12头西杂牛一代公牛和 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 12 0天的育肥 ,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 986 5g±12 0 4 5 g ,屠宰率 5 5 2 %,净肉率 44 2 %;哈萨克公牛日增重 498 2 g± 96 3 0g ,屠宰率 46 5 %,净肉率 3 6 4 %。西杂一代公牛比哈萨克公牛日增重提高 98 0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 8 7和 7 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繁育适于牦牛杂交改良的乳肉兼用父本.[方法]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半农半牧区,用娟姗牛与西杂牛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和配种情况.[结果]娟姗牛与西杂牛的杂交后代在甘南州高海拔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能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  相似文献   

20.
西杂牛人工授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受胎率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掌握好与每一个技术环节要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提高西杂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