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隔离方法,不同隔离条件,对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种芥酸含量的影响,从中总结低芥酸油菜种子的隔离繁殖技术,解决当前大面积栽培高芥酸油菜情况下,如何繁殖推广低芥酸油菜的问题,由青海省农林科学  相似文献   

2.
王周礼 《种子科技》2001,19(3):180-181
春播油菜生育期短 ,生育进程快 ,栽培上必须根据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求 ,为其提供必需的生长发育条件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优势 ,从而获得高产丰收。根据这一原则 ,杂交油菜杂油 59号春播栽培管理应立足抓好以下几点 :1 选购良种 ,早耕细整杂油 59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用甘蓝型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 )雄性不育系陕 3A与单低 (低芥酸 )雄性不育恢复系垦 C8配制的低芥中硫冬春两用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1996年通过品种审定以来 ,该品种以其杂交优势强、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优质丰产等特点 ,被我国春、冬油菜区大面…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拓展自育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的种植区域及多功能用途,本试验主要在海南省海口市和东方市种植并研究了63份甘蓝型油菜和3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系)分期播种和不同栽培方式下各材料生育期、菜籽品质和高温耐热表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海口市越冬种植单作甘蓝型油菜有33份品种(系)呈现早熟的特点,生育期为77~124 d,在东方市与苦瓜间作秋播的生育期在89~145 d之间,可与苦瓜套作收获的甘蓝型油菜有22份品系(苦瓜生育期≤120 d)。越冬种植和间作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均值为32.82%和32.35%,其中‘利油杂718’的含油量最高,为42.52%。海口越冬种植品种有4个低芥酸品种(≤3%)和17个低硫苷品种(≤30%);在东方市与苦瓜间作的29份材料中有3份低芥酸和13份低硫苷,其中越冬品种20N9-314-1和秋播品种20N9-314-2符合双低标准,不同季节或地点种植种子品质略有变化。在海口夏播参试材料中5份材料(20N9-114-1×20N9-115-1, 440-1, 20N9-356-1,‘硒滋圆2号’和21QZ-314-2)由室外移入室内培养箱后,不育转变为部分不育...  相似文献   

4.
低芥酸油菜的低芥性状是受两对没有明显显隐性而有加性效应的基因所控制,与高芥酸油菜产生生物学混杂,其低芥酸性状当代就会消失,品种品质迅速变劣。因此研究不同隔离条件、不同隔离方法对低芥酸品种芥酸含量的影响,从中总结出低芥酸良种的保纯技术,是  相似文献   

5.
沛选170油菜为江苏省沛县农科所从淮油6号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而成。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5年春通过。该品种属甘蓝型偏冬性中早熟常规油菜新品种,生育期243—255天。苗期半直立,接近匍匐,根系发达,分枝性较强,株高148—168cm。角果壳薄,鼓粒饱满,每角20粒左右,千粒重4克上下,种子含油率35.63—45.71%,芥酸含量50.95%,比对照宁油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源序列法对6个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品种(高芥酸、中芥酸、低芥酸)、2份白菜型油菜品种(高芥酸和低芥酸)和1份黑芥品种的FAE1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表明,9个品种的FAE1基因编码区全长均为1522bp,不含内含子,均编码507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较表明,芥菜型油菜中有两种FAE1基因序列(BjFAE1.1和BjFAE1.2),其亲缘种白菜型油菜和黑芥中各有一种FAE1基因序列(BrFAE1和BnFAE1),BjFAE1.1对应于白菜型油菜的BrFAE1,BjFAE1.2对应于黑芥的BnFAE1;BjFAE1.1和BjFAE1.2之间存在71bp处核苷酸变异和Hind III不同的酶切位点(第1415位和第1144位),蛋白质水平上存在15处氨基酸变异。比较不同芥酸含量品种的FAE1基因序列表明,BjFAE1.1基因存在2个SNP位点(第968位和第1265位),BjFAE1.2基因也有2个SNP位点(第49位和第237位),这4个SNP位点中有3个位点(第49位、第968位和第1265位)导致蛋白质水平上氨基酸的差异。其中BjFAE1.1基因第968位的碱基变化(C→T)引起的第323位氨基酸变化(Thr→Ile),能够解释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高芥酸到低芥酸(中芥酸)的转变;第1265位的碱基变化(T→C)引起的第422位的氨基酸变化(Phe→Ser),能够部分解释芥菜型油菜的高芥酸到低芥酸(中芥酸)的转变,白菜型油菜的高芥酸和低芥酸品种在该位点的碱基没有变化。BjFAE1.2基因第49位的碱基变化(T→C)引起的第17位氨基酸的变化(Phe→Leu),可以解释芥菜型油菜的中芥酸变成高芥酸(低芥酸)。陕北黄芥低芥酸突变株1278-3的FAE1基因序列和国外低芥酸品种比较,只在第1265位出现变异。  相似文献   

