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花叶病毒(SMV)是通过蚜虫间断传播的。在两熟制大豆中经常发生由SMV诱导的花叶病,并造成减产。由SMV侵染引起的产量减少取决于侵染时间和发病率间的互作。在开花前发生SMV侵染会造成显著的产量下降,而R1生长期发生的侵染必然引起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资讯,行情)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后,在市场上引起了激烈争论。针锋相对的背后,蕴含的是投资者对国内大豆产业的忧虑与关注,而《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为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化。《指导意见》既对我国大豆加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也对发展和完善大豆期货市场提出了具体意见,鼓励并引导大豆生产、贸易、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3.
叶巧宁  祁继军 《种子科技》2010,28(12):34-35
<正>陕北耕地辽阔,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非常适应大豆生长发育,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具有广阔前景。但多年来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徘徊不前,亩产仅仅在百斤以下,其主要原因是耕作粗放,稀种,品种退化。因此,选用适宜的高产品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和大豆重茬面积的扩大,大豆孢囊线虫病危害加剧,已成为提高我省大豆产量的限制因素,推广大豆抗线品种,提高大豆单产,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也是提高我国大豆大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种子世界》2000,(3):12-12
我国近年的大豆生产量在1300万吨左右,较前些年下降了200万吨左右。而与此同时,进口量直线上升,从1994年的5万吨上升到现在的100多万吨,出口量则从当年的83万吨下降到2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7.
采用框栽方法,研究灌溉水平对春大豆株高与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三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三个灌溉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育期间,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大豆株高和产量均表现为随灌溉水平增加而增加,但三个供试品种间有明显差异。绥农14和嫩丰18的T120处理的株高明显高于T100和T80处理,T100和T80处理差异不显著,合农60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灌溉主要通过影响大豆中高位节间长度而影响株高,对低位节的节间长无明显影响;绥农14和合农60不同灌溉水平间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振宁  李晶  段兴武  王英 《作物杂志》2012,28(5):135-139
对于一直靠经验施肥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鹤山农场来说,精确量化氮磷钾肥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可科学指导当地施肥,为作物模型参数本地化提供依据。设计了氮(N)、磷(P)、钾(K)肥3要素5水平共25个处理的正交试验,经2010~2011年小区试验,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得到以下结论:(1)N肥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导因子,大豆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施N140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为2883kg/hm2。(2)N肥和K肥是影响结荚数的主导因子,结荚数随着施N量和施K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结荚数最多的施N量和施K量分别为180kg/hm2和60kg/hm2。(3)N肥和P肥是株高的主导影响因子,株高随着施N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但随施P量逐渐增加。施N和施P分别为100kg/hm2和120kg/hm2时达到最高。(4)百粒重随施N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大豆群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特点出发,从大豆群体的特点、大豆群体中产量的积累与分配、大豆群体的光合生产方面综述了光合作用对大豆群体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4个菜用大豆品种和2个普通大豆品种,研究了磷酸二铵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磷酸二铵做底肥对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单株荚重、百粒重影响不大.施肥有利于增加二粒荚和三粒荚所占的比例,提高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施肥处理对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品种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菜用大豆中沈农引132的籽粒产量最高,沈农引122的产量最低.本研究所采用的菜用大豆品种中只有沈农引132的籽粒产量超过了普通大豆的籽粒产量,说明菜用大豆籽粒产量有很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1.
12.
