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产品作为我国民生的头等大事,党和国家与各级政府给与了高度重视,尤其在农产 品质量安全方面,更为关注和重视,因此,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体系建设中,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我国当前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其中包括农产品质量监管不到位、国内 体系孤立于国际社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成本偏高等等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相关解决 办法,希望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农民利益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涉及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特别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比较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设现状,明确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该方面存在的差距,指出了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前,欧盟和美国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走在世界前列,在识别、预警、限制、召回、管理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分析欧盟和美国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指导吉林省建设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欧、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国际比较,认为国外技术体系相对成熟,注重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能做出有效安排。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吉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交易方式逐步多样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但在交易的手段、市场调控、流通渠道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农产品的正常流通,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加快吉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进程。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了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4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农业标准化经营发展需要、国际贸易市场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必要性;从法规政策、监测监管、农产品认证等方面概述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并指出其存在主体意识欠缺、配套技术滞后、标准体系尚未与国际接轨、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提高参与主体积极性、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技术支撑与人才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与监测标准细则、优化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了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4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学者和广大民众关心的热点。近年来,各地政府、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力度,建立了相关可追溯系统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详细阐述了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及地区和国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的现状,总结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果和不足。通过对比分析农业相对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指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的两大趋势并提出了五点建议,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卢敏  李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29-232,236
通过对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有利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系统分析,确立的内在有利因素为冷资源、高比较收益、强势主体需求、丰富的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确立的外在有利因素为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变化趋势、市场获利空间、政策环境、南菇北移大趋势和科技推动。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规模小、生产欠规范、质量差、买方市场控制产品价格和弱产后加工。提出了在新的农业发展阶段吉林省东、中、西部食用菌产业的宏观发展规划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具体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省81家食用农产品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可追溯制度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可追溯制度的总绩效与自身特征有关系;同时,这些企业在可追溯程度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与经济效益提高方面的差异同样与企业特征有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企业建立可追溯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吉林省中部农区作物种植制度与气候条件特点,提出了以增加效益,降低能源和物质消耗为目的,兼顾生物与工程技术的新机械化农作制度,其内容包括秋季耕整地,土壤培肥,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五项措施,涵盖十项全程机械化农作制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业效率低下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农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因此只有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进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吉林省才有望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取胜。为此,应适时采取加大政府帮扶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机制等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产品短缺的经济条件下 ,农业 (特别是粮食 )是人民生活的命脉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同时又出现农业持续丰收、大量农产品剩余的条件下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文中从吉林省的实际出发 ,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生产发展、生活保障、乡风文明、村容环境、管理民主5个基本面出发,结合以人为本和区域农村实际,构建了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并将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同全国、山东省进行比较评价,揭示了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起点差距,进而提出当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rcGIS为平台,基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06),构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吉林省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吉林省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水平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吉林省生态环境主要制约因子为水资源瓶颈与土壤侵蚀;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实施后,吉林省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由2010年的66.37增长至2015年的70.69,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各分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被覆盖度进一步增大,土壤侵蚀状况明显好转,土地适宜程度显著提高,水资源瓶颈因素有所缓解;“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充分调查国内外肉羊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分析了吉林省肉羊生产的前景和市场潜力 ,对吉林省肉羊生产现状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建立吉林省现代化肉羊生产体系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我国东中西地区山东、湖北和四川三省的济南、泰安、武汉、孝感、成都和攀枝花六个大、中城市消费者进行认证食用农产品认知度和购买行为的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找出影响消费者购买认证食用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