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蹄病”是影响种猪健康、种猪场生产及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资料,运动障碍在种猪淘汰的原因中列第三位.而蹄病,是造成种猪运动障碍的最重要原因.蹄病造成的危害,第一是不仅影响种猪的采食、分娩,还可直接造成妊娠母猪脱肛、子宫脱、阴道脱,采食减少造成的营养不良会引起流产、早产;第二是由于蹄部不能负重,分娩后种猪不能很好采食,产奶量减少,仔猪摄人的奶量少,体弱多病,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弱多病;第三是由于种猪一肢或多肢不能负重,影响配种,造成空怀猪增加.  相似文献   

2.
猪蹄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是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猪患蹄病后蹄部不能负重,直接影响采食,造成的危害包括采食减少造成的营养不良,引起流产、早产,并可直接造成妊娠母猪脱肛、子宫脱、阴道脱。另外,分娩后种猪不能很好采食,产奶量减少,影响仔猪奶量的摄入,造成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弱多病。  相似文献   

3.
正种猪裂蹄病的危害。种猪因为患病而导致运动障碍,出现不能负重,直接影响采食量,影响种猪的发育。那么导致猪裂蹄病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1)物理性因素。猪圈过分干燥会造成蹄裂,冻伤也会导致种猪裂蹄病的发生。长途运输会导致种猪应激反应,出现跛行,检查时表现不安。由于地面光滑,种猪体重较大,起立时造成悬蹄撕裂后感染。2)营养性因素。生物素缺乏造成种猪裂蹄病,如硒中毒会造成蹄冠皮肤破溃,维生素C缺乏会造  相似文献   

4.
养猪生产中,淘汰种猪近1/3是因为运动障碍,而蹄病和腿病是导致种猪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蹄裂和蹄叉腐烂是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疾病,给养殖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场管理者往往只重视乳猪的护理,而忽视对母猪的呵护;只关注烈性的传染病,而忽视一些因蹄裂等造成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规模化猪场种猪淘汰率很高,其中蹄裂病是造成种猪淘汰的一个重要原因。猪患蹄病后,蹄部不  相似文献   

6.
"种猪蹄病"是影响种猪健康、种猪场生产及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我们于近日对本地区5个种猪场、3个养猪专业村、32个专业户开展疾病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据资料,运动障碍在种猪淘汰的原因中列第三位.  相似文献   

7.
大约克夏猪肢蹄结实度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外来良种猪在我国的大量繁殖和推广,肢蹄病的严重情况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肢蹄病主要发生在种猪,它直接影响种猪的配种能力并干扰世代选择进展。据A.J.Webb(1983)报道,1966—1969年间英国种猪测定站有四分之一的优秀公猪主要由于肢蹄病而被淘汰。据我们对一些种猪场的调查,大约克夏和长白猪中肢蹄病发生率高达70%以上,不少性能优良的种猪,因蹄裂、蹄枕、偏蹄等导致不能站立,而不得不淘汰,严重影响种猪的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奶牛一旦患上肢蹄病,轻者影响产奶量、增加药费,重者不能治愈被迫淘汰,即使能治愈,治愈后多数奶牛的产奶量也不能恢复,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的肢蹄病应以预防为主.只有做到预防奶牛肢蹄病的发生,才能使奶牛饲养者因肢蹄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收益才能最大化。预防奶牛的肢蹄病应注意营养、环境及修蹄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该病已成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中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大草原猪中心的Yolande Seddon在2014年的"森特罗利亚猪研究进展论坛"中提到:"对母猪的田间监测有利于肢蹄病的早期诊断,这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母猪肢蹄病会影响猪的福利、减少猪的产能和寿命,影响猪场的效率和产能,因此母猪肢蹄病备受养猪生产者的关注。肢蹄病是母猪生产性能降低后被淘汰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母猪肢蹄病是养猪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但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却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1.
蹄叉腐烂是马属动物常见蹄病之一。本病主要是因蹄底部受损伤后,病菌侵入或者由于蹄底长期踩于潮湿泥土中,造成蹄叉腐烂坏死、角质脱落并流出黑色恶臭分泌物,出现高度肢跛(敢抬不敢踏),患肢不能负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会形成顽固性蹄叉腐烂,一般很难治愈。笔者多年来应用烟末油治疗马属动物顽固性蹄叉腐烂68例,收效明显,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马的肢蹄病主要是马的四肢或者蹄部发生软组织损伤、化脓、炎症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马的跛行,运动障碍等。马的肢蹄发生疾病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将造成马的运动障碍,进而淘汰,尤其是对于一些赛马以及运动型马的影响更大。本论文对2例典型马蹄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的检查、治疗情况、发病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导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猪肢蹄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肢蹄病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肢蹄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姿势上形成某种缺陷,通常造成跛行的疾病。1、猪肢蹄病的原因:(1)遗传性肢蹄病;(2)机械损伤;(3)微生物感染;(4)蹄甲过度生长;(5)生物素缺乏;(6)Ca、P失调或减少;(7)风湿。2、肢蹄病防治 (1)育种上 不要忽视对四肢的选育,淘汰有肢  相似文献   

14.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普遍的原因之一。奶牛肢蹄患病,会造成医疗费用提高、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群的肢蹄健康状况是影响种猪生产性能和肉猪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种猪被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越来越多,猪群肢蹄疾病的实际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很多猪场管理人员对猪群的肢蹄健康状况了解并不多,  相似文献   

16.
猪肢蹄病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肢蹄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姿势上形成某种缺陷,通常造成跛行的疾病。1猪肢蹄病的类型1.1遗传性肢蹄病从遗传角度看,猪肢蹄病的遗传力属中等。这说明了有些品种的猪肢蹄病多发的原因。瘦肉型猪的品种选育,由于只注重瘦肉率的提高,忽视肢蹄的选育,而  相似文献   

17.
昌捷  邢孔萍  卢秋咏 《猪业科学》2021,38(11):62-64
近年来,对规模猪场母猪淘汰原因的统计数据表明,肢蹄病的比例高达11%左右,占非正常淘汰总数的30%~40%。尤其是低胎龄母猪,繁殖性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时,不得不因肢蹄病提前淘汰。大幅度增加了种猪培育成本,对整个繁殖母猪群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于团  刘刚  孙强 《中国乳业》2024,(2):60-64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肢蹄病发生后,明显影响奶牛的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本研究对奶牛肢蹄病的现状、发病原因等介绍分析,指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日粮营养因素、场地因素、管理因素、病原因素等,进而总结出防控本病的措施。在治疗方面,可以采取蹄部外用药和封闭疗法;在预防方面,要调整奶牛日粮结构,定期进行蹄浴,加强蹄部保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培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原因之一。奶牛肢蹄患病,会造成医疗费提高,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乳房炎,繁殖系统疾病,肢蹄病)。严重的蹄病导致奶牛淘汰率最高可达30%,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奶牛不愿意活动,长时间躺卧,发情鉴定困难,导致繁殖失败。奶牛采食时由于蹄部持续疼痛采食量下降,采奶量下降。这些状况增加治疗费用的开支,使奶牛过早淘汰。1引起蹄病的原因1.1营养因素过多的给与精料或偷吃精料,致使瘤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