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冬春茬番茄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和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有机和无机养分等促进作物生长的生态农业技术,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应用秸秆生防反应堆技术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实现无公害生产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使农民尽快掌握该项技术,我们在铁岭市清河区利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的百沃牌秸秆生物菌剂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蔬菜大棚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春 《吉林农业》2011,(4):162-16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山东省农业厅、科枝厅向全国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以植物饥饿理论、植物生防理论、叶片主动吸收理论和矿物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快速转化为作物、蔬菜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矿质元素、有机质等,使农作物,特别是大棚内的瓜果蔬菜大幅度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温室和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新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作物光和作用,提高抗寒、抗病能力。利用该技术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增产30%以上,增效4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内置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技术及外置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技术的讲解,对秸秆反应堆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和养分,可使冬季棚室内的CO2浓度、地温、气温等蔬菜必备条件的改变,缓解了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中的CO2不足、地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等利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和营养积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内置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技术及外置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技术的讲解,对秸秆反应堆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和养分,可使冬季棚室内的CO2浓度、地温、气温等蔬菜必备条件的改变,缓解了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中的CO2不足、地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等利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和营养积累。  相似文献   

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也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玉米或其它农作物秸秆,产生植物生长所需的高纯度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酶、有机和无机养料,从而达到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的一种新型无公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指温室或大棚设施蔬菜(或果树)生产在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大田农作物的秸秆,产生作物生长所需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技术。此技术2006年开始引入辽宁省,经多年多点试验,对设施蔬菜和果树生产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还可减少水、肥、农药的使用,解决了辽宁省冬春季节棚室内  相似文献   

8.
1技术简介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菌种的作用下,将作物秸秆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和无机养料,提高棚室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一项新技术。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每亩棚室秸秆不少于4000kg的情况下,可使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在冬季最冷的时间使20cm地温提高4℃-6℃,  相似文献   

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一项新技术。为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效益,满足城镇居民菜篮子需求,白河县农技中心于2012-2013年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早春茬大棚蔬菜上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勇 《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2):43-4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也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玉米或其他农作物秸秆,产生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酶、有机和无机养料的一种新型无公害生产技术。根据应用方式不同可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3  相似文献   

1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复合生物茵群,对秸秆进行发酵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肥和无机肥料,同时,提高温室大棚的地温、气温、改良土壤,对作物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病害、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物,通过接种特制的微生物菌剂,将秸秆转化成农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有机、无机养分及抗病孢子等,提高光合效率、改善棚内环境,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农作物获得高产、优质的一项农业新技术。我地区从2009年开始,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多年来,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解决了土壤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匮乏、表土板结、土壤养分失调、土传病害严重等褚多难题,使蔬菜生产获得了高产、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植物秸秆做原料,加入特制的菌种和植物疫苗(秸秆腐蚀剂),让秸秆快速分解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原微生物孢子以及有机无机肥料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达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二、秸秆生物反应堆适用范围交通条件、水源条件、示范户经济基础较好,秸秆资源丰富,适用于大棚蔬菜、果树等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10,(5):33-33
秸秆生物反应堆是淄博市引进的一项优质无公害生产新技术。该项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大棚蔬菜栽培中二氧化碳亏缺、地温过低、病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等四大难题。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玉米、棉花等作物秸秆以及杂单、树叶等在菌种的作用下分解发酵,转化为农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等有机、无机养料。  相似文献   

1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复合生物菌群,对秸秆进行发酵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肥和无机肥料,同时,提高温室大棚的地温、气温、改良土壤对作物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病害、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声明     
冬季大棚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秸秆定向转化成蔬菜所需求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肥料。可以解决冬季大棚蔬菜二氧化碳亏缺影响产量,地温过低造成根系生理障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导致病害严重,大量施入化肥产生的土壤板结而使根系生长受阻吸收功能减弱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潜力,在反应堆的建造和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和无机养料,是一项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赣榆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其中日光能温室2万亩,是赣榆县设施农业的主要支柱,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近几年由于农民在有限耕地上对单一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使土地处于长期高强度利用状态。为了获取产量和收益.不得不大量投入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病虫草害猖獗,产品质量显著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赣榆县土肥站与2012年从扬州大学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开展了蕃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适应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温室和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新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作物光和作用,提高抗寒、抗病能力。利用该技术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增产30%以上,增效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秸秆为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质和矿质元素,是解决秸秆焚烧、资源科学利用、生态改良、环境保护和农作物优质高产无公害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茄子设施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 一、技术特点 1.生物反应堆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量原料。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蔬菜。茄子在真十字期前移植,缓苗后即开始花芽分化,植株始终处于旺盛生长期,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也同样处于需求旺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