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狲(FelismanulPallas)属猫科,系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西宁市动物园自1996年6月17日起,先后从民间购入未成年兔狲9只,人工饲养,至7月2日陆续发病死亡,送检。对2只进行剖检,发现其肝脏肿大并密发小灶状凝固性坏死,细菌学检查未发现病原菌,组织学检查见肝细胞及窦内皮细胞内有大量Cowdry’SA型核内包函体,其它脏器组织细胞内也见有核内包函体,暂诊断为病毒性肝炎。1发病情况兔狲入园后进行笼养,喂冷藏鲜羊肉,精神、食欲及粪便未见异常。数日后逐渐出现精神沉郁、喜卧不动。食欲废绝并排出粘稠、黑色粪便,以至死亡,未作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鸭肝炎病毒(DHV)弱毒株接种鸭(成年鸭和雏鸭)后,用Dot-ELISA检测不同时间病毒在鸭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由粪便排出的情况,以及同群饲养但不接种DHV的雏鸭和成年鸭感染DHV弱毒后在体内分布及排泄情况,结果表明DHV弱毒接种1日龄争论鸭后20小时,接各成年鸭后48小时即可在直肠中检出DHV;雏鸭接种弱毒后年鸭后48小时即可在直肠中检出DHV;雏鸭接种弱毒后用Dot-ELISA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和电镜技术对接种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的实验鸡作了研究。结果:接种后15d的两只发病鸡雏骨髓中含有大量病毒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BA阳性细胞主要是成髓细胞。接种后1个月一只实验鸡骨髓中形成成髓细胞性肿瘤结节,结节中成髓细胞BA弱性。接种两个月以后骨髓结构正常,各细胞群BA弱阳性。接种后15d法氏囊中即有病毒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但主要是成髓细胞阳性,接种后2 ̄5个月,法氏囊淋巴滤泡  相似文献   

4.
转移抗猪瘟病毒核酶基因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的绵羊金属疏因(oMT)基因启动子与抗猪瘟病毒核酶(HCV-Ribozyme.HR)基因融合的质粒pMHR_(32)线性DNA分子约200~400个基因拷贝导入兔原核胚的雄原核中,159枚导入基因胚移植给9只受体兔,产仔22只,移植成活率为13.8%。22只仔兔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检测,6只体内整合有外源目的基因,整合率为27.3%。再用100个半数反应量(RID_(50))的猪瘟病毒C系兔化弱毒兔体攻毒,4只外源基因整合的实验兔能完全或部分抵抗HCV弱毒攻击,不产生或无明显发热反应;而对照兔和6只HR基因未整合的实验兔不能抵抗HCV弱毒攻击,出现特征性的稽留热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NA探针杂交检测4只转基因兔,两只肝中表达出oMT-HRmRNA。认为微注射导入的外源HR基因在兔体内得到了整合和表达  相似文献   

5.
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死亡兔肝反复冻融,分别经氯仿抽提,聚乙二醇(PEG)沉淀浓缩,蔗糖垫底超速离心,Sepharose4B柱层析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RHDV。电镜观察,RHDV粒子无囊膜,大小为32~34nm。核酸展层法显示,病毒基因组核酸长度约为7.0kb。用苯酚抽提法从上述病毒悬液中提取的核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2条主带;当以λDNA-HindⅢ消化物为分子量标准时,它们分别位于相当于20kb(A带)和2.0kb(B带)的位置。用DNAse、RNAse及S1核酸酶消化试验分析表明,A带是一种双股DNA,而日带为单股RNA。在Northernblot中只有B带可以与德国提供的RHDV-cDNA克隆探针发生杂交反应,而A带不与该探针显示任何反应。此外,用相同方法也可从临床健康兔肝得到在电泳中的表现与A带一致的核酸提取物。本研究表明,在我国流行的RHD病料中,出现的约7.0kb的单股RNA是RHDV病原特异的。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6只绵羊分成3组,一组作为对照接种BHK21细胞上清液,另二组分别接种BTV10和中国分离株Z1株,攻毒定期采血提取抗原并提取病毒RNA,同时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普通PCR、Nested-PCR试验。结果在整个攻毒期间,琼脂扩散方法检测不到抗原,普通PCR方法只能在攻毒后12d~15d测得抗原,而Nested-PCR在攻毒后6d即可测得病毒RNA,并且可一直持续到30d。试验证明,Neste  相似文献   

