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林凝聚着知青的智慧力量,胶园铭刻着知青的光辉形象。”这是2006年4月,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们回访海南农垦时,一位农垦老兵写下的诗句。 是的,他们把最绚丽的年华留在了海南,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了动人的篇章。现在,他们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海南,是农垦,提供给他们踏上这个舞台的阶梯,对他们而言,海南、农垦,是他们终生难忘的第二故乡,是值得永远守候的精神家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程军  林萍  陆军  黄勇生 《中国农垦》2012,(11):70-72
在中国农垦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投身到农垦建设的大潮中,他们用汗水写就了难忘的青春,用热血铸就了垦荒的奇迹,他们中有人一生都留在了农垦,也有人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就是知青。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农垦,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19,(7):80-80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老一辈农垦人的铮铮誓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是一代代农垦人薪火相传的农垦精神。“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稳定器”,这是党中央赋予新时代农垦的光荣使命。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农垦》杂志特举办“甘肃农垦·亚盛好食邦杯”“垦三代的故事”征稿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垦浩歌     
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新中国农垦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兴垦振邦。露宿风餐,披荆斩棘,农垦战士,铸剑为犁。戈壁沙滩兴水利,荒原野岭造良田。几代人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终成一个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农垦壮举筑丰碑,农垦精神永流传。今作长歌记之,并以此纪念为农垦事业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先驱们。  相似文献   

5.
农垦系统有着革命的光荣传统,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农垦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军力量。在农垦事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党员。值“七一”之际,结合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刊编辑部选择了新时期农垦系统几位优秀党员的事迹进行报道,以此与广大党员共勉,共同推进农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栏的话: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农垦事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经过三代农垦人的开发建设,今日农垦已成为拥有1200多万人口、700多万亩耕地、2500多亿元资产的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并形成了独特的农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农垦精神是农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垦文化、农垦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的时期,创新农垦文化、弘扬农垦精神,是农垦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农垦小康的需要。为此,农业部农垦局于2003年11月6日在京召开了新时期农垦文化研讨会。以此为契机,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开辟“农垦文化纵横谈”专题征文。本期编发与会领导的发言和部分垦区的交流材料,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踊跃来稿,共同办好这次征文活动。年底本刊将对所有征文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7.
杨军 《中国农垦》2005,(8):56-59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新阶段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农垦事业是和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垦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在此,本刊编辑部制作了这个专题,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在新时期农垦人构建和谐农垦社会方面的一些探索、做法和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农垦事业的发展,关注农垦人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美食、美景、特色活动……2019年春节期间,农垦系统备战年货市场,以优质农垦产品保障节日供应;策划举办特色活动,搞活春节期间文化市场;打造旅游产品,提供春节旅游的“农垦目的地”……为消费者奉上了富有农垦特色的“节日大餐”。  相似文献   

9.
陈春山  陈革 《中国农垦》2004,(10):13-15
在历史的长河中,5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对上海农垦而言,却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中,纪录着上海农垦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感人故事和发展轨迹;凝聚着上海农垦人“向大海要田,向荒滩要粮”的豪迈气概和创业精神;展现着上海农垦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巨大物质成果和“努力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空前重视“三农”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三农”理论和政策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和新举措.这些战略部署是今后推动农垦事业大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武器.农垦是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的屯垦戍边、保障供给、培养人才的特殊组织,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力量,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公共性特征.经过几代农垦人的顽强奋斗,农垦事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高起点上,处于改革的最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农垦云台农场建场六十周年之际,云台人把集聚了六十年的文化精髓提炼出“同心、敬业、务实、创新、自律、奉献”的云台精神:“同心”就是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做好企业各项工作;“敬业”是每个职工做好工作的前提必须有敬业精神,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做到勤奋、钻研、奉献;“务实”是农场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踏实作风,是办好企业的根基;“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也是企业上下应树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自律”是企业和个人保证诚实守信的基础和基石.企业和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体,要时刻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主动纳入诚实守信的道德范畴里去;“奉献”是恭敬的交付,呈现一种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张宁珍 《中国农垦》2007,(12):43-44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创造力的因素。当前农垦既面临人才"瓶颈"制约,又面临人才竞争挑战,切实加强农垦职工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农垦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一、农垦职工队伍的现状目前农垦职工队伍的现状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紧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名归国华侨,一名共产党员,对农垦有着深厚感情的农垦人;他身残志坚,失去了一条腿,却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他的心中,时刻装着职工群众,热心帮助职工排忧解难;他在基层工作了27个年头,把自己的壮丽年华、全部精力交给了农垦事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农垦事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完成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而建立起来的。60多年来.农垦系统作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国家队”.始终担负着示范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历史使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农垦系统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立足垦区实际.  相似文献   

15.
他是甘肃农垦系统中一名普通的西安支边青年,从初出茅庐、青春年少的小伙子到满头华发的老人,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热爱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甘肃农垦事业。他一直以顽强的毅力和始终不渝的信念,用辛勤劳动和滴滴汗水在过往的峥嵘岁月中铺就着自己为之热爱的农垦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垦事业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不断发展壮大,并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伟大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垦精神,为农垦人立垦兴垦强垦提供了无比珍贵的情感纽带、思想沃土和创造源泉。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农垦事业的孕育地。井冈山时期所创办的"红军公田""模范农场""红军公谷管理委员会""农事试验场""留守处粮仓"等一些符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初步具有农垦性质的土地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垦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农垦的问题不仅是改制问题,而且是生死存亡问题。有些垦区已将国有农场下放,甚至提出“农场变农村,农工变农民”。“两变”做法将使几代农垦人共同缔造的农垦事业不复存在。从全国农垦情况看,大部分垦区向集团化发展,使农垦实力得到增强,集团化应是农垦改制的主要形式。甘肃农垦是个小垦区,规模较小,在全省经济中比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正>由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新中国农垦事业,经过60多年的开拓和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农垦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国家队、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农垦事业又处于新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如何深刻认识农垦、深入谋划农垦,深化农垦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扎实建设农垦,已成为我国农垦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一个“垦”字,足以道尽我国农垦事业的肇始之源与历史定位。“垦”的对象,自然是“荒”。从亘古荒原到茫茫戈壁,从盐碱荒滩到沼泽丛林……在饥馑的年代里,在荒芜的土地上,在艰苦的劳作中,几代农垦人抛洒着汗水、泪水、血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作为一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特殊队伍,农垦过去70年的历史,就是由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军功章铸就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垦》2008,(5):70-74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50周年,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华诞。 这是个特殊而美好的年代。回顾农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是那么多平凡的、不平凡的人,推动着农垦事业不断前行、不断辉煌。 这些人中,有将军元帅,也有普通的战士,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战到战天斗地的垦荒大业,成为农垦事业的开创者。 这些人中,有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也有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的汗水,推动了农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这些人中,有年过耄耋的老人,也有稚气未消的孩子,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美好光芒,把这片和谐的天空装扮得更加美好。 从一滴水的折射,就能看得出阳光的灿烂和美丽,用简单平实的文字,记录下千千万万农垦人看似平凡的人生,这就是开设“农垦人生”这样一个栏目的意义所在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