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2000—2015年南京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测算并进行时序变化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南京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南京耕地利用集约度持续上升;各投入要素中,农业机械集约度快速增长,劳动力、农用化肥和农药集约度呈下降趋势;各影响因素中,耕地利用集约度与建设用地面积之间耦合度最强。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及趋势有利于促进耕地合理持续利用,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2000—2012年数据,探讨了河南省耕地数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和多元回归法对2013—2025年河南省耕地资源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河南省耕地数量呈现平稳—增加—基本平稳—增加—平稳的特征,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平稳—增加—稍微降低—增加—降低的特征;信阳市、济源市、新乡市、鹤壁市、南阳市的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率均大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3.33、1.73、1.43、1.20、1.12。影响河南省耕地数量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总人口客运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GDP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化水平。预测2013—2025年河南省耕地数量呈逐年小幅增加趋势,预计2020年河南省耕地数量为9 782.81 khm2,2025年达11 078.95 khm2。最后,从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补充耕地工程建设及耕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加强耕地保护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蒋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56-3057,3111
分析了1998~2007年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10年间浙江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社会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变化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排序为:总人口粮食单产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4.
骆向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45-15347
利用西安市1990~2007年耕地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市近年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率2个指标进行测算,揭示该市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市耕地资源变化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耕地变化的驱动模型.结果表明,西安市耕地变化总体呈现较快减少的趋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农业产出的影响2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昌远兰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0-10662,10676
[目的]分析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湖北省1949~2009年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普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然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省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减少恶化了人地关系,加剧了人地矛盾,对湖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结论]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1986—2011年耕地面积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等资料,分析了耕地数量动态变化情况,探究其变化主导驱动因素,并分别运用多序列灰色关联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未来关中地区耕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6—2011年,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呈现逐步减少趋势;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农业机械总动力。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敏  韩芳  王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28-630,701
利用1992~2002年河北省经济年鉴、土地统计年鉴,分析了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持续减少。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河北省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等因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将上海市耕地视为一个灰色系统,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该市耕地减少的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和关联度排序,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土地用途管制的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上海市耕地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上海市耕地视为一个灰色系统,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该市耕地减少的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和关联度排序,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土地用途管制的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湖北省1949~2009年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普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然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省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减少恶化了人地关系,加剧了人地矛盾,对湖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结论]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协整关系与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78-2010年西安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至今,西安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西安市经济发展是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单项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郭海洋  梁山  胡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40-5741,5744
运用一元回归预测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1949~2004年河北省耕地、人口和粮食的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分析,预测河北省人口的变化趋势,同时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各个因素排序。结果显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化程度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较大。针对分析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影响耕地变化的13个因子进行归纳,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广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针对驱动力提出一定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杜国平  钟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78-6280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耕地面积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建占地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浙江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60年来西安市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红莲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81-83,86
利用西安市1951~2005年的气象资料,对近60年西安市气候变化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西安市近6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081℃/10年,特别是冬暖化程度较大。②西安市年降水量以6.752 mm/10年趋势下降。但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③西安市近60年的暖干化,使得该地气候更具有大陆性及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耕地数量变化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保定市区域范围的耕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了影响该市耕地数量减变化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非农建设用地占用是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土地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耕地减少趋势,是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受到人口、人口增长水平、经济发展、耕地资源和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人均耕地资源拥有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程度方面存在诸多地域差异。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判别分析模型,选取了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逐年变动率等5项指标,利用云南省1995~2000年的相关数据,将全省16个市(地区、州)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并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咸宁市近20年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咸宁市耕地利用效益总体上不断提高,耕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主要由于科技进步,而耕地生态效益的下降主要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以及能耗的增加。因此,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注意保护农业生态,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近十年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安徽省1996-2006年统计资料,对安徽省耕地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定量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相对变化率分布的大致格局是:南部和中部地区较大,北部地区较小,沿江地区最小;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提高与经济发展是安徽省近1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乐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155-3157
采用地方统计资料分析黔中清镇市1949~2006年耕地的数量变化、1992~2002年耕地变化的空间差异和耕地坡度分布变化,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建立初步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表明,1949~2006年清镇市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减少;1992~2002年相对变化率由靠近市区和贵阳的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耕地分布的坡度有向2°~15°集中的趋势;1973年之后,耕地压力指数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处于粮食安全警戒状态;4种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未来清镇市耕地压力也难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