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制定的烘茧方针是:“防止鲜茧半干茧发生蒸热,发霉变质;全干茧适干均匀,防止偏老偏嫩;烘茧方法上防止高温急干和低温长时间闷烘,为提高原料茧解舒而努力.”烘茧方针明确要求茧站在烘茧中必须做到鲜茧半干茧不蒸热、霉变,全干茧适干均匀,烘茧供温排湿合理.其目的是提高解舒.解舒是指蚕茧在缫丝中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舒好,缫丝时落绪、添绪次数少,可以提高缫丝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丝产量,以及  相似文献   

2.
桑蚕茧收购进茧站后要经过鲜茧处理、半干茧处理、烘茧等多道工序。在这过程中,不同的工艺条件会对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较全面地掌握各工序工艺条件与茧质的关系,为合理地制定茧处理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春、夏、秋三期在加兴市郊洪合乡洪合茧站,1990年春在湖州市南浔镇南浔茧站,对鲜茧待烘时间、鲜茧装篮堆放层数、半干茧还性时间、半干茧进烘前垄堆时间、适干程度对茧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理论根据好煮和不好煮的茧子,即煮茧抵抗弱的和强的,除同蚕品种有着一定的关系外,在同品种同季节的原料中,由于干燥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煮茧抵抗很大的差异。鲜茧及嫩烘茧煮茧抵抗弱的煮茧好煮,干燥程度偏老煮茧抵抗强的煮茧难煮,这是因为茧丝当遇到干热时,发散水份而收缩,同时丝胶被干固了,使茧丝的物理性质起了娈化,但以后遇着湿气时,则又吸收而膨化,因为藕丝丝胶是多孔性的,它在常温里持有非常敏锐的吸收湿气和排出湿气的特点,以及在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干茧贮藏的温湿度和贮藏时间对茧丝品质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通过设置不同的贮藏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开展对桑蚕干茧的质量、解舒率和缫折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干茧贮藏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均对桑蚕干茧的质量、解舒率和缫折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当相对湿度在70%~75%时,随贮藏时间的不同,蚕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直接导致茧丝品质严重下降;贮藏温度对茧丝品质的影响仅次于相对湿度,在10~25℃的较低贮藏温度条件下贮藏,贮藏温度对蚕茧质量、解舒率和缫折的影响较小,而在25℃以上贮藏时,对解舒率的影响较大,解舒率随贮藏的时间不同,降低1~3个百分点;贮藏时间随相对湿度不同,主要表现为对蚕茧质量的影响,其中以60%~65%的相对湿度影响最小,相对湿度在55%~60%时,蚕茧质量变小,而相对湿度在65%~70%时,蚕茧质量变大。综上,桑蚕干茧的贮藏条件以贮藏温度15~25℃,相对湿度60%~70%为适宜,有利于在长时间的贮藏中保障蚕茧的茧丝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 全国正在推广经济责任制,我省蚕茧经营在1984年全面推广鲜干茧买卖关系,事实安康地区在1970年已开始实行鲜干茧买卖关系了,由各县基层供销社收蚕农鲜茧,并代烘成干茧,然后卖给丝厂,各丝厂按干茧质量好坏付给干茧价款。这样既促进了原料茧质量的提高,也使基层社、丝厂、外贸都有利。但存在一个问题至今还未解决,就是各基层社卖干茧时,只能以丝厂单方检验为准(原名义上双方共同检  相似文献   

6.
<正> 蚕茧是缫丝工业的原料,要保证全年均衡生产,必须储备蚕茧。蚕儿成熟结茧,未作干燥处理的叫鲜茧,鲜茧经干燥处理——烘到适干程度即成干茧,干茧经缫丝工艺过程加工为生丝。鲜茧主要由茧丝和蚕蛹组成,茧丝和蚕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空气、温度和湿度是霉菌赖以生存繁衍的条件。空气中存在着霉菌孢子,这些孢子随时可能附着在蚕茧上,再透过茧层接触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中国纤维检验局发布《2016年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桑蚕干茧全国平均质量为4.28A3261Ⅱ,近年桑蚕干茧综合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根据公证检验结果推算,2016年可生产高端精品丝的蚕茧原料非常有限,我国优质蚕茧原料供应质量"短板"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6年全国桑蚕鲜茧产量62.41万吨(折合干茧约25万吨),公证检验涉及13个省55个地市  相似文献   

8.
蚕农向国家投售的是鲜茧,鲜茧在目前条件下不能长期贮藏以适应缫丝工业长期生产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加工,使成为干茧,而干茧蛹体的适干均匀程度对于长期安全贮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缫丝过程中对煮茧抵抗力的一致以达到煮熟程度的均匀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蚕茧是缫丝工业的原料,缫丝生产对原料茧的要求,基本上可在干茧的分等定价办法中体现出来。故在谈提高茧质时先了解一下桑蚕干茧分等定价的办法。二、浙江省目前干茧作价办法仍采用1966年省丝绸、物价等有关部门规定的办法。此法以春、夏、秋干茧同质同等同价为原则,统一确定标准,把干茧划分为23个等,  相似文献   