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绥农14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和测定整株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CO2吸收速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大小均随生育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高、中氮处理(N135、N90)大豆苗期CO2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高氮处理(N135)大豆中后期的CO2吸收速率较低;中氮处理(N90)可以使大豆植株对CO2较高的吸收水平维持到中期;低氮处理(N45)大豆后期CO2吸收速率升高;不施氮处理(N0)大豆前期CO2吸收速率最低,后期维持一般水平。随施氮量增加,明显促进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提高,不施氮处理在大豆生育中后期(56~73d)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施入一定氮(N45)更有利于保持大豆后期较高的光合速率。施氮能促进大豆植株前期叶片的生长,使其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较大的叶面积;大豆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适度施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大豆加工产业的发展 大豆的加工始于2000多年前中国以豆腐为代表的传统豆制品加工,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才开始将大豆蛋白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开发。然而伴随着科技人员对大豆组分及其作用的研究,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豆区试、生产示范与大田生产的产量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和河南省 18年审定的大豆品种在区试、生产示范和大田生产的试验条件和生产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是区试产量水平>生产示范产量水平>大田生产产量水平。为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不同产量水平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中文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09,35(8):1483-1490
利用亲本间生物量、产量有较大差异的重组自交家系群体(NJRIKY),在相对控制遗传背景的条件下研究地下和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相关的动态,比较高中低产家系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动态特征,为大豆高产栽培管理和育种提供生物量动态调控与选择的依据。结果表明: (1) 地下部和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显著相关,随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逐渐增加,至鼓粒期(R5~R6期)相关系数达到最大,r分别约0.76和0.79;(2) 大田条件2 500~2 800 kg hm-2以上的高产家系,地下部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中、低产家系,最大累积值均出现在鼓粒期,地下部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值分别为660~700 kg hm-2和7 200~7 800 kg hm-2。(3) 两年高产组所包含的家系不尽相同,产量下降的家系相应生物量也下降,这归因于环境所致的生物量累积不足;(4) 高产家系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动态特征为茎秆、叶柄占同时期全生物量的比例显著高于中、低产家系,R5时分别为30.8%和10.6%,而叶、根比例显著低于中、低产家系,R5时分别为34.1%和9.7%。未来大豆产量的突破有赖于品种生物量与收获指数的综合改良和生长调控技术的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17.
土壤速效钾水平对大豆钾素积累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大豆生长适宜的土壤速效钾水平,以黑农48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对大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的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变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不同速效钾水平条件下大豆植株及荚果的钾素积累量一直增加,而营养器官的钾素积累量先增加,至鼓粒初期(R5)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随着土壤速效钾水平的提高,大豆植株及各器官的钾素积累量逐渐增加,当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312.00mg/kg时,增长趋势变缓,此时大豆产量最高。生育前期叶片(V3R1)是大豆钾素积累中心,生育后期(R5R1)是大豆钾素积累中心,生育后期(R5R8)积累中心转移至荚果。随着土壤速效钾水平的提高,荚果及成熟期之前叶片的钾素分配率呈下降趋势,而茎和叶柄的钾素分配率基本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 ,玉米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持续走低 ,严重影响了基地农户的制种积极性。要想解决这个矛盾 ,就必须增加制种农民的收入。而受种子销售价格的限制 ,提高种子收购价不太可能 ,只能从提高制种产量入手。1 品种方面从制种角度来讲 ,要求亲本自身产量高 ,并且制种规程易操作 ,亲本的抗病性、抗逆性要好。在生产实践中发现 ,有些品种杂种一代表现很好 ,但是制种难度大。有的父母本生育期相差甚远 ,在分期播种时常常由于墒情差而推迟二期播种 ,致使花期不能很好相遇 ,影响制种产量 ;有的母本植株高大 ,父本矮小 ,影响正常授粉 ,即使辅以人工…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1日至6月10日播种,播种越早,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越高,百粒重受播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土壤速效氮水平是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大豆植株的氮素积累和产量形成。以黑农40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框栽和分期追氮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速效氮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速效氮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大豆植株叶、茎部氮素含量,以苗期最为显著;而且明显促进大豆植株前期的氮素积累,对后期影响不明显;完熟期(R8)随着土壤速效氮水平的增加,叶、茎部氮素分配比例提高,芙果的氮素分配比例下降,根部变化不明显;供试的四个土壤速效氮水平,其大豆产量顺序是:N15(125.65±7.67mg/kg)>N5(39.03±2.64mg/kg)>Nl0(75.08±5.14mg/kg)>N0(16.89±2.22mg/kg),N,S,N,o,N、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N0处理,说明土壤速效氮在较低水平(16.89±2.22mg/kg)时,提高土壤速效氮水平具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