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 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软弱,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1)。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体重16g~22g,1周龄147g,2周龄378g,3周龄446g,4周龄607g,30日龄610g。杂交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平均体重约为19g,1周龄为152g,2周龄为363g,3周龄462g,4周龄545g,4日龄时可睁开眼睛,10日龄左右可以慢步行走。2 乳鸽的饲养管理 由于以上的原因,乳鸽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给亲鸽饲喂充足的饲料和保健砂。由于…  相似文献   

2.
乳鸽培育是肉鸽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决定鸽体重和等级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心护理乳鸽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 ,使种鸽生产力提高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乳鸽的饲养管理两方面谈谈乳鸽的培育 ,以供同行参考。1 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子是晚成鸟 ,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较弱 ,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 ,眼睛不能睁开 ,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 ,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 ,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 ,饲料转化率高 ( 2∶1 )。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 :出壳体重 1 6g~2 2g ,1周龄 1 4 7g。 2周龄 378g ,3周龄 4 46g ,4周龄60 7g ,30…  相似文献   

3.
乳鸽培育是肉鸽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鸽体重和等级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心护理乳鸽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饲养管理两方面谈谈乳鸽的培育,供同行参考。1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软弱,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1。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体重16~22g,1周龄147g,2周龄378g,3周龄446g,4周龄607g,30日龄610g;杂交王鸽…  相似文献   

4.
乳鸽是指出壳至离巢出售前的雏鸽。在鸽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乳鸽生长速度最快。该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鸽场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1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是晚成乌,刚出壳的推鸽身体软弱,眼未睁开,身带胎毛,不能行走,也不能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一对良种乳鸽21日龄体重可达1~1.25kg,25日龄发育良好的乳鸽体重可以超过母鸽的体重。由于雏鸽生长迅速,育雏期亲鸽的口粮如果配合不当或缺少保健砂,会使维鸽生长迟缓。2乳鸽的饲养管理孵化出壳的雏鸽,开始食亲鸽消化好的食糜,5日龄后…  相似文献   

5.
乳鸽是指出壳到离巢出售或留种前一月龄内的雏鸽,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出壳体重仅18g左右,而至22~28日龄,1对乳鸽体重就可达1~1.25kg,几乎每天增重20g以上。但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由采食,全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因而是鸽子一生中最危险的时期,同时乳鸽阶段是鸽子一生中生长最迅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幼龄鸽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选择白王鸽生产种鸽50对,免疫接种后抽取32对进行产蛋、孵化和哺育幼龄鸽。从该种鸽生产的32窝出壳乳鸽中每窝确定1只作为试验幼龄鸽,分别检测种鸽血清、种蛋卵黄HI抗体以及1日龄和1、2、3、4周龄幼龄鸽血清HI抗体和体重。结果显示:对应的HI抗体滴度分别为9.3、8.1和7.8、5.5、4.1、3.0、2.1 log_2;出壳后第1、2、3、4周龄的HI抗体半衰期分别为3.0、5.0、6.4、7.8 d,1日龄及1、2、3、4周龄体重分别为16.0、140.1、290.1、440.2、500.2 g。出壳后幼龄鸽母源抗体滴度随周龄增大快速衰减,但各周龄段半衰期不同,且呈现随周龄增加而延长;种鸽与种蛋、1日龄及各周龄抗体滴度值高度正相关,提高种鸽抗体滴度可提高幼龄鸽母源抗体滴度,延长母源抗体维持时间,幼龄鸽生长代谢速率是影响母源抗体衰减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乳鸽生长发育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速度与活重是产肉力的重要经济指标。各物种间在生长速度和生长内容方面均不相同,组织器官的生长也各有关键时期,表现出各自独具的特点。同其他畜禽一样,乳鸽也有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研究乳鸽生长发育特点,探讨肉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为生产、经营和产鸽的正确饲养管理与乳鸽的培育、选择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选择体型和特征基本一致的成年王鸽所产乳鸽为观测对象。成年鸽笼养,日粮代谢能11.72MJ/kg,粗蛋白16.2%,日喂3次,自由采食保健砂,自由饮水,自然育雏。二、测定项目1.乳鸽体重出壳后按笼登记编号,定期称测初生到1月龄内的体重。2.30日龄乳鸽体尺参照邱祥聘主编《家禽学》操作测定。  相似文献   

