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对雏鸡饲料要满足供应;对育成鸡既要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限饲控制体重。现将科学投料的简易计算法介绍如下:10日龄前的雏鸡。这种雏鸡的每只日用料量等于日龄加2。如7日龄的雏鸡,只鸡日用料是7+2=9克。11~20日的雏鸡。只鸡日用料等于日龄加1。如15日龄的雏鸡,只鸡日用料量是15+1=16克。21~50日龄的雏鸡。只鸡日用料量和雏鸡的日龄相同。即40日龄的雏鸡,只鸡日用料量为40克。50~150日龄的鸡。只鸡日用料量为50+(日龄数-50)/2。如120日龄的青年鸡,只鸡日用料量是…  相似文献   

2.
鸡白痢是一种雏鸡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幼龄雏鸡下痢和死亡高为特征.1流行特点鸡、火鸡、鸭及鹌鹑都易感,幼龄最易感染,7~12日龄雏鸡多发,15日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3周龄以后发病减少.成年鸡多呈慢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近年来,鸡的养殖量逐渐扩大,饲养密度越来越高,鸡的发病日龄也有所变化.一是发病日龄前移,多发于2~3日龄的雏鸡群;二是育成鸡屡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 1流行特点球虫的宿主有特异性,即侵袭鸡的球虫不会侵袭火鸡等其他家禽,而感染其他家禽的球虫不会感染鸡。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日龄雏鸡对本病也敏感,但有母源抗体保护,所以10日龄以内很少发病。15~5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对球虫也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4.
3000只畜牧局种苗公司孵化场生产的三黄鸡系列301混合雏鸡 ,10日龄使用深圳产金钱牌101雏鸡料 ,10~20日龄用正大康地201雏鸡料 ,20日龄后用自配混合饲料。雏鸡出壳后12h内接种广西兽医研究所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 ,每头份达4500蚀斑单位以上。将试验鸡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1500只。试验从1998年元月20日至4月20日止 ,历时90d ,其中育雏25d ,试验期间两组的温度、饲料、疾病防治用药和免疫程序基本相同 ,育雏环境不同 ,脱温后栏舍相邻、环境相同。A组鸡在二楼40m2 房内育雏 ,环境安静 …  相似文献   

5.
10日龄以前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日龄+2。如8日龄的雏鸡,每只鸡用料克数=8+2=10g;11日龄~20日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日龄+1。21日龄~5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用料克数和雏鸡日龄相等。如25日龄雏鸡,每只鸡用料量为25g。51日龄~150日龄青年鸡每只鸡日用料量为50+(日龄数-50)÷2。如100日龄青年鸡,每只日用料量为50+(100-50)÷2=75g。150日龄以上育成鸡每只鸡用料量可稳定在100g以上。如按上述方法投料,1只母鸡150日龄的累计耗料8.84kg,1年的蛋鸡用料36.5kg,这种计算方法基本符合既能满足蛋鸡的需要,又能达到节约饲…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鸡胚接种ALV-J相关急性纤维肉瘤浸出液对胚体及雏鸡的致病性,将含ALV-J相关病毒的肉瘤浸出液分别经5日龄胚卵黄囊、11日龄胚绒毛尿囊膜、1日龄雏鸡腹腔接种,比较不同接种方式对SPF鸡胚及雏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5日龄卵黄囊接种的鸡胚在18~22日龄死胚率为14/30,肿瘤发生率为8/14; 11日龄绒毛尿囊膜接种的鸡胚在18~22日龄引起鸡胚死亡率为17/30,肿瘤发生率为6/17.对雏鸡的致病性比较表明,绒毛尿囊膜接种的13只出壳雏鸡全部死亡,有11只出现肿瘤.结果提示,绒毛尿囊膜接种的致病性不仅高于卵黄囊接种,也高于1日龄雏鸡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不仅肿瘤发生率高,且发生得更早、更快,可作为这种急性纤维肉瘤进一步作人工造病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
10日龄雏鸡痛风病的诊治鸡痛风病一般认为是饲喂高蛋白饲料以及肾损害引起。笔者诊治了一起因错喂大鸡料而引起10日龄雏鸡发生痛风的病例,报道如下:发病情况:铜山县太山乡柳某购进1日龄罗曼母雏350只,购进之日起即错喂大鸡料。10日龄时有个别鸡只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对鸡的生命有极大的威胁,多发生在10日龄的雏鸡,10~30日龄的雏鸡或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成年鸡一般不发病.因此,提升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对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作一简单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某鸡场发生一起传染病,该鸡场存栏雏鸡4000只,其中4日龄肉杂鸡1500只,30日龄肉杂鸡2000只,不同日龄雏鸡单独管理。9月5日,该鸡场对4日龄的1500只雏鸡进行了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1.
1990年9月我市某鸡场饲养的10日龄雏鸡,发生以喙、鼻处出现红色丘疹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小于1%。经诊断为雏鸡鸡痘。鉴于小日龄雏鸡鸡痘罕见报道,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断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某肉种鸡场8月底自上海大江公司引进“AA”父母代肉种鸡幼雏5000套,7日龄观察鸡群时偶见有的雏鸡喙鼻交界处出现红色丘疹,12日龄断喙时发现鸡群中5%的雏鸡喙鼻交界处有粟粒大小鲜红色的丘疹,30日龄时病鸡已达30%左右。3—5日后丘疹呈暗红色,糜烂,2周后形成干燥棕褐色结痂,部分鸡的脚趾部位亦见结痂发生,病鸡死亡率小于1%。二、临床症状小日龄病鸡喙鼻交界处肿胀,有粟粒大小鲜红色丘疹,随日龄增加丘疹增大,颜  相似文献   