7.
兔出血症病毒接种幼年兔及乳兔的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传义  张英 《畜牧与兽医》1994,26(5):212-214
用兔出血症病毒人工接种一月龄与二月龄幼年仔兔,结果证实兔出血症病毒亦能感染并致死幼年仔兔,但感染类型与青成年兔的典型兔出血症不同,主要特征有病程延长,血凝价低或无血凝和黄疸肝炎等等。用兔出血症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试验及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自血凝试验阴性的幼年兔各脏器均能检测到兔出血症病毒。人工感染乳兔虽未致临床病症,但扑杀检查见有坏死性肝炎病变和轻度肾小球性肾炎,且自肝肾等血凝检测阴性的病科中,用ELISA试验及细胞培养均可检测和分离到病毒。研究结果表明,血凝阴性并不能排除非典型兔病毒性出血症感染。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州市郊区某鸡群送检的6周龄曾经IBDV免疫的病鸡法氏囊中分离到1株IBDV强毒。该毒株能使鸡胚于接种后36~72小时内死亡,易感鸡100%发病,50%死亡。电镜观察,该病毒颗粒直径60nm左右,无囊膜。经SDS-PAGE检测,病毒核酸有二条RNA带。  相似文献   

9.
Ma  JB  M 秦云 《贵州畜牧兽医》1991,(3):60-63
从不同的商业性兔场和个体饲养者手中购进的实验兔血清中发现具有抗兔细小病毒(LPV)的高滴度抗体。经免疫荧光(IF)和血凝抑制试验(HI)两种方法分析,有75%的血清为LPV阳性。上述这一结果,再加上乳兔肾内LPV的分离成功,说明美国商品实验兔感染LPV极为普遍。因此,用兔细胞培养物或体外免疫分析进行的研究将会受到兔体感染状况的干扰。细小病毒科为小单股DNA病毒。新生儿及幼龄动物感染细小病毒后发病非常剧烈,甚至导致死亡。初生动物可经口或母乳感染,病毒也可经胎盘传递。该病传播途径多,发病剧烈,病毒增殖快,严重影响猪、狗、牛和水貂健康及其饲养的经济效益.啮齿动物细小病毒感染,如小鼠细小病毒和鼠病毒,都不太剧烈,仅引起肠炎和肝炎。而将从日本分离出的兔细小病毒接种1月龄兔,可引起精神倦怠,食欲降低。LPV感染没有明显的特征,从组织提取物和粪便中LPV的分离证明,LPV在接种14天后出现。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抗LPV血清抗体可知,接种8天后开始有抗体出现,42天后抗体滴度上升N512。在制备乳兔原代肾细胞(RK)培养物的过程中,未接种的细胞变圆并散开。这些形态学变化呈现出细小病毒感染的典型细胞病变。从而,我们从商业性饲养场购进的乳兔细胞培养物中进行LPV的分离,并检测其母兔血清LPV抗体。乳兔体内LPV的存在和母兔LPV抗体的检出说明,母兔已感染了LPV并将其垂直传递给子代。由此可以推断,在美国其它商品兔中也可能存在LPV感染。如果不检出兔LPV的感染情况而使其广泛传播,必将影响兔细胞的培养。在日本,60%的商品兔为LPV抗体阳性。由LPV感染或被动免疫引起的较高LPV效价,由于出现假性交叉反应而干扰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学检测。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一组46只家兔血清的LPV抗体,进而弄清兔LP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MA104、L929、RK三株传代细胞,对接种有相同剂量兔瘟病毒材料的有单层细胞和无单层细胞维持液中兔瘟病毒血凝价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有单层细胞的维持液中病毒血凝价较无单层细胞维持液中病毒血凝价下降缓慢。这说明此三株传代细胞能延缓维持液中兔瘟病毒血凝价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用MA-104细胞培养,结合电镜和RNA电泳检查,自幼兔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出一株致细胞病变的兔轮状病毒AD7.4株,该株传至第4代时,于36小时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传至第7代时,于24小时CPE达75%,以上,且病毒滴度为10^5.0TCID50/0.1ml。  相似文献   

