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IBDV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凋双称程序化死亡,细胞在形态学和生化特征的改变是其发生凋亡的有力证明。IBDV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形态学表现为细胞浆膜失去联系,核膜对称性消失,染色质浓缩成为核体,并凝集成团,集于核膜旁,细胞拉长变形,最后细胞裂解成由膜包围着的小团,培养细胞贴壁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3.
4.
用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SNJ93株、BC6/85株、B87株感染SPF鸡后观察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分布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B87株接种组的腔上囊、脾、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各检测时间均为阴性反应;SNJ93与BC6/85攻毒组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呈现阴性反应,SNJ93攻毒组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在48h即开始出现Bcl-2和Bax阳性反应,腔上囊淋巴细胞内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120h呈现明显的强阳性反应,以后开始降低,脾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h出现强阳性反应;BC6/85攻毒组腔上囊淋巴细胞中只在96、120h出现阳性反应,脾淋巴细胞中只在96h呈现阳性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和Bcl-2,有可能为IBDV毒力划分增添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中药复方粗提物对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中药方1、方2、和方3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以三种顺序(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加入到培养24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观察它们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方1、方2和方3的粗提物在先于病毒或与病毒同时加入时均能抑制病毒感染,且与浓度与加药方式有关;以补气、清热凉血、滋阴为主的方3优于以补气、清热凉血为主的方1和以补气为主的方2。  相似文献   

7.
雏鸡在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陈龙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3):280-284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以IBDV攻毒前1天到攻毒后头5天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和免疫攻毒鸡(B组)RBC-CR1花环率降低或显著降低,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没有类似变化,高于B组,明显高于A组,以后A和B组逐渐回升到攻毒前水平。A和B组RBC-IC花环率在IBDV攻毒后第5天明显降低,均显著低于C组水平,以后A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变动,B组即逐渐回升,三组比较,A组仍低于C组,同时也低于B组。  相似文献   

8.
9.
取320只30~40日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函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格状排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抗IBDV疫苗。该疫苗是将抗血清中所含的抗IBDV抗体(BDA)与活的IBDV在冻干前混合制成。为设置BDA与IBDV的不同组合,5 ̄80uBDA/50μl与100EID50/50μl的IBDV悬液在试验1中混合;在试验2中,10 ̄977EID50/50μlIBDV悬液与24uBDA/50μl混合。疫苗制备物颈部皮下注射于1日龄SPF鸡,利用囊重、囊眼观检查和IBDV抗体效价对不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培养鸡IBDV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用鸡胚法氏囊奈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感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  相似文献   

13.
作者建立了两种抗原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多抗和单抗AC-ELISA),用于滴定用不同宿主系统增殖的传染性氏囊毒病,这些宿主系统包括BGM-70传代细胞系。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法氏囊,两种检测方法都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多克隆AC-ELISA比单克AC-ELISA更加敏感(P〈0.05),结果还表明,滴定IBDV抗原的常规方法(细胞培养物和鸡胚)比多抗AC-ELISA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组雏鸡在11-20日龄分别投给治疗量的痢特灵、喹乙醇、庆大霉素、敌菌净、鸡宝20和中草药。在15日龄免疫接种新城疫LaSota弱毒苗。该批试验鸡在43日龄时突然暴发IBD,症状典型,死亡率高。统计发现各用药组雏鸡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敌菌净最为显著,比空白对照组低23.44%。  相似文献   

15.
应用抗IBDV独特型抗体分别与福氏安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SPF鸡和普通京白公鸡,然后用IBDV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由此证实了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潜在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我国呈爆发流行趋势,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本病,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疫苗和免疫程序的研究,虽可提高IBD的免疫效果,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状况。在IBD流行病学方面,目前认为IBD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但还不清楚IBDV的感染是通过鸡蛋还是通过已康复的带毒者的存在完成的,因此,我们用IBDVSTCE;毒株对雏鸡进行了感染试验,以期选择适合于IBD流行病学研究的毒株并了解IBD病鸡的排毒规律,为进一步研究IBD的流行病学奠定基础。l材料与方法1.l病毒株STC…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试验用中药方剂对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及抗IBDV自然感染进行了研究,试验组鸡饲喂中药方剂的饲料,对照组鸡饲喂不含中药的饲料,于不同时间检测T、B淋巴细胞数量,将部分20日龄鸡用于IBDV自然感染,观察发病及死亡情况,中药方剂能显著增加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也能显著降低IBDV自然感染情况下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