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袋栽香菇,一般在秋季进行,近几年我省又推广春栽(即反季节栽培),提高了菇棚利用率和延长了供菇时间,但有的菇农对春菇生长习性还不熟悉,导致减产少收。现将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的要诀介绍如下: (一)适当安排种菌时间 春栽香菇季节性很强,若菌筒制作排场过早,菌筒遇低温难以转色,表面会形成偏厚的“人造树皮”;若菌筒制作太迟,气温升高,接近或超过出菇的上界温度,菌筒转色深褐,会匆匆出菇  相似文献   

2.
(一)减少香菇袋感染的五条诀窍1.装袋时应装紧为好,如果装的太松,培养基与薄膜之间会产生空隙,接种时容易吸入空气发生感染。2.菌筒的接种孔直径应与接种针的直径同样大,或接种针大于接种穴0.1厘米,接种时接种块要露出接种穴0.2厘米,这样接种穴封满不易感染。3.灭菌后退灶时应逐袋检查每一个接种穴的胶布是否密封或菌筒有无破裂,如有上述情况应趁热将不密封处贴封,同时切勿被小雨淋湿胶布引起感  相似文献   

3.
薛兢兢 《蔬菜》2016,(8):53-54
针对优质香菇高产栽培进行探讨,从菌种、地点的选择,生产时间的安排,材料处理,菌筒制作及不同阶段的管理进行总结,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肖平 《食用菌》1994,16(2):36-36
国内毛木耳代料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两种,大部分地区是春季栽培。但是春栽一般会碰到前期低温发菌困难,杂菌污染严重,出耳后期气温高畸形耳增多的情况。为此,笔者于1992年4~9月间在我县三湖镇皮家村进行了覆土越夏栽培试验示范,投料2000kg,制作菌袋4000筒,发菌后成功率90%,至9月底,共采收鲜耳2934kg,生物学效率达159.4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制作菌筒 毛木耳覆土越夏栽培,制作菌筒的接种时间应较常规春栽推后30~45天,即4月下旬到5月上旬,此时气温在20~30℃天,正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培养料配制:棉子壳80%,麸皮16%,糖、石膏、生石灰、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2左右,先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香菇栽培,笔者认为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只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春菇出菇管理三个关,生物转化率可达120%。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当推迟制菌筒时间 通常我省做菌筒的时间是安排在8月初进行,应推迟到8月底至9月初,因为8月初是全年气温最高时期,易造成杂菌污染,尤其是链孢霉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6,(1)
正香菇栽培技术因地而异,但要提高香菇的产量,关键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出菇管理三个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1.1适当推迟制简时间制筒时间一般安排在8月初进行。为减少链孢霉的污染,可将制筒时间推迟到8月底至9月初。1.2做好培养料的制备与灭菌培养料配方以木屑为主,麸皮20%,糖、石膏、石灰各1%。木屑经发酵处理后加入麸皮等辅料,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即手捏料成团落地即散。拌料要均匀,  相似文献   

7.
木屑菌筒栽培香菇新工艺在江南各省已逐渐推广,目前如何降低菌筒污染率,减少直接生产成本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香菇木屑菌筒制作技术进行剖析,以便读者少走弯路。原料关主要来自森工砍伐后适宜树种的枝丫柴,经切片、粉碎后做为培养料。利用小口径枝丫柴,其边材丰富,心材小,比同体积大口径枝丫柴营养丰富,而且能直接喂入切片机进行切片。采用适宜树种的灌木加工成的木屑效果更好。切片后经曝晒至足  相似文献   

8.
毛木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采用段木栽培。随着生产的扩大,段木供不应求,直接制约了生产的发展。为了节约原料,提高菌筒的单产,我们在袋栽的基础上开展了覆土栽培试验,取得了比较高的经济效益。1991年投料334kg,制作菌筒1120袋,产鲜耳622.91kg,生物学效率达186.5%,现将其栽培技术的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袋栽平菇因管理方便深受栽培者欢迎。但菌筒出菇后要浸水,在浸水过程中断筒严重,给后期管理带来困难。笔者摸索出一种用竹签串联断菌筒方法,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做法:把浸泡过水的断筒,置通风处,让其自然沥去多余水分,保持料含水量65%左右。再用事先备好长40cm 两头尖的竹签(经1%石灰水中浸24小时),戳入断筒将断成两段以上的菌筒串联在一起。重新组合成原样的菌筒,并立即套上原来的塑料筒,防害虫从串联后的菌筒缝隙入侵。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我县引进推广香菇代料育花菇、厚菇栽培新技术,引入时间虽短,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却很高.发展迅猛,但从产、质量看,冬季出菇较少,到春季才逐渐出菇.菇农收益不高.为此,笔者走访邻县和本县的部分高产户,总结分析其迟出菇原因,现介绍如下.1 制筒时间安排不当 多数菇农对菌种的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多,视长菌龄菌株和短菌龄菌株为同等,如135、058等菌株菌龄约为200天.菌筒应在2~3月底前制作完毕.1996年就因推广迟,匆匆上马,准备不及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冬菇产量.  相似文献   

