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炭疽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农村地区和畜牧产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炭疽病在中国也广泛存在,其中砀山梨炭疽病是一种重要的果树病害,对果树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通过采集梨园内病情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和野外观测,分析了砀山梨炭疽病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炭疽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8年对于安徽省砀山地区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7~8月连续40多天的阴雨导致砀山酥梨炭疽病大暴发,致使砀山地区几十万亩果树受灾减产90%左右,给砀山县的水果支柱产业造成了重创,给果农造成了10多亿元的重大损失。此次病灾事件也引起安徽省及砀山县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中央电视台7套来砀山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在砀山果区严重受灾的情况下,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却通过发挥农垦组织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成功地打赢了一场砀山梨保卫战,有效地控制了梨炭疽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3.
杨文 《现代农业》2011,(10):33-33
近几年,黄河故道区酥梨病虫害发生较重,特别是梨炭疽病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安徽砀山、河南宁陵、虞城、梁园区等梨区都有炭疽病发生危害,针对目前情况,提出酥梨夏季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9年对建瓯市茶树炭疽病发生为害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分析茶树炭疽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汉中市柑橘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发生,也是汉中柑橘产区的重要病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柑橘炭疽病的病原菌、危害症状及侵染规律,分析了该病在汉中主产区的发生原因,提出了柑橘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牲畜炭疽病的历年发生情况及危害的调查,总结分析了牲畜炭疽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特点。针对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特点,介绍了一系列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控制牲畜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芒果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芒果炭疽病是影响世界芒果生产的重要病害。阐述了芒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芒果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等,系统地总结了芒果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砀山酥梨黑星病综合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黑星病(Ventruia pirina)是砀山酥梨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搜集梨黑星病相关资料和该领域专家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黑星病发生发展的现状,利用Visual Basic6.0编程和Photo-8hop图像处理等软件,开发了砀山酥梨黑星病综合防治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由"认识梨黑星病"和"综合防治"两个主模块及病原菌、流行规律、发病症状、防治方法和周年防治历等5个子模块构成,系统涵盖内容全面、界面简洁、针对性强、操作容易,可为黄河敌道地区农业技术人员和梨种植户在防治梨黑星病提供决策咨询.  相似文献   

9.
马勤生 《农技服务》2010,27(6):727-727,795
从病原、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辣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西瓜炭疽病,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露地和保护地西瓜进行西瓜炭疽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瓜炭疽病发生普遍,危害程度与地点、西瓜品种及栽培方式相关。研究明确了不同地区西瓜炭疽病的发生危害程度,各地发生程度存在着差异,平均发病率幅度为3.61%~45.5%,平均病情指数幅度为1.52~28.33,牡丹江地区和哈尔滨地区的双城市发生较重,佳木斯地区发生较轻。通过对西瓜炭疽病症状观测,明确了西瓜炭疽病对西瓜不同部位的危害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1.
液态发酵制备砀山梨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液态发酵制备砀山梨酒的工艺,为砀山梨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砀山梨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制备砀山梨酒,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正交表空列和重复试验两种方式无偏估计试验误差,进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提高了试验数据分析的精确性。[结果]最终得到砀山梨酒发酵的较优方案是:1000g梨加500g水榨汁,发酵时间4d,接种酵母活化液6.0%,发酵温度26oC,葡萄糖添加量14%,在此条件下,酒精度可达到10%。[结论]安徽砀山梨产量约占全国梨总产量的13%,利用砀山梨发酵生产砀山梨酒是增加砀山梨加工品种、缓解鲜果储存压力、降低果品浪费、提升果品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酥梨生长的土壤条件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酥梨产量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为因土种植、优质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渭南地区砀山酥梨适宜的套袋时间。[方法]分别于2006~2007年的5月1、10、20、30日及6月10、20、30日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观察不同时期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套袋越早,果皮颜色越白,梨果表面越光洁细腻,亮度越好。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无晕斑;5月20日~6月30日套袋的梨果,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晕斑的大小和色度呈上升趋势。果点的大小和大果点的分布范围随套袋时间的推迟而变大。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有"小僵果"发生,出现了幼果连同纸袋一同脱落的现象。[结论]砀山酥梨在渭南地区适宜的套袋时间为5月20日~6月10日,套袋后的梨果果面光洁细腻,外观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涂膜对砀山酥梨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洪伟  刘小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37-9638
