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新鲜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RS)测定新鲜青贮饲料化学成分的可行性。在液氮(-196℃)冷冻下对119份具有代表性的青贮饲料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得其化学成分含量,同时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其近红外光谱,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MPLS)建立其近红外定量分析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CA)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值(SD/SECV)均大于3,校正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均大于0.85;粗蛋白(CP)、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RPD值均大于2,其R2v分别为:0.82、0.65和0.71。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可以很好的测定新鲜青贮饲料中的DM、NDF、ADF和CA含量;CP含量测定效果较好,需要通过扩大样品CP含量变异范围进一步验证;可粗略估测ADL和WSC含量,测定精度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青贮玉米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DRS)测定青贮玉米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IVDMD)、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 (ADF)、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的可行性。【方法】以普通、高油和超高油玉米全株和秸秆的青贮样为材料,采用光谱的主成分空间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结果】所建立的IVDMD、NDF、ADF、CP和EE的校正模型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分别为0.9133、0.9764、0.9789、0.9254和0.7294,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8879、0.9455、0.9635、0.9387和0.7333,各项误差(RMSEE、RMSECV和RMSEP)为0.24(CP)~2.23(NDF)。【结论】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青贮玉米品质性状是完全可行的,该结果可满足畜牧业对青贮饲料品质快速分析的需要,对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的快速鉴定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青海省河南县高山嵩草草地采集天然牧草样品66个,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天然牧草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CNCPS)组分的可行性。选用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模,筛选最佳的光谱和数学处理方法,建立了天然牧草中粗蛋白质(CP)、可溶性蛋白质(SP)、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真蛋白(PB1)、中速降解真蛋白(PB2)、慢速降解真蛋白(PB3)、结合粗蛋白(PC)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总碳水化合物(CHO)、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糖类(CA)、淀粉和果胶(CB1)、可利用纤维(CB2)、不可利用纤维(CC)等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CP、PC、NDF、ADF、CHO、CNSC、CA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分别为0.989、0.870、0.975、0.932、0.964、0.966、0.846,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CV)分别为9.336、2.913、6.353、3.758、5.306、5.521、2.603,其他指标的1-VR均小于0.9,RPDCV均小于2.5。可见,近红外技术可以用于天然牧草CNCPS组分快速测定,CP、PC、NDF、ADF、CHO、CNSC、CA含量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PA、PB1、PB2、PB3、CB1、CB2、CC含量预测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中饲苎1号”苎麻嫩茎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研究"中饲苎1号"苎麻嫩茎叶的常规营养成分,利用化学分析法检测了2014和2015年各7个茬次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和总磷(TP)的含量。结果表明,苎麻嫩茎叶CP含量较高,2014和2015年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9.43%和21.64%;2014和2015年EE平均含量分别为3.45%和3.26%;NDF和ADF含量较为适中,2014和2015年含量分别为49.24%、44.44%和70.68%、39.62%。2014和2015年苎麻嫩茎叶的Ash含量均比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52%和18.90%,究其原因是因为苎麻嫩茎叶中Ca的含量较高,2014和2015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和6.60%;而苎麻嫩茎叶中总磷的含量较低,2014和2015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和0.33%,钙和总磷的含量不平衡。由此得出,苎麻的营养价值较高,主要体现在CP含量高,NDF较为适中,可以作为反刍动物优良的粗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鉴定评价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0份高油和3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粗脂肪(EE)、可溶性糖(WSC)、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木质素(ADL)、中性洗涤纤维(NDF)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比较了普通和高油系秸秆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自交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WSC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3.49%;IVDMD与NDF,ADF,ADL极显著负相关,与WSC,EE极显著正相关,与CP显著正相关。根据青贮玉米育种的要求,筛选出5份IVDMD和WSC含量高、NDF和ADF含量低的自交系。高油系表现为高IVDMD,WSC和低NDF,ADF含量,总体上高油系秸秆品质优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利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了测定棉籽壳的水分(WC)、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预测模型。