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探讨嗜酸性乳杆菌不同成分在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中的作用,并分析益生菌抗病毒可能存在的机制。试验分离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和TGEV氨肽酶受体抑制剂Bestatin,按照感染后处理组、处理后感染组和同时感染处理组试验。采用MTT法,在猪睾丸细胞(ST)上评价各成分对TGEV抑制作用。在Bestatin封闭ST细胞基础上添加S-层蛋白,研究二者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抑制率大小顺序:S-层蛋白菌体脱S-层蛋白菌体代谢产物牛血清白蛋白。S-层蛋白对TGEV抑制作用与Bestatin相当。由此可知,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复制有抑制作用。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预先处理ST细胞对S-层蛋白抑制TGEV的感染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具有抑菌活性的海南文昌鸡源乳酸菌,笔者以海南文昌鸡的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为样品分离乳酸菌。通过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过氧化氢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乳酸菌;而后利用乳酸菌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及其抑菌试验从中筛选出热带动物肠道源抑菌乳酸菌。本研究共获得17株乳酸菌,分别为13株植物乳杆菌和4株粪肠球菌,其中植物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较高抑制作用,有一定耐酸耐胆盐的能力;粪肠球菌抑菌效果均较差。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海南文昌鸡源植物乳杆菌S4-1综合抑菌效果较好,可用于畜禽肠道益生菌制剂开发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从健康仔猪粪便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发酵乳杆菌 的益生性能进行测试,为其在畜禽动物 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Rogosa SL 完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 106 株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酸 和胆盐耐受初步筛选出 1 株潜在的饲用乳酸菌,经 16S rDNA 序列鉴定为发酵乳杆菌 LF1,并对其益生性能潜力 进行评估,包括抑菌活性 ( 针对大肠杆菌 K88、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弧菌等 12 种病原菌 )、 对模拟胃液中酸性环境的耐受性、对胆盐的耐受性以及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性。【结果】发酵乳杆菌 LF1 耐 酸和耐胆盐的能力较强,显示出较强的益生菌潜力,但 LF1 菌株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不强。在生物拮 抗作用方面,发酵乳杆菌 LF1 的培养上清可以显著抑制多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生长。【结论】发酵乳杆菌 LF1 具 有较好的益生性能,通过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评估后,可以作为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益生菌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4.
黄文强  王永娟  张龙  朱善元  秦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41-12543,12545
[目的]分离和鉴定狼山鸡消化道乳酸菌,为开发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厌氧菌分离技术,从狼山鸡肠道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酸性、抗菌活性等筛选。[结果]分离到5株乳酸菌LCr-01、LCr-02、LCe-01、LCe-02、LCe-03,经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植物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其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抗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5株菌乳杆菌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与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集1例疑似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仔猪的粪便,运用RT-PCR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对病料进行TGEV检测,并应用猪睾丸细胞(ST)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别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在ST细胞中的增殖动态,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TGEV S1基因,经序列测定后,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TGE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病料接种到ST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PE);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EV核酸阳性;血清学鉴定TGEV抗原阳性。将分离毒株命名为TGEV-NY。感染12 h后,IPMA检测结果阳性,且可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出TGEV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分离毒株S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 220 bp,编码740个氨基酸。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我国2006年分离的SC-Y毒株亲缘关系最近,分离毒株属于基因Ⅰ群。  相似文献   