[目的]为延长砀山酥梨的保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的砀山酥梨在冷藏条件下的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结果]在冷藏条件下,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阻止水分的蒸发。涂膜处理能延缓果实贮藏中维生素C(Vc)的损失,以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保鲜效果最好,浓度1.5%的壳聚糖次之。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能有效抑制酥梨的呼吸作用,减少砀山酥梨本身酸性物质的消耗;浓度1.0%的壳聚糖成膜流动性较大,保鲜效果不太好;浓度2.5%的壳聚糖较黏稠,阻碍外界O2的进入,从而使其总酸含量下降速度明显加快。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砀山酥梨总糖含量下降速度最慢,保鲜效果最好。[结论]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延长砀山酥梨的保质期,以浓度为2.0%的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砀山梨汁经乳酸菌发酵可用于开发益生菌发酵饮料。基于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砀山梨汁在不同发酵时间其香气成分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共检测出以酚类、醛类、醇类、烃类、酯类、酮类及酸类等为主共66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其中,在未发酵的砀山梨汁中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物质,其特征香气物质包括:正己醛、糠醛、癸醛、壬醛、2-乙基己醇、1-己烯、甲酸辛酯、大马酮等。此外,在不同发酵阶段,发酵梨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发生动态变化;经发酵6、12、24、36和48 h,分别由发酵梨汁中检测出25、20、28、28和32种气味物质。其中,当发酵48 h时,风味物质组成最为丰富,总计共检测到32种香气成分物质,主要包括:糠醇、正己醇、1-辛醇、1-癸醇、3-甲基-2-庚醇、羟基丙酮、顺式-1, 2-二甲基环戊烷、甲酸己酯、3, 3-二甲基-2, 4-戊二酮、乙酸甲酯、大马士酮等,这些香气物质可赋予发酵梨汁清新的花香和果香。同时,感官评价结果亦表明,梨汁经植物乳杆菌发酵48 h可获得最佳感官品质。结果表明,砀山梨汁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可赋予其新的特征风味,并改善其感官品质,可为乳酸菌发酵砀山梨汁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经验 ,提出了一个质量评定标准 ,经广泛征求省内外专家意见 ,整理出颜色、果点、果柄新鲜程度、着色整齐度、带皮硬度、肉质酥脆程度、汁液、滋味 8个评定论域 ;好、一般、差 3个评语等级及各个评定论域的权重。在进行感官检验的基础上 ,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 ,进一步评价砀山酥梨商品质量 ,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成瑶  杨赛  谢云  陈五岭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67-17568,17574
[目的]筛选对梨黑星病病原茵具有一定拮抗能力的菌株以及适合农业生产的喷雾防治方法和喷洒浓度.[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从梨根际土壤、牦牛粪、蚯蚓粪等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株细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大田防治试验.[结果]初筛和复筛结果显示,FJ1是所有菌株发酵液中对梨黑星病病原茵抑制效果最强的菌株,抑菌率为65.3%.大田试验表明,喷雾防治较灌根防治更能有效提高砀山酥梨果实健康率.[结论]稀释的FJ1发酵液能够维持较好防效,节省防治成本,可望用于开发绿色、高效、安全的梨黑星病生物防治新型微生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18.
赵庆庭  朱立武  贾兵  叶振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21-14123
[目的]了解黄河故道地区目前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探讨其与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试验以砀山县园艺场54户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其土壤pH值、有机质、矿质元素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将梨园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4组,每组挑选1户作为组类代表,通过分析砀山酥梨果实品质,探讨了土壤肥力指标与酥梨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砀山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砀山地区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0.53%,全氮含量为0.37 g/kg,碱解氮含量为32.48 mg/kg,有效磷含量为12.78 mg/kg,速效钾含量为72.09 mg/kg,有效铁含量为6.01 mg/kg,有效锰含量为5.88 mg/kg,有效铜含量为6.91 mg/kg,有效锌含量为1.25 mg/kg,有效硼含量为0.33 mg/kg。[结论]参照沙梨营养评判值标准,砀山县园艺场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氮、钾、铁、锰含量低,锌、硼含量也偏低,但铜过量。该研究为科学合理施肥和实现砀山酥梨的优质、丰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梨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铭  胡化广  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41-5942
[目的]为梨树的田间授粉、杂交育种及探讨其花粉的生理代谢过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鸭梨、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其花粉的萌发势、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结果]不同品种在8、12、16、20、24h的花粉萌发势差异显著,鸭梨在8、20、24h的萌发势均显著高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萌发势,3个梨品种的花粉萌发势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不同品种在4、8、12、16、20、24h的花粉管长度有显著差异,鸭梨在4、8、12、16h的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长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花粉管长度。[结论]鸭梨花粉比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和较长的花粉管,用鸭梨做授粉树能提高梨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孟晓芹  张莉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340-1340,1358
分析了砀山县水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