棉籽壳WC、CP、NDF、ADF定标标准分析误差(SEC)范围为0. 070 5~0. 738 2,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为0. 089 8~0. 966 9,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 765 3~0. 987 5,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 801~0. 993;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了0. 970 8,0. 969 1,0. 953 1,0. 807 1。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用于棉籽壳的WC、CP、NDF和ADF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草甸草原选择代表性样地,取其天然牧草,采用双因素(添加不同水平甲酸及包膜种类)试验设计进行青贮处理,青贮草样压缩密度为255kg/m3,甲酸设0,2,6和10mL/kg 4个添加水平,包膜种类包括塑料袋、铝袋、海拉尔膜。待青贮成功后每处理取样3份,测定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结果】(1)甲酸添加水平对天然牧草青贮料的CP、EE、Ash、ADF、NDF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包膜种类对CP、EE和NDF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2)包膜种类对天然牧草青贮料CP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海拉尔膜铝袋塑料袋(P0.05);海拉尔膜青贮料EE含量显著大于塑料袋和铝袋青贮料(P0.05);塑料袋和铝袋青贮料NDF含量显著高于海拉尔膜青贮料。【结论】添加甲酸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料营养品质影响不大,而包膜种类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料营养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并综合评价适合新疆阿拉尔地区栽培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 采用小区试验,测定9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相对饲用价值RFV评价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 9个青贮玉米品种干草产量、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及淀粉(Str)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新饲玉12号鲜草产量最高为1.19×105kg/hm2,NDF含量最低为51.87%;新沃1号CP含量最高为7.60%,ADF含量最低为28.53%;机玉336EE含量最高为3.16%,Ash最低为6.06%,Str含量最高为30.87%。【结论】 华牧3号、机玉336、新饲玉11号和屯玉168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长期小叶章营养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八五四农场经烧荒后的天然小叶章草场的小叶章,进行不同生长期营养含量的测定(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腊熟期)。结果发现,小叶章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成熟度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粗脂肪(CO)的含量一直在降低,并到腊熟期降到最低点(2.082 6%);粗灰分(CA)的含量先是降低,在抽穗期降到最低点,然后又开始回升;牧草中钙(Ca)、磷(P)的含量变化也很有规律,Ca 含量先是上升,到抽穗期升到最高点,然后又开始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较大(P<0.05);P 的含量却是一直在下降,到腊熟期为最低点(0.1352%),但在孕穗期、抽穗期下降幅度不是很大(P>0.05)。结果证明,小叶章在抽穗期(6.15~6.29)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及比例较为适宜,生物学营养价值较高。在此生育期进行适时收割,不但可获较多的产草量,而且能够获得较高品质的小叶章青干草。  相似文献   

10.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县境内围封8 a的荒漠草原(DR)、高山草原(AST)、草甸草原(MS)、沼泽草甸(SM)、高寒草甸(AM)和高寒灌丛(ASH)为对象,研究6种类型草地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牧草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在AM和MS中显著高于ASH、AST、SM和DR。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在AM中最高,在MS中最低,而不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在各类草地中为AM>SM>DR>ASH>AST>MS;牧草中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在ASH中最高,在DR中最低,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变化正好相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在SM和ASH中最高,而在AST和DR等低海拔的草地中最低;牧草中CP、EE、DMD、NDFD和ADFD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而牧草中的NDF、ADF含量和粗蛋白消化率(CPD)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牧草饲用价值作为评价牧草营养品质的综合性指数,在不同草地间的变化规律与CP和EE等指标基本一...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有机硫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开放系统培养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典型草甸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两种湿地类型的不同层土壤有机硫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两种小叶章湿地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具有一致性:每层土壤有机硫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二者之间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上层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量高于下层土壤,好气培养条件下每层土壤有机硫的累积矿化量均高于淹水条件下矿化量;30℃培养条件下每层土壤有机硫的累积矿化量均高于20℃培养条件下矿化量。温度、水分条件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影响显著,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明显。对比两种湿地类型不同层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发现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速率和潜力均高于小叶章典型草甸。  相似文献   

12.