8.
乳鸽是出壳后至 3 0日龄左右的雏鸽 ,乳鸽出生后依靠亲鸽吐出的鸽乳和半消化的饲料喂养长大。这段时间生长特别快 ,在生产中 ,有许多问题是亲鸽顾及不到的 ,需要管理人员的细心护理 ,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 ,及时上市 ,提高经济效益。1 乳鸽的生理特点1 .1 刚孵出的乳鸽约 1 8克 ,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一不会吃食 ,二不能行走 ,三还未睁眼 ,连保持体温的能力也没有 ,全靠亲鸽哺食抚育。1 .2 出壳 2 4小时后的乳鸽开始觉得饥饿而不断伸展头部 ,触动亲鸽的腹部和嗉囊 ,刺激亲鸽分泌鸽乳。乳鸽将半张开的嘴伸入亲鸽嘴里吸吮鸽乳。鸽乳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利用杂交配套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良田鸽配套系,良田鸽配套系1系(以下简称L1)、良田鸽配套系2系(以下简称L2),其生产性能经测定结果可知,L1、L2的开产日龄均为180天,平均体重L1♂703克、♀647克;L2♂688克、♀635克。平均每对种鸽年产蛋数分别为23.5只和24.0只,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1.1%和91.5%,每对产鸽平均年产合格乳鸽数分别为19.5只和20.3只,比现时饲养量较大的杂交王鸽的14.5只/(对·年)分别提高了34.5%和40%;乳鸽4周龄体重分别为628克和638克,比杂交王鸽的575克有极显著的提高(P0.1);4周龄乳鸽全净膛重分别达到415.8克和407.6克,较杂交王鸽的391.5克有明显的提高,可以达到出口乳鸽全净膛重400克以上的要求。摘要:利用杂交配套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良田鸽配套系,良田鸽配套系1系(以下简称L1)、良田鸽配套系2系(以下简称L2),其生产性能经测定结果可知,L1、L2的开产日龄均为180天,平均体重L1♂703克、♀647克;L2♂688克、♀635克。平均每对种鸽年产蛋数分别为23.5只和24.0只,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1.1%和91.5%,每对产鸽平均年产合格乳鸽数分别为19.5只和20.3只,比现时饲养量较大的杂交王鸽的14.5只/(对·年)分别提高了34.5%和40%;乳鸽4周龄体重分别为628克和638克,比杂交王鸽的575克有极显著的提高(P0.1);4周龄乳鸽全净膛重分别达到415.8克和407.6克,较杂交王鸽的391.5克有明显的提高,可以达到出口乳鸽全净膛重400克以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乳鸽机体的生长与其鸽乳营养水平的变化规律[0],本研究测定了0~3日龄和1、2、3及4周龄乳鸽的体重及嗉囊乳的营养水平.结果表明:乳鸽体重在2周龄前生长速度最快,2周龄后明显减慢;其嗉囊乳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随周龄的增加而下降,分别为45.89%、30.86%、28.02%、13.06%、18.41%,37.65%、7.43%、4.40%、1.41%、2.47%和51.16%、46.99%、44.62%、35.64%、27.50%;乳鸽体重生长强度与鸽乳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饲养美杂王鸽和法国地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由于精心管理,乳鸽死亡率很低。24~28日龄体重一般达到0.7~0.75公斤,有的达0.85公斤。现将饲养管理经验介绍如下。1.乳鸽出壳后由种鸽喂给白色鸽乳,这时种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品种乳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基因表达的差异。试验选取1日龄深王鸽、卡奴鸽和敖峰鸽各120羽,3个品种即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乳鸽。试验期21 d。检测1、7、14、21日龄3个品种乳鸽的体重,十二指肠和空肠脂肪酶、蔗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麦芽糖酶活性以及回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乳鸽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卡奴鸽的十二指肠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王鸽(P0.05),7日龄深王鸽、敖峰鸽的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14日龄敖峰鸽的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以及深王鸽的十二指肠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3)1日龄卡奴鸽的空肠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王鸽(P0.05),空肠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敖峰鸽(P 0.05),空肠麦芽糖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王鸽和敖峰鸽(P0.05);14日龄深王鸽的空肠胰蛋白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21日龄深王鸽的空肠糜蛋白酶、蔗糖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4)不同品种间乳鸽的回肠ZO-1、Occludin的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5)不同品种乳鸽的体重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蔗糖酶、麦芽糖酶、脂肪酶活性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回肠ZO-1、Occlidin的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综上所述,深王鸽、敖峰鸽和卡奴鸽的体重均随日龄的增加线性增加,但相同日龄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乳鸽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消化特性。不同品种乳鸽回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增加,但相同日龄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您服务     
湖北省读者金大建来信问:落地王鸽与白羽王鸽有什么区别? 答:白羽王鸽是我国生产性能最好的肉用鸽之一,成年公鸽体重750~900克,母鸽体重650~750克。年产卵9~1O对,育成乳鸽6~8对,4周龄乳鸽平均体重620克。全身羽  相似文献   