12.
以建立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原.结果表明,对23只病兔各脏器病毒抗原检测,以肝、脾的检出率为最高.对人工感染兔各脏器检测,肝脏首先出现病毒抗原,其次是脾脏;各脏器病毒抗原含量依次为,肝>脾>肺>肾>心.用该法从人工感染24h后兔的口腔、鼻腔分泌物及粪便中检出了病毒抗原,表明病兔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排毒.与血凝试验对比检测兔出血症可疑标本192份,两者符合率为90.6%.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动物组织中的口蹄疫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猪和牛的扁桃体、淋巴结、脊髓、肌肉和蹄冠皮肤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与接种乳鼠测毒法比较,该方法的灵敏度达0.16LD50 ̄0.32LD50病毒量。检测人工感染后7 ̄35d的猪组织样品77份,25份为阳性;接种乳鼠并盲传3代,乳鼠-间接血凝试验(IHA)鉴定6份为阳性。检测人工感染后4 ̄7d的牛组织样品52份,20份为阳性;接种乳鼠-IHA鉴定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氨基酸变异对其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是仔鸡烈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微生物 ,能引起机体免疫抑制 ,并可致 3~ 6周龄仔鸡大批死亡 ,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IBDV属双RNA病毒科 ,禽双RNA病毒属。它有 2个血清型 ,即血清Ⅰ型和Ⅱ型 ,Ⅰ型对鸡有致病力 ,对火鸡无致病力 ,Ⅱ型对鸡和火鸡无致病力或只有很弱的致病力[1] 。1 IBDV的基因结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IBDV的双链RNA基因组有A、B两个片段 ,其中 ,A片段又称之为大片段 ,长约 3.4kb,B片段称之为…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快速检测猪瘟病毒RN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猪瘟病毒(CSFV)5′端非编码区休守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建立了检测CSFV的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应用该技术从猪瘟免兔化毒感染兔的脾淋巴结,肾与肌肉等以及石门株强毒感染猪的脾与肌肉和湖北分离毒株感染猪组织匀浆液中均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94bp的片段,从实验感染兔和猪的血液中也特异扩增出了该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健康兔脾总RNA以及健康猪的血液RNA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荧光抗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硫酸铵盐析法和蔗糖梯度离心法,从犬瘟热病毒人工感染犬的肝,脾中浓度提纯犬瘟热病毒,以其免疫家兔,制备兔抗犬瘟热病毒免疫血清,再经硫酸铵沉淀与QAE-葡聚糖凝胶A50层析提取IgG,于4℃低速搅拌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制成兔抗犬瘟热病毒抗原荧光抗体。用上述荧光抗体检测21只犬瘟热病毒人工感染犬和35只自然感染犬的116份白细胞,抗原阳性109份,而健康犬,传染性肝炎犬,犬细小病毒肠炎犬的37份血液白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和电镜技术对接种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的实验鸡作了研究。结果:接种后15d的两只发病鸡雏骨髓中含有大量病毒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BA阳性细胞主要是成髓细胞。接种后1个月一只实验鸡骨髓中形成成髓细胞性肿瘤结节,结节中成髓细胞BA弱阳性。接种两个月以后骨髓结构正常,各细胞群BA弱阳性。接种后15d法氏囊中即有病毒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但主要是成髓细胞阳性。接种后2-5个月,法氏囊淋巴滤泡中一直存有病毒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但以接毒后3-4个月时含量最高。接毒后6个月,法氏囊萎缩,结缔组织和成淋巴细胞BA弱阳性。电镜观察,在接毒后1-4个月的实验鸡法氏囊滤泡髓质巨噬细胞胞浆内和胞膜表面、网状细胞胞浆内和淋巴细胞之间观察到大量LL病毒粒子。根据BA法染色在法氏囊检出BA阳性细胞,或电镜在法氏囊检出大量LL病毒粒子。均可与MD相区别而建立LL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核衣壳蛋白及“六碱基规则”在新城疫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病毒 (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RNA包裹于核衣壳结构中 ,病毒粒子含有 6种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NP(nucleocapsidprotein)、磷蛋白P(phoshopprotein)、基质蛋白M(matrixprotein)、融合蛋白F(fusionprotein)、血凝素_神经氨酸酶HN(Hemagglutinin_Neuraminidase)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L ,其中NP、P、L外加上几种细胞的蛋白组成转录复合体。转录复合体中的核…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基因型调查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81细胞从不同地区送检的25份肠炎犬病料中分离出10株细小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结果这10株病毒均能在F81细胞上生长,产生细胞肿胀、变圆、破碎、脱落等细胞病变;病毒粒子呈立体对称,直径为20~24nm,无囊膜,抗氯仿,耐酸,耐热,能被5-IUDR抑制,可凝集猪、马、猫的红细胞,不能凝集人、鸡、豚鼠、兔的红细胞,HA试验能被抗CPV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用犬细小病毒(CPV)特异性引物对10株病毒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771bp),用PV/犬/JL/1/02、PV/犬/BJ/1/99和PV/犬/GZ/1/02三个毒株进行人工感染犬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犬在接种后白细胞总数出现短期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攻毒后4~14d粪便PCR检查阳性,其中接种PV/犬/BJ/1/99的一只犬出现严重的肠炎症状并死亡,其余接种犬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清抗体均升高(大于5倍),而对照组的白细胞总数和血清抗体没有明显的变化,粪便PCR检测阴性,表明所分离毒株能够感染犬,鉴定结果证明,CPV在我国犬群中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弱毒株(PPVS—1A)对猪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证实PPVs-1A株的安全性,以1-4毫升肌注接种5月龄左右阴性猪6只,观察8天,接种猪无明显临床症状,没有发生病毒症和排毒。以4毫升肌注接种人,一头未接种怀孕母猪与接种孕猪同居饲养42天。结果5孕猪都没有发生病毒血症,接种后42天宰杀,共收集到胎猪68只,从68只胎猪中没有分离到P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