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为三江平原的代表植物,也是优良的饲用植物,文章应用分形理论的方法,探讨了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关系,揭示其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和空间分布规律及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分形特征,具有自相似规律。在6~9月其分形维数D值分别为1169、1674、2065、1843;在整个生长季其D值为1730。说明小叶章种群生物量积累及其空间分布是一个分形生长过程,服从D值规律增长。其成熟植株可看做是生长初期植株经生长放大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选取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苜蓿、无芒雀麦、小叶章、稻草、玉米秸、豆秸(不带豆荚),通过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了6种粗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估测了粗饲料代谢能,进而由公式计算出GI值。结果表明,这6种粗饲料的GI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按两个不同纤维(NDF、ADF)指标所得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N、GIA)对六种粗饲料的品质优劣划分次序是一致的,其GIA顺序为苜蓿(2.42)>无芒雀麦(0.56)>小叶章(0.53)>玉米秸(0.34)>稻草(0.28)>不带豆荚豆秸(0.22)。试验证明,运用粗饲料分级指数(GI)能够对不同品质的粗饲料精确分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整烟叶、卷烟丝和烟叶粉末光谱数据,并采用流动分析仪测定烟碱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烟叶烟碱的光谱预测模型,再通过斜率截距算法(SBC)、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PDS)和典型相关分析算法(CCA)3种模型转移算法,将整烟叶、卷烟丝和烟叶粉末便携式近红外光谱转移到粉末状烟叶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模型上,比较分析预测均方根误差值(RMSEP)。结果表明:烟叶粉末烟碱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经SBC、PDS和CCA算法模型转移后的RMSEP值分别为0.741 0、0.736 5、0.298 2,卷烟丝的RMSEP值分别为0.725 0、0.513 2、0.222 2,整烟叶的RMSEP值分别为0.712 6、0.446 6、0.333 9,CCA算法模型转移优于SBC与PDS算法。  相似文献   

15.
割手密种质资源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43 份割手密种质营养期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等8 个营养指标,以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磷钙作为判断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营养价值进 行评价,结果表明,营养价值最高的为A49广西,其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 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32.35%,7.20%,4.06%,8.07%,75.81%,50.72%,0.23%和0.16%;营养价值最低的为A3(广东)其 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32.24%,4.62%,0.51%,6.38%, 46.40%,40.02%,0.15%和0.09%,各种质材料间的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最高的A48(9.11%)是最低的A14(3.72%)的 2.4 倍并将43 份种质分为高营养型中等营养型和低营养型3 类旨在为割手密作为饲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典型湿地植物枯落物养分累积特征及其对植物养分利用的生态学意义,以三江平原不同群落小叶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采集与监测的方法研究小叶章植物枯落物量、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草甸湿地小叶章群落(XCD)和沼泽湿地小叶章群落(XZZ)枯落物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型;XCD和XZZ枯落物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2)不同群落小叶章枯落物碳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型,同一时期的XCD枯落物碳累积量均高于XZZ枯落物的碳累积量。3)XCD和XZZ枯落物氮、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XZZ枯落物氮、磷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较XCD大。4)XCD和XZZ枯落物氮、磷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型,XCD枯落物氮、磷累积量均高于XZZ枯落物的累积量。5)XCD的群落环境适宜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归还,有利于小叶章植物的生长。6)磷是XZZ植物适应其群落环境的首要限制性养分,反映了XZZ的淹水环境不适宜小叶章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磷细菌(PSB)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PSB和AMF对苜蓿生长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明确PSB与AMF的相互作用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机制,以期为紫花苜蓿人工栽培及其高效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4株菌,分别为具有高效解磷能力的巨大芽孢杆菌(Bm)和枯草芽孢杆菌(Bs),以及能与苜蓿根系共生的摩西管柄囊霉(Fm)和幼套球囊霉(Ge),并将这两类菌双接种,分别为BmBs、BmFm、BmGe、BsFm、BsGe、FmGe,以加灭活菌为对照(CK),共计11个处理。测定接菌处理后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苜蓿植株磷含量、主根长、地下生物量、土壤pH、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评价单接种菌和双接种菌对苜蓿的应用效果。【结果】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植株磷含量、主根长、地下生物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为接菌处理显著高于CK(P<0.05),土壤pH、全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与CK相比,苜蓿地下生物量、株高和茎粗在单施解磷细菌Bm和Bs处理下分别增加了18.57%—24.49%、8.59%—21.33%和3.86%—9.54%,在单施丛枝菌根真菌Fm和Ge处理下分别增加了9.15%—27.35%、2.51%—18.60%和4.59—8.58%,双接种BmBs、BmFm、BmGe、BsFm、BsGe、FmGe处理下分别增加了7.66%—41.62%、7.44%—34.56%和5.58%—26.61%。