6.
筛选优质鸡源益生菌菌种,为畜禽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优质的菌株来源,为开发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安全高效菌种资源和理论支撑。试验以健康鸡肠道为分离材料,使用MRS培养基(乳酸菌细菌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研究发现在鸡盲肠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鉴定为发酵乳杆菌,编号为J4。分离获得的菌株具有耐热、耐酸、耐胆盐等特点,同时对动物机体安全无毒,可作为鸡源发酵乳杆菌益生菌的优良候选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健康仔猪肠道内分离并鉴定乳酸菌。[方法]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鉴定方法。[结果]共分离到10株疑似乳酸菌,有9株菌株属于乳杆菌目,其中C1、C2、C6属于链球菌属;C3、F2、F3为约氏乳杆菌;C4、F4为屎肠球菌;C5为嗜酸乳杆菌;[结论]该研究可为仔猪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菌株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高效降胆固醇乳杆菌,挖掘其潜在益生功能,从民间自制泡菜样品中分离乳杆菌,采用邻苯二甲醛法筛选高效降胆固醇菌株,利用16S rDN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耐酸、耐胆盐及抑菌性实验,测定菌株的益生潜能。结果表明:1)从分离出的11株乳杆菌中筛选出PL2、PL5、PL16和PL194等4株高效降解胆固醇菌株,其体外胆固醇降解率分别为48.22%、51.67%、48.43%和48.56%;2)结合菌落特征、部分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4株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该4株乳酸菌均可在pH2.0的环境下生存3h,菌株PL2和PL5可以在0.3%的胆盐浓度下存活3h;4)菌株PL5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之,植物乳杆菌PL5是具有开发前景的高效降胆固醇益生菌。  相似文献   

9.
试验从笼养蛋鸡十二指肠内容物中分离乳酸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和糖发酵生化鉴定乳酸菌种属。结果显示,分离出16株革兰氏阳性菌,经抑菌试验选出7株乳酸菌,分别鉴定为乳杆菌保加利亚种,耐盐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坎氏乳杆菌,食淀粉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耐热亚种,肠膜明串球菌乳脂亚种。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提供益生菌株,从健康奶牛生殖道分离筛选益生乳酸菌。利用子宫采样器采集28头产后45~65 d健康奶牛子宫内容物,通过体外培养、分离和纯化,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并检测菌株的抗菌活性和物质、抗生素敏感性及细胞黏附性。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15株乳酸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7株,粪肠球菌4株,殊异肠球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和绒毛肠球菌各1株。15株乳酸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素敏感性;殊异肠球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和唾液乳杆菌主要抗菌物质为有机酸;绒毛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主要抗菌物质除有机酸外还分泌细菌素。殊异肠球菌和绒毛肠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较强黏附能力。殊异肠球菌和绒毛肠球菌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用于开发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11.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病源指示菌,从养猪场健康成年猪粪便中分离、筛选出8株对其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经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对照《常见细菌鉴定手册》确定L-7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58%,是一株比较理想的潜在益生菌。  相似文献   

12.
从正常养殖的黄颡鱼肠道中分离得到218株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拮抗作用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1株益生菌HS140菌株。通过测定HS140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并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部分序列分析,对HS140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S140菌株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能够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和鳗弧菌的生长。HS140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异恶唑、先锋霉素VI等3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另外13种抗生素均敏感或中度敏感。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浓度为1.0×108cfu/mL的HS140菌悬液对黄颡鱼没有致病性。HS140菌株为革兰氏阳性可动杆菌,16SrRNA的部分序列分析显示HS140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具有99.3%的相似性,系统发育树上HS140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FJ435674)聚为同一分支,结合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最终鉴定HS140菌株为B.licheni formis。  相似文献   

13.
几种益生菌发酵谷物饮料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生菌发酵谷物饮料既保存了谷物原有的营养价值,又具有益生茵发酵制品的有益作用,风味良好、口感独特,对人体有显著的营养保健作用.用1.5%的量接种从发酵谷物中筛选获得的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发酵糯米制作米酒、发酵玉米汁制作酸性饮料、多肽饮料,其发酵条件分别为:米酒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酸性饮料...  相似文献   