10.
对小型空气能烘茧机的烘茧量与烘茧用时,不同季节烘茧效果,不同烘茧机烘茧质量进行比较,并测试了不同处理方式对蚕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次烘茧量增多,烘干蚕茧所需时间增长,干茧的适干率和解舒率下降幅度增大,在不同蚕茧生产季节使用烘茧效果差异不大,三种烘茧机具所烘出来的干茧质量相差不明显,缫出的生丝等级都达到4A以上。小型空气能烘茧机烘干茧缫丝后的干蛹品质接近鲜蚕蛹的水平,完全达到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还性在理论上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还性是为了调剂烘力,否则,直干也是很理想的。”也有人说:“还性是因为茧子的大小不一,雌雄有异,厚薄不同,上簇等条件的不同,茧体所含水份也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半干茧的干燥程度也有差异,为了使全干茧达到干燥均匀的目的,使干燥程度不同的半干茧,充分散湿吸湿,相互调剂有无,缩小干湿差距,必须充分还性才能办到。”我想这些理由也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闵思佳 《蚕桑通报》1990,21(3):30-32
关于茧库贮茧方法已有较多的研究和报道,但对一般实验室内保存少量干样茧的方法还未见报道。就实验室不同贮茧条件对茧质变化的影响,作了研究以求得到妥善保存样茧的实验室贮茧方法。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用茧1989年采自嘉兴市洪合茧站春期菁松×皓月和夏期薪杭×科明的适干茧。将春茧和夏茧分别按表1所列的贮茧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生丝强伸度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不同的蚕品种、饲养季节、给桑回数、蔟中环境条件生产的原料茧,以及煮茧生熟程度,不同定粒配茧,不同缫丝车速等缫丝工艺,探讨了上述诸因子与生丝强伸度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生丝强力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生丝强伸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鲜茧价格标准,供收茧部门执行,但尚未规定对应于鲜茧价格的干茧定价标准。众所周知,鲜茧必须烘成适干茧才能经久贮存,从而满足制丝工业常年生产的需要。每烘成100单位重量的适干茧所需要的鲜茧数量称作烘折,烘折=鲜茧量÷干茧量×100……A。随蚕品种、茧质量、售茧湿燥程度、烘茧工艺等多因素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改善蚕茧质量,提高蚕丝业整体效益,我们于1990年开始,就我省蚕茧质量状况做了初步调查,1991年7~8月和10~11月我们又两次对安康地区缫丝一、二厂,石泉、平利缫丝厂,汉中地区工矿产品外贸公司,宝鸡丝绸厂等单位在干茧交易中执行蚕茧标准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有关蚕茧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经过对480批905.415吨缫丝原料茧的质量统计分析(约占全省缫丝原料茧的33%),平均等  相似文献   

16.
<正> 1.丝绸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茧今后,丝绸的用途在拓宽。作为养蚕部门,有责任向丝绸加工部门提供能生产不同规格丝绸的原料茧。如作西装那样厚衣料外套用的,就要求茧丝纤度尽量粗些;而生产高级丝织品或妇女内衣用的衣料,则要求不同程度的细纤度茧丝。总之,原料茧的纤度范围越大,加工的衣料品种规格也就越广。现有的蚕品种中,虽然有茧丝纤度在4~4.5D(D指旦尼尔、下同)的粗纤度品种和茧丝纤度为1.2~1.5D的细纤度三眠蚕,但若要投入大规模生产,还需对这些品种的丰产性能(包括饲料效率)和茧质进行充分的研究。总而言之,从养蚕方面尽量扩大茧丝纤度的幅度,向丝绸工业提供规格众多的原料,已是目前蚕丝行业的当务之急。在这里,充分利用蚕品种特性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相似文献   

17.
<正> NCT系列热风烘茧装置解决了现行烘茧设备的气流方向不尽合理,部分载茧箔位排湿滞后及热气流短路而影响蚕茧解舒的保护。适干均匀程度的提高和能源消耗和降低等问题。其结构特点是改善了排湿布局,改进了热风管道,改变了茧车形式,以达到保护解舒、节能降耗、提高效率、减少占地、增大投入效益的目的。因此,该干茧装置是烘茧设备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8.
蚕茧干燥的目的是为了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烘干蚕茧,以利贮藏,为丝绸工厂提供优质原料.根据蚕茧的特性及缫丝工艺要求,蚕茧干燥程度的标准即适干率应达85%以上,以鉴定蛹体为准.如果经过干燥处理的同批蚕茧过老、偏老、过嫩、偏嫩或适干不匀,都将会危及蚕茧内在质量如茧丝长、解舒、洁净成绩等,影响贮藏和缫丝,  相似文献   

19.
朱良均 《蚕桑通报》1990,21(4):14-16
现行评茧标准是以干壳量作为评定茧级的依据。但由于干壳量评茧抽取50克干壳量检验用茧只抽1次,且茧形有大小,茧层有厚薄,以及茧层含水率的高低,不可避免地带有抽样误差,并掺入了人为的误差和偏向性差异,从而造成了优茧不优价,质量较差的茧反而卖得高价的弊端。笔者用不同抽样处理的干壳量检验用茧测定分析,得出用定量定料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为的误差和偏向性差异,从而较公正的、准确的评定茧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优良蚕品种在不同的上蔟环境中吐丝面结成的蚕茧性状的调查,发现在合理的环境中上蔟时,茧形大,上茧率高,缩皱细,茧丝的强力大,伸度适当,净度成绩好。而在其他环境中上蔟,都不同程度地对茧丝品质有影响,特别是多湿环境上蔟时对茧质性关的影响最大。因此上蔟环境的合理控制是生产优质原料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