7.
四月八日至九日,省农业厅在贵州农学院召开油菜低芥酸品种试验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四十八个油菜低芥酸品种试验点的科技人员,省农科院、省油料研究所的代表,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共计五十多人。  相似文献   

8.
工业专用型高芥酸油菜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芥酸油菜品种是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的专用型品种。本研究通过两个常规芥酸品种杂交,采用以单株和单粒筛选相结合对芥酸含量正向选择为核心的技术,育成了芥酸含量达60%的甘蓝型高芥酸油菜新品种高芥1号。同时阐明了在高芥酸含量背景下各种脂肪酸间的相关性,为相关育种提供了—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军 《种子科技》1994,(4):32-33
繁殖优质油菜种子所需隔离距离研究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徐军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较高,容易混杂退化。低芥酸油菜的种子中芥酸含量受胚基因型控制,如与高芥酸油菜发生生物学混杂,其低芥酸性状当代就会消失,品质迅速变劣,故优质油菜品种的繁殖和种子生产必...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种──甘白油菜1981年我们以甘蓝型油菜品种Ledos为母本。白菜型油菜优良自交系S2-15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在其后代中选比良单株再与甘蓝型低芥酸布林克自交系S343复交,在隔离条件下,经连年单株选育,育出了适应渭北生态环境的高...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1年1月21~22日在西宁市召开了第9次会议,会议对青海8号蚕豆、甘篮型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马努、低芥酸油菜丹低3个新品种进行了审(评)定,并鉴定通过了其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2.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国佐  杜才富 《种子》1997,(1):26-28
油研七号系以隐性核不育系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配制的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该品种表现林高中等,杆硬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芥酸小于1%,硫甙含量在30微摩尔.含油率40%-42%。在区域试验中生育期平均比同试验的秦油二号早7天以上,产量比对照蜀杂一号增产14.83%。1995年7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至1996年秋已在省内外累计推广100多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搜集了贵州10个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通过大区互比、统一栽培管理,利用红外光谱仪对10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产量在2 274.3~3 157.2 kg/hm2之间,平均达到了2 756.1 kg/hm2,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89%~6.55%之间,油酸含量在55.77%~72.77%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1.86%~20.06%之间,亚麻酸含量在10.07%~11.62%之间,芥酸含量在0.1%~2.31%之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落实了农业政策,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推广和运用科学技术,油莱生产迅速发展,单产不断提高,总产巨增。但是,目前所推广的油菜品种,芥酸含量较高,品质不好,不便向外畅销。为此,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是当务之急。为此,我站进行了低(无)芥酸油菜品种试验,对引进的三个低(无)芥酸油菜品种,与当前推广的湘油五号等品种作比较,进行L18(6×6~5)正交试  相似文献   

15.
王通强  万育麟 《种子》1990,(4):62-62,6
油菜品质育种,首先于国外提出,早在50年代加拿大及欧洲一些国家就开始了低芥酸油菜育种,并先后育成了一批品种应用于生产,到80年代初基本普及了“双低”和“单低”品种。我国70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到80年代初许多单位先后育出了一批低芥酸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芥菜型油菜分春油菜和冬油菜两大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育期因种性不同在70~260天内变异,具天然黄籽、抗早、抗倒、耐瘠、耐寒等优点。种子含油量平均36.62%,以西藏、山西的为高;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棕搁酸3.33%,硬脂酸1.31%,油酸16.72%,亚油酸20.50%,亚麻酸11.91%,花生烯酸10.71%,芥酸35.42%。新疆、内蒙古、山西的品种具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涛  拥嘎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8):52-56
地膜覆盖作为一项有效的旱作增产技术,可显著改善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为了解覆膜栽培对西藏春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山油4号’为研究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覆膜栽培对西藏春油菜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缩短生育期5天,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单角粒数均较露地栽培升高,千粒重降低。覆膜栽培产量为2601.67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508.34 kg/hm2,增产率为24.28%。籽粒含油量增加了2.4%,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覆膜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西藏春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在西藏油菜生产上运用。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芥酸含量的QTL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个由甘蓝型油菜品种Quantum (黄花、低芥酸)和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系No.2127-17(白花、高芥酸)为亲本材料建立的DH群体中芥酸呈现单基因的遗传模式。为了发展与芥酸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随机选择121个结实正常的DH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和RAPD标记构建了一张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亲本间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一选育适应于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低芥酸或低硫葡萄糖甙或两者皆低的油菜新品种是当前油菜品质育种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低芥酸育种更被许多油菜育种者当作第一步应实现的目的。他们都力图在近期内创造出一批低芥酸育种材料,并选育出能在生产上应用的低芥酸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地方油菜品种资源鉴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317份油菜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发现云南省油菜种质资源大部分为极早熟和早熟品种,占云南油菜品种资源的75%;同时也是高产种质资源和高含油量种质资源,且含油量与海拔高度有关,即高海拔地区油菜种质的含油量普遍较高;该省地方品种中缺乏低芥酸(<1%)和低硫代葡萄糖甙(<30μmol/g)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