12.
谢宝龙 《长江蔬菜》1989,(5):12-12,44
近年代料袋栽香菇正在各地广泛应用,而减少污染,是袋栽的关键技术。造成菌筒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季节不适当,装料不注意,灭菌不彻底,菌种不规范,接种不严格,检查不及时等。现讲一讲制作菌筒的防污办法。 (一)把好制筒季节关。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低于28℃开始制筒,气温过高,很易污染。时间过迟,影响转色和秋菇产量。因此要根据当地气候特  相似文献   

13.
封口前,直接用小刀在园筒胶布的边沿斜切小口,按照3.3厘米左右的弧长等分园周。为了解决内外周长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将一卷胶布分做几层切口。切口后,挑起胶布的一角撕下,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过火加热(消毒)后粘贴在接种口上压平。采用此法,每生产一万袋食用菌可节省用工15个,还可以把因胶布带菌和封口质量  相似文献   

14.
袋栽香菇菌筒越冬后,3~6月份出的菇一般称为春菇.在江西春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70%,因此必须不失时机,抓好袋栽香菇春季管理.由于菌筒经过秋冬干燥季节,已出过几批菇,失水较多,必须补充水分后才能出菇.春菇生长期外界的气侯条件与秋冬显然不同,要获得春菇高产,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根据菌筒的水量,及时补水菌筒补水的标准,一般是菌筒减重1/3以上,即菌筒重由1.9kg降到1.3kg左右,含水量约30%.补水可采用以下方法.1.浸水法:选有代表性的菌筒,称重后用8号铁丝从菌筒两端打几个10~20cm深的孔(失水多的打  相似文献   

15.
2.菌筒转色及异常现象的处理脱袋排场后的菌筒,由于全面接触空气、光照和菌筒内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露地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便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菌筒表面逐渐长出一层浓白色绒毛状的菌丝,接着倒伏形成薄的菌膜,同时开始分泌色素。开头白色略转粉红色,逐步变为棕褐色,最后形成一层似树皮状的褐色菌膜,这就是所说的菌筒转色,也就是“人造菇木”的形成。这种转色,通常在脱袋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需要12天左右结束,若气温低还得拖延3~5天。 A.菌筒转色期的管理:菌丝转色的深浅,菌膜厚薄,直接影响着香菇的产量和品质。转色适宜,菌筒表面形成一层棕褐色、  相似文献   

16.
“老法”浸水,在浸水前用8号铁丝在菌筒的两头各打一个6~10厘米深的洞,采用这种方法浸水有两大弊病:一是浸水时间短,菌皮没浸软,菇蕾难以顶破菌皮,不利出菇;二是菌筒内部吸水较多,含水量偏大,易造成霉菌烂筒。“新法”浸水在浸水前不打洞,而是采用拍筒、划痕的办法,促进菌筒吸水。其方法是:当采完一批菇后,要加强通风,降低菌筒内含水量,使菌筒偏干,养菌7-15天后用拖鞋拍打菌筒,并用小刀在菌筒四周划4至8道痕(以划破菌皮  相似文献   

17.
袋栽或瓶栽银耳时,其接种穴的封口,大多数单位或个体户一直沿用医药用氧化锌橡皮胶布。其粘结度虽然牢固,封口效果也较好,但是每千袋(一间屋的料),大约需用氧化锌胶布5筒以上,价值30—40元左右。使用胶布封穴,手续十分繁琐。为了探索一个比使用胶布简便和能降低成本的方法,我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远安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本着立足当地资源,尽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方针,县委、县政府首先从转变栽培方式入手,1998年在全县已落实袋料香菇栽培计划200万袋,其中春栽菌筒约占50%。由于种种原因,今年6~7月间,部分袋栽香菇示范村(基地)的袋料菌筒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包括接种口和其它部位感染青霉、木霉;菌筒转色缓慢;菌筒两头变软再污染等。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减少  相似文献   

19.
袋栽平菇采完2~3潮菇后,由于脱水和缺肥,常会导致后期菇蕾枯死、菇形变小、色泽变差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打孔浸水、脱袋砌墙法,既起到了补水增肥的作用,还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湿度,可多收3~4批菇,生物效率可增加50%~100%。现将具体方法简介如下: (一)脱袋、打孔和浸液 采完2~3潮菇后,应及时将菌袋搬出培养室脱去塑料袋,在菌筒上并排扎3~4个直径2cm的孔,间距视菌筒长度而定,一般在10cm左右,再将菌筒浸泡在配备好的营养液中3~4小时。同时准备一些菜园土(也可用一般田土,加入3%~5%的过磷酸钙,若碱性土应将pH值调到6~7),打碎过筛,喷雾水拌匀至手握不成团为宜。 (二)排筒、撒土和砌墙 将菌筒捞起,再把菜园土铺成似菌筒长、宽的条幅,厚2~3em,将沥水后的菌筒浸水孔朝上,逐个挨紧并排在土上,每摆好一层上面撒一层菜园土,并把空隙填满,以利于菌墙形成一个整体,一般可叠5~6层,若场地太少也可多砌几层,但以不超过10层为好。在最后一层的菌筒上撒4~5cm厚  相似文献   

20.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