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在免疫兔群中仍时有发生,探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4.
《贵州畜牧兽医》1989,(1):44-46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aemorragicDisease,RHD),又称兔瘟,是1984年春首先发生在苏南的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本病几乎传遍全国各养兔地区,使我国  相似文献   

5.
经对不同日龄仔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母源抗体测定表明,仔兔在30日龄时其抗体已有近80%降至阴性水平,HI均值仅为1.0(log2),仔兔母源抗体效价与母兔抗体效价之间有相关性。强毒攻击试验结果表明,家兔的HI抗体达到3log2以上时有坚强的保护力。30日龄、45日龄两次免疫的仔兔对强毒攻击保护率为100%,免疫期可达10个月,并可使处于免疫空缺期的30~45日龄仔兔免受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侵袭。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9月 8日 ,铜川市耀州区柳林镇养兔场从某哈白兔推广中心购回 2 1 0只哈白兔 (雌 1 40只 ,雄 70只 ) ,次日突然死亡 3只 ,经本场和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剖检并结合流行病学诊断为兔巴氏杆菌病 ,随即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注 ,每天 2次 ,连用 4天 ,效果不明显 ,相继又死亡 1 5 1只。 9月 1 6日 ,对该养兔场 8只兔尸进行了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立即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 ,并对兔场进行严格消毒。9月 2 2日 ,死亡停止。先后共死亡 1 65只 ,死亡率为 78.5 %。1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最急性型发生于…  相似文献   

7.
徐铭 《兽医导刊》2016,(2):240-240
为探讨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针对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分析了母源抗体、个体因素、免疫程序、操作技术、饲养管理以及疫苗、药物、应激等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兔病毒性出血症蜂胶佐剂组织灭活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MVRVHD和VRVHD分别免疫家兔,用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测定细胞免疫水平(Tc),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体液免疫水平测定。并于免疫后期(第165d和第187d),用RVHD强毒对不同家兔分别进行攻击试验。结果发现:PMVRVHD组(A组)家兔E-玫瑰花环形成率显著高于VRVHD组(B组)(P<0.01);A组家兔血清HI值极显著地高于B组(P<0.01)。同时,试验组家兔的细胞免疫先于体液免疫出现。在第187d的攻击试验中,A组家兔全部健活,B组家兔死亡2只,其余5只则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表现。结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测定结果,认为PMVRVHD对家兔的免疫效果比VRVHD更好。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 ,是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本病于 1984年初 ,首先在我国江苏等地爆发 ,随即蔓延到全国多数地区。此后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报道了本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在临床上易与兔巴氏杆菌相混淆。因此 ,有必要通过实验室来确诊该病 ,提出正确的防治措施 ,确保养兔业的发展。现将养兔户发生的兔出血症诊治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某养兔户饲喂种兔、子兔、青年兔共 70余只 ,2 0 0 2年 5月2 6日突然有 1只死亡 ,随后连续发病 ,5d内共死亡 3 0只 ,死亡率高达 44 %。…  相似文献   

10.
以三株本室分离的病毒作为种毒,研制了免病毒性出血症油乳剂灭活疫苗和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所研制的两种疫苗无菌及理化检验均合格。将疫苗大剂量接种实验兔无任何不良反应,两种疫苗免疫实验兔后用强毒攻击,均获得保护,免疫持续期至少5个月。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 ( RHD) ,俗称兔瘟 ,是兔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败血性疾病。该病潜伏期及病程短促 ( 1~ 3天 ) ,传播迅速 ,流行面广 ,传染性强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对养兔业威胁较大。近几年 ,本地十几个县区兔瘟疫情较为严重 ,但经过综合防制和对症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1 994年至 1 998年 ,本地 1 1个县区 68个乡镇887个自然村庄 ,暴发流行性兔瘟 ,发病率 2 4 .2 %,死亡率 95%以上。据调查 ,其发病情况和特点主要有 :该病多在每年的 9~ 1 2月份至来年 1~ 4月份发生 ,规模兔场及养兔专业场发病呈局部暴…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兔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败血症,传染性极强,是兔的最严重的传播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该病7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我省十几个县兔瘟疫情相当严重,经过综合预防和对症治疗后,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但是仍有部分养殖场、养殖户仍呈散发或爆发流行,值得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在我院多次接触到兔瘟病例,但经过免疫后仍发生兔瘟情况较少见,现对兔瘟的发病情况及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养兔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 病例情况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某养兔场,存栏量3000只,自2000年5月21日发病,…  相似文献   

13.
以3株本室分离的病毒作为种毒,研制了兔病毒性出血症油乳剂灭活疫苗和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所研制的两种疫苗无菌及理化检验均合格,将疫苗大剂量接种实验兔无任何不良反应,两种疫苗免疫实验兔后用强毒攻击,均获得保护,免疫持续期至少5个月。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兔出血性肺炎、兔病毒性出血热等,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2000年春夏季在辽宁省许多养兔场发生此病,造成一定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2000年春夏季,辽宁许多兔场兔病毒性出血症流行严重。各品种家兔均有发病,1月龄以内的幼兔极少发病,3月龄以下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3月龄以上的青壮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有的高达100%。某养兔场,饲养500只兔,按疫苗使用说明书在1月龄时进行预防接种,到半年时进行第2次接种。但兔在45日龄时就全群发病,用抗菌素治…  相似文献   

15.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  相似文献   

16.
将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与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疫苗混合注射或分开同时注射,从接种到第180天,每隔15d采血1次,检测血凝抑制(HI)抗体;在180,240,300d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兔做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兔HI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和不同给药方法对免疫后的HI效价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疫苗保护期可延长60d,说明黄芪注射液可增强家兔接种RHD疫苗后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RHD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出血性肺炎,是由免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该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在生产中常常给养兔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及时而准确地诊治该病,现将某场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瘟”,是严重危害家兔的主要传染病,常呈毁灭性流行而给养兔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一段时间来,在泰安市周边地区不断有本病发生,为了给本病的诊断和防制提供更进一步的理论依据,笔者对自然病例进行了系统的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1 材料和方法典型自然病例5例,取自泰安市郊区某养兔场,急性期自然死亡后立即进行剖检,详细记录肉眼病变,迅速取心、肝、脾、肺、肾、胃、肠、淋巴结、大脑、小脑等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镜检。2 结果21 大体检查病尸…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家兔大量死亡,给养兔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用RHD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6个月。黄芪多糖注射液增强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早有报道,而对RHD疫苗免疫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现将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家兔接种RHD疫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