12.
养鸡最大的开支是饲料 ,约占总费用的 70 %左右。因此 ,在饲养蛋鸡生长中如何节省饲料就成为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下面简要介绍计算出各种时间投料数量的方法。 1 10日龄前的雏鸡 :只鸡日用料克数 =日龄 2。如 8日龄的雏鸡每只鸡用料是 8 2 =10克。 2 11~ 2 0日龄雏鸡 :每只鸡日用料克数 =日龄 1。如 14日龄雏鸡 ,每只鸡用料是 14 1=15克。 3 2 1~ 5 0日龄的雏鸡 :每只鸡日用料和雏鸡日龄相等。如2 5日龄的雏鸡 ,每只鸡用料量为2 5克。 4 5 1~ 15 0日龄的鸡 :只鸡日用料量为 5 0 (日龄数 - 5 0 )÷2。如 15 0日龄的青年鸡 ,…  相似文献   

13.
<正>鸡球虫病是危害极大的鸡肠道寄生虫病,对养鸡生产危害十分严重,是养鸡场最为多发,防治困难的疾病之一。该病一直困扰着养鸡业的发展,其中15~50日龄雏鸡的发病率最高,有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30日龄左右的雏鸡多患盲肠球虫病,50日龄左右的雏鸡多患小肠球虫病。患病鸡常死亡,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年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发病原因食入感染性卵囊是鸡感染球虫病的主要途径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14、18日胚龄鸡胚以及2日龄雏鸡肝脏中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瘦素受体在14、18日胚龄鸡胚以及2日龄雏鸡肝脏中均有表达;随着胚胎及个体的发育,瘦素受体的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5.
我场在1995年5月24日从孵化场购进海兰商品代雏鸡7000余只,自幼生长情况良好,按照免疫程序使用过新城疫、传染性囊病、传支H-120、肾型传支、鸡痘等疫苗。在用疫苗接种一周后,鸡群发生葡萄球菌病,后经治疗,渐渐恢复健康。 一、发病情况:由于我场前几批雏鸡的鸡痘发生日龄不同程度地提前,所以该批雏鸡的痘苗接种提前到12日龄,刺种后三天内在饮水中按每只鸡5000单  相似文献   

16.
设计1对引物,建立RT-PCR方法对β1基因mRNA进行鉴定;以GAPDH基因为内参,建立检测鸡β1基因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120日龄雏鸡不同肠段组织β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从鸡肠组织成功鉴定出β1基因mRNA;检测内参基因GAPDH和目的基因β1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效率一致(扩增曲线斜率差<0.1),满足使用比较Ct值法对β1基因mRNA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的前提;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及凝胶电泳结果提示该方法特异性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十二指肠和盲肠、10日龄雏鸡空肠和直肠、5日龄雏鸡回肠组织中β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鸡肠组织中存在β1基因表达,并在不同日龄不同肠段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设计1对引物,建立RT—PCR方法对β1基因mRNA进行鉴定;以GAPDH基因为内参,建立检测鸡β1基因表达水平的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1~20日龄雏鸡不同肠段组织8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从鸡肠组织成功鉴定出β1基因mRNA;检测内参基因GAPDH和目的基因β1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效率一致(扩增曲线斜率差〈0.1),满足使用比较Ct值法对B1基因mRNA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的前提;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及凝胶电泳结果提示该方法特异性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十二指肠和盲肠、10日龄雏鸡空肠和直肠、5日龄雏鸡回肠组织中β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鸡肠组织中存在β1基因表达,并在不同日龄不同肠段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选用5、8、11日龄的雏鸡进行鸡球虫单卵囊分离试验,研究不同感染日龄对鸡球虫单卵囊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从感染成功率、潜伏期、高峰期的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和从每只感染雏鸡收集到的球虫卵囊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发现感染11日龄的雏鸡单卵囊分离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多发于3~14日龄雏鸡,7~14日龄雏鸡最易感染,14~21日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球虫病多发于14~15日龄雏鸡。两病常呈暴发,给肉鸡业造成很大损失。介绍了肉仔鸡白痢和球虫病的联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