14.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猪呼吸道冠状病毒都是能感染猪的冠状病毒属。这4种冠状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猪机体.都可以引起猪腹泻,为了在临床上有效预防和治疗这4种病毒引起的疾病,该文简单叙述了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猪专业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胜滔  曹晓敏  卢龙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11-16714
[目的]筛选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方法]经高温处理从鸡肠道分离芽孢杆菌,通过抗逆性、抗菌活性等性能检测筛选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菌种。[结果]筛选到2株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LBS53和LBS8;经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LBS53为枯草芽孢杆菌,LBS8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筛选到的2株菌基本具备作为饲用芽孢杆菌制剂菌株的条件。尤其LBS53的优良生物学特性使其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冯磊  李洋  袁敦良  王立杰  马程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96-12898
[目的]探索适用于蝌蚪的乳酸菌。[方法]从不同林蛙肠道内容物中分离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结果]成功从林蛙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可确定这3株细菌为同一种乳酸链球菌。[结论]该研究可为益生素类制剂和口服疫苗的制备提供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具有拮抗常见病原菌活性、消化酶活性且具有安全性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内源性益生菌。[方法]从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经过初步分离与纯化得到1 220株细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对筛选的13株细菌进行了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共筛选出13株抑菌活性强、产酶能力强且产酶种类多的菌株,最终确定了2株候选益生菌。菌株的16 S rDNA分子鉴定及Biolog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细菌3号与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train WW2,JN993998.1)相似性达到98%,细菌6号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um ZJGS0109,KC748440.1)相似性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翌  李淼  李永锋  孙元  仇华吉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964-2973
【目的】筛选安全的、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研发益生制剂,为饲料添加剂等动物相关产品提供资源。【方法】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采集野猪粪便样品13份,编号后置于4℃保温箱迅速运回实验室,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测序后在NCBI上使用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将鉴定后的乳酸菌菌株分别接种于酸性(pH 3.0)和含胆盐(0.3%)的MRS培养基,在不同条件下评价乳酸菌菌株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于室温条件下静置,在不同时间测定其OD600nm,进行自凝集能力评价;过夜培养的菌株分别与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混合后于室温静置,进行共凝集能力检测。在体外,分别进行乳酸菌菌株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测定,评价不同菌株的黏附能力。通过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的抑菌环直径,评价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体内外试验评价乳酸菌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外,分别以模式菌株嗜酸乳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将3株乳酸菌菌株和对照菌株在血平板上划线,37℃厌氧孵育18—24 h,观察细菌菌落周围是否形成溶菌环,评价分离菌株的溶血特性。使用文献中已报道的毒力因子引物对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评估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内,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连续饲喂7周龄的BALB/c小鼠21 d,分别测定小鼠的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重,观察计算体重变化情况;饲喂21 d后,解剖获取小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计算器官指数,评价分离乳酸菌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从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3株对酸和胆盐具备一定耐受力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3株乳酸菌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和对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同时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黏附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黏膜乳杆菌对3种致病菌均具备较强的抑菌活性。经体内外安全性评价,3株乳酸菌菌株无溶血性,且均未检测到毒力基因,经其连续饲喂的小鼠行为表现正常、状态良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黏膜乳杆菌饲喂后小鼠增重显著。【结论】从大兴安岭野猪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特别是黏膜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安全性,具备进一步开发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传统发酵酸凝硬质奶酪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益生特性,得到产酸性能较高的菌株,测试体外益生特性,筛选出优良益生菌。【方法】 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以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农家自制自然发酵酸凝硬质奶酪为原材料,运用稀释涂布、平板划线以及复筛纯化的方法,从自然发酵奶酪中分离得36株菌株,观察其菌落与菌株形态特征并检测生理生化,选取符合条件的菌株运用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其分子生物学。【结果】 鉴定6株为乳酸菌,5株是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另外1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这些菌株的耐胆盐、耐酸、耐模拟胃液以及表面特性得知植物乳杆菌E11在这些方面的性能最佳。【结论】 该菌株在浓度为0.5%的胆盐培养基中存活率达到46.42%,pH 2的条件下存活率仍然保持在20%以上,静置5 h后其自凝集率达到63.6%,对二甲苯的疏水率为44.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