单施Fm和Ge处理苜蓿的主根长均显著大于单施Bm和Bs处理(P<0.05),但Fm和Ge处理之间、Bm和Bs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接菌处理中,FmGe处理苜蓿的主根长最长,且显著大于其他施菌处理(P<0.05),其中BmBs处理对紫花苜蓿主根长的效应最弱。相关性分析表明,除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茎粗呈负相关不显著(P>0.05),地下生物量与苜蓿磷呈正相关不显著(P>0.05),与土壤全磷呈负相关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指标之间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大的接菌处理前3位排序为BmFm、BmGe和FmGe处理。【结论】PSB和AMF同时接种,对苜蓿植株生长发育和磷营养促生效果优于单一接种PSB或AMF,其促进作用的大小与PSB和AMF的种类有关。从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植株的磷营养及地下生物量指标综合考虑,解磷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m)与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m)同时接种(即BmFm处理),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和磷营养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BmGe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选取反刍动物常用饲料样品6种,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类方法,分别测定了饲料的粗蛋白(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粗蛋白(SC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和淀粉。并根据康奈尔体系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饲料粗蛋白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淀粉、果胶(CB1)和糖类(CA)。比较了CNCPS评定饲料营养价值较常规方法的优点,建议建立常规饲料CNCPS评定的数据库,广泛采用CNCPS来评定饲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甘蓝型油菜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及木质素单体G/S测定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近红外光谱,根据马氏距离GH(Global H)筛选出103份纤维组分含量材料和75份木质素单体G/S材料作为定标样品,采用Van Soest法和GC-MS法对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比例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定标样品化学测定值变异范围较大,3次重复差异较小,可用于近红外模型构建。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对比各模型性能参数,筛选出最优定标模型并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模型最佳。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与木质素单体G/S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864、0.861、0.872和0.920,定标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92、0.891、0.907和0.953。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NDF、ADF、ADL及木质素单体G/S模型的外部检验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37、0.818、0.870和0.935,其预测标准差(SEP)为0.680、0.636、0.348和0.054。【结论】试验所建模型质量较好,能快速测量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G/S,可为油菜抗病抗倒伏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The contents of dry matter, crude fat, crude protein,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cid detergent fiber, crude ash, Ca and P in 43 Saccharum spontaneum L. germplasms during the vegetative period were determined. Among them, the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cid detergent fiber, P and Ca contents were treated as the judging indicators. The nutritional valu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results showed A49 (Guangxi) had the highest nutritional value. Its dry matter,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crude ash,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cid detergent fiber, Ca and P contents were 32.35%, 7.20%, 4.06%, 8.07%, 75.81%, 50.72%, 0.23% and 0.16% respectively. While A3 (Guangdong) had the lowest nutritional value. Its dry matter,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crude ash,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cid detergent fiber, Ca and P contents were 32.24%, 4.62%, 0.51%, 6.38%, 46.40%, 40.02%, 0.15% and 0.09% respectively.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germplasms. A48 had the highest crude protein content (9.11%), and A14 had the lowest crude protein content (3.72%).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43 Saccharum spontaneum L. germplasm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high-nutritional value type, moderate-nutri-tional value type and low-nutritional value type. We hop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 as a forage gr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