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种植模式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玉米种植制度因地域差异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干差万别,种植行距多样,对定行距、等行距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造成了障碍。自2009年起,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玉米生产技术集成与全程机械化试验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山西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于春季在玉米种植重点区域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县市组织实施了玉米规范种植行距对比试验示范。运城市盐湖区作为山西省玉米主产区,结合当地实情,率先试验示范夏玉米规范行距栽培技术,为了让广大农民朋友接受与实施此项技术,盐湖区农机局与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联合制定了相应的夏玉米规范行距栽培技术的培训教材,现由本刊提供如下,谨供有关玉米种植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山西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于春季在玉米种植重点区域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县市组织实施了玉米规范种植行距对比试验示范。运城市盐湖区作为山西省玉米主产区,结合当地实情,率先试验示范夏玉米规范行距栽培技术,为了让广大农民朋友接受与实施此项技术,盐湖区农机局与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联合制定了相应的夏玉米规范行距栽培技术的培训教材,现由本刊提供如下,谨供有关玉米种植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 《农机科技推广》2012,(11):19-19
日前,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董佑福研究员强调,种植模式是当前制约我国玉米机收水平提高最重要的因素,是最需要进行农机农艺融合的地方。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模式多样,宽窄行种植、平作、套种、垄作等各种方式都有。种植行距也很不统一,40cm~80cm各种行距都有。种植不规范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尤其是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5.
2018~2020年农业农村部连续三年将“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确立并发布为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之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在作业中造成的籽粒破碎率、损失率、含杂率等是评价机械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托漯河市承担的国家、省、市2018~2019年试验示范项目所采集数据,主要分析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滚筒转速对作业质量中籽粒破碎的影响,掌握不同脱粒方式、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含水率玉米联合收获机不同滚筒转速与籽粒破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确定玉米适宜于机械收获的规范行距,较大幅度地提高玉米机收效率和水平,解决目前玉米生产过程中机械收获所存在的问题,孝义市农机部门于2009年承担了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关于玉米标准化种植行距对比试验示范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认真展开了该项工作的试验示范。现将3年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经济发达国家的玉米机械化收获已经实现,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已经成熟。法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玉米的收获(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由于其种植地块大、且多为一年一季种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很低,一般是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采用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对于大部分国家,玉米的种植行距是统一的,例如,美国玉米的种植行距为760mm,玉米割台设计基本不用考虑不对行收获问题。统一的行距不仅有利于收获机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利于收获机的定型和通用化,…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产在我国分布广阔,由于气候差异和历史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我国玉米栽培模式千差万别,玉米植株的产量、高度等生长特点差异较大。随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明显地受到玉米农艺栽培技术的制约。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立项课题"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专设下课题"玉米标准化中种植体系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对此开展研究,是玉米生产中农机农艺相结合方面具有开创性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刊特约该课题组的部分研究人员结合他们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议,为玉米种植与收获作业中形成农机与农艺统筹运作与发展的良性促进机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临猗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为山西省粮棉主产区。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水平对全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临猗县农机局深入全县的玉米主产区猗氏镇、楚侯乡、牛杜镇等乡镇调查发现,玉米种植行距与玉米机械化收获行距要求具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作业质量和效率。因此,应进行玉米规范种植行距的试验推广工作,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制定出“规范行距、缩小株距的玉米栽培模式”,并大面积推广,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玉米机收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滨海县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1.农机和农艺不配套,土地比较分散,种植规模较小江苏省滨海县以种植夏玉米为主,由于种植和收获时间短,玉米种植的行距不一,农民种植品种多样化,玉米成熟期不同,给玉米机械化收获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土地分割过细、地块较小,不利于玉米机  相似文献   

11.
新疆有玉米种植面积743.1万亩。随着小麦机械化收获的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加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新疆从2004年开始加大了对玉米收获机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列入自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南疆单户玉米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小,无法实现集中管理、联合作业的现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玉米割晒机、户用型玉米剥皮机、脱粒机,在南疆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推广,解决了南疆玉米收获过程中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是我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主要是摘穗、脱粒两段式。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降低农民劳动强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在2018年开展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试验,从不同品种和不同机械的作业效率、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等因素,选出适合黑龙江推广应用的籽粒收获机械。一、试验内容1.考核不同玉米品种籽粒机械化收获和不同脱粒滚筒类型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损失率、籽粒破碎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2021年6月至9月,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在农机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农机深松整地地块与普通作业地块种植玉米对比试验. 一、试验地点与时间 1.试验时间:2021年6月至9月. 2.试验地点与面积. A点:孟海镇牛屯农机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轻壤. B点:南王店镇司庙农机科...  相似文献   

15.
一、如何选购玉米联合收割机l、要考虑区域适用性。我国目前生产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大部分都要求对行收获,而我国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又千差万别,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区域适应性都受到限制。因此,不对行玉米收获机就是用户的首选机型。不对行玉米收获机右适应不同的行距,适合驾驶员进行跨区机收作业。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玉米机械化摘穗/籽粒收获作业。在一定区域内,玉米品种及种植模式、行距应尽量规范一致,作物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应提前确认适宜收获期、选择适宜收获方式和机型,提前做好机具检查调试和地块准备,根据试收效果调整好机具参数,规范收获驾驶作业,收获后及时烘干及贮存,减少收获环节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在玉米收获时或收获后,使用还田机械对秸秆进行粉碎、抛撒、旋耕的田间作业过程,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它不但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透水透气、蓄水保墒能力,并可使土壤的团粒结构发生变化,保持疏松,有效缓解土壤板结的问题。一、玉米种植模式临沂市玉米种植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春玉米播种时间主要受气温、地温影响,在3月底左右播种。夏玉米播种时间主要受小麦收获期制约,在6  相似文献   

18.
1农机与农艺的配合 玉米收获机是对行收获,玉米种植的行距必须与机械行距对应,机组才能正常作业。我国玉米种植区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行距相差很大(400~700mm),有些地区还采用大、小行距的种植方法,造成玉米收获机行距无法确定。玉米收获机的设计应该依据农艺理论来分析各地区合理的行距,使农机设计有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柴胡——玉米套种模式的农艺要求出发,设计研究了"柴胡——玉米套种机械化技术方案",并研发集成了与之配套的多种适用农机具。通过在河北省涉县地区对该技术方案的实施与试验示范,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各环节尤其是投入最大的种植、收获环节显著降低了人工作业成本,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田间作业效果,研究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种植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在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安排了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种植玉米对比示范试验. 一、示范地点与时间 (一)示范时间: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 (二)示范地点与面积:A点为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