14.
乳鸽的营养需要及人工哺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沈玉凤 《中国家禽》2001,23(4):19-19
乳鸽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的体重500-750g的小鸽。根据乳鸽的营养需要,通过人工培育乳鸽,可缩短种鸽的哺喂周期,从而加快鸽的生产繁育,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从5000多对亲鸽中随机选择120对,并且将其出壳日期相同的雏鸽300羽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记录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0~14日龄,亲鸽哺育2羽与哺育3羽比较,乳鸽体重都是呈快速增长,且差异不显著(P>0.05);15日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体重接近(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乳鸽在各日龄时成活率相近。表明亲鸽完全有能力哺育3羽雏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亲鸽繁殖周期,“2+3”生产模式的推广能够显著提高肉鸽养殖业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工鸽乳对0~10日龄乳鸽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1、2、3、4、5五种不同营养配方的人工鸽乳饲喂刚出壳且未经亲鸽喂过的雏鸽。试验分为 5组 ,每组设 3个重复。饲喂至 1 0天 ,又选出 1、5配方进行重复试验。对 4、7、1 0天乳鸽的体重进行显著性检验 ,同时用与试验组同鸽场自然哺育的乳鸽的同日龄体重作对照。结果显示 :在 4、7日龄时 ,各组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而 1 0日龄时 ,1组与 2、3、4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2组与 4组差异显著(P <0 .0 5) ;1组与 5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从 1 0日龄乳鸽的增重效果看出 :5种人工鸽乳中 ,1组的饲养效果最佳 ,4、5组次之 ,2组最差。而试验组全群 ( 1 70只 )乳鸽的成活率平均为 93.5% ,1组成活率为 1 0 0 %。试验结果表明 :乳鸽完全可以脱离亲鸽而进行人工喂养 ,乳鸽出壳至 1 0日龄生长所需的最佳能量和蛋白需要分别为 1 5.38KJ/kg和 53.3% (以干样计 )。  相似文献   

17.
1自然育雏乳鸽的饲养管理要点乳鸽是指出壳到离巢出售或留种前1月龄内的雏鸽。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然采食,全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因而是鸽子一生中最危险的时期;同时乳鸽阶段是鸽子一生中生长最迅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哺喂模式下的乳鸽生长曲线及最佳拟合模型。选取144只1日龄乳鸽,随机分成亲鸽哺喂和人工哺喂2个处理组,每组72只乳鸽,试验期25 d。使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生长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拟合乳鸽拟合度(R2)均高于0.995,当人工哺喂乳鸽使用Logistic模型、亲鸽哺喂乳鸽使用Gompertz模型时R2最高,残差平方和最小;人工哺喂乳鸽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生长曲线与各日龄实测数值较接近,亲鸽哺喂乳鸽使用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其中Gompertz模型差异更小。综上,人工哺喂乳鸽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乳鸽生长曲线最优,对应乳鸽拐点体重、拐点日龄及最大日增重分别为289.227 g,15.050 d和36.732 g/d,亲鸽哺喂乳鸽使用Gompertz模型拟合乳鸽生长曲线最优,对应乳鸽拐点体重、拐点日龄及最大日增重分别为209.856g,10.111d和30.849 g/d,可以通过人工哺喂乳鸽达到与亲鸽哺喂乳鸽相同体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选取配对经产种鸽33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每组11对,开展孵化试验,研究其对亲鸽及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亲鸽孵化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的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乳鸽日龄的增长,亲鸽体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到乳鸽28日龄时,亲鸽体重降幅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对照组,而带雏亲鸽采食量的增幅2仿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对照组。就乳鸽而言,1真1仿真蛋组乳鸽体重高于同期孵化2枚仿真蛋组,但2枚仿真蛋组的28日龄乳鸽成活率分别比全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高12%、14%。综合亲鸽和乳鸽生产性能,孵化2枚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并无显著不利影响(P0.05),且可以提高乳鸽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乳鸽是指出壳到离巢出售或留种前一月龄内的雏鸽。鸽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不会自由采食,全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因而乳鸽期是鸽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 1 细心观察 乳鸽出壳5~6小时,种鸽若不哺喂,就要进行检查。如果是种鸽患病,就要将其隔离治疗,还要把乳鸽调出并窝;如果是种鸽初次育雏,不会哺喂,就应人工诱导哺喂。其方法:把初生乳鸽的嘴轻轻放进种鸽的嘴里,经过几次诱导,种鸽就会哺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