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优势及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提出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要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编制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建立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湖北林业科技》2014,(6):F0004-F0004
东扼武当山,南临神农架,自古就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和千里“房陵”之称,是武当山和神农架中转站,区位优势突出。它就是“全国绿化模范县”——房县。房县是湖北省名副其实的林业第一大县,版图面积51.3万公顷,林业用地43.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4.8%,森林覆盖率达77.52%  相似文献   

3.
针对最近湖北省神农架的一些单位推出所谓神农架“野人”探险旅游的计划,鼓动人们到神农架寻找“野人”一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邀请了我国知名的动物、古生物、生命、生态和历史学的科技专家,于1999年1月12日召开了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座谈会。会上,有关专家回顾了70年代以来有关“野人”的科学考察情况,对“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客观的讨论研究,对大规模组织“野人”探险旅游可能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生态旅游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湖北最高山是神农架主峰神农顶。神农架是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名符其实的"物种基因库"、"生物避难所、"中草药王国"。巍巍神农架,华中第一峰。这里群山逶迤,苍茫迷离。早在远古洪荒时代,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首创农耕,教民稼穑,架木为梯采尝百草,神农架由此而得名。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东部边缘,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神农架属于大巴山系,与米仓山、大巴山(狭义)、武当山、荆山等共同组成大巴山脉。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保存完整的原始洪荒风貌、淳朴的风土人情和神秘的古老传说。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引导神农架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梳理了神农架的生态优势与人文优势,对神农架发展过程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神农架人类原始生态平台构建提供合理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树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窗口。每一棵古树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有的还会衍生出一段动人的故事。西安市北院门回民中学的右前方有一棵古槐,它身旁衍生的故事,就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北院门古槐,是一株具有460年树龄的中国槐,距鼓楼约100米,位于回民中学校门的前方。树高16米,胸围2.75米,树冠覆  相似文献   

7.
位于太行山区的平定县 ,发现一棵汉代古槐 ,山西省文物管理局已将其列为山西省重要保护文物。据了解 ,这棵汉代古槐生长在平定县西锁簧村 ,系西汉初年 (公元前 2 0 6年 )栽种。其树干笔直 ,质地坚实 ,通体没有空洞 ,根系已延伸至地下水位。据测定 ,该树高 30余 m,直径为 2 .9m,枝繁叶茂 ,虽经 2 2 0 0余年风霜雪雨 ,依然郁郁葱葱。相伴古槐旁的 3眼呈品字形的水井 ,与古槐相映成辉平定县发现汉代古槐@胡帆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森林生态旅游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把生态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生态的理解促进旅游,通过旅游增长生态方面的知识的活动,对旅游者来说是一种“软冒险”。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是并不一定要去条件艰苦的地方野营,而是相对的回归自然,住还是要住在城市或条件好的地方,所以被称为“软冒险”。生态旅游是一种层次高、环境影响敏感的活动。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专门观光;2)不仅观光,还要为环保做贡献;3)专项旅游,如观鸟、登山旅游、观光农业等。比如九宫山、三峡以及鄂西北的神农架等地的自然保护区都是好去处。另外,很多社会团体组…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中国“生态环境旅游年”。在这样一个大话题下,旅游、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神农架要“放卫星”,“野人”成为商业卖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面积6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及珍稀动植物”...  相似文献   

10.
红豆杉提取物的药用价值之高,已被世界医、药学界所一致公认。但是,其资源的严重稀缺与市场巨大的需求,也是极不相称的。一、红豆杉珍稀树种在鄂西北神农架——武当山地区不仅适应性强,生长快而且优质根据今年对3~5年生神农架红豆杉的物候观测,一年可发2~3次新梢,总量可达2500~3000个新梢,平均梢长1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40厘米,生长高度50~80厘米,平均胸径增粗1.0~1.5厘米,整株紫杉醇的含量均比太平洋、加拿大红  相似文献   

11.
操春林 《中国林业》2009,(9):I0004-I0004
堵河,是湖北省汉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古名“武陵水”、“孔阳水”,又名“陡河”,因其水流落差大,形陡而名。堵河发源于神农架大九湖,贯穿竹山全境,全长338.6千米,由南向北奔流汉江。堵河不仅是竹山人的母亲河,还由于“峰奇洞诡峡险”的魅力,成为神农架、武当山后院最美丽的绿色走廊,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乘车经过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巫山段,特别是巫山县高速公路进出口通道时就会发现,公路两旁栽植的银杏树、香樟、榕树、栾树等像卫队似的排列着,公路两旁山上郁郁葱葱的林木,成为生态旅游风景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大理古树     
玉湖古槐洱源县城玉湖镇下北门村,过去曾叫古槐村;该村历史上曾有三棵古槐树,相传为唐代所植,誉称唐槐。其中两株在20年前被毁,现还存最大一株。经科学工作者考察,此树属豆科槐树,树高11米,直径3米左右,初步鉴定为宋初古木,距今已有780多年,主干虽龟裂为二,且腹有空洞,但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树冠大如华盖,遮荫面积近一亩。右侧有高大照壁一方与其相接,古槐根部盘环错节,有的  相似文献   

14.
<正>伫立在村口的古槐,是地理坐标,是故乡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承载着游子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和顾盼。老辈人说,这棵古槐是明末清初时外地人迁至此地时栽种的,虽历经400余年风雨,仍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被称为"望乡槐"。在村民们眼中,这棵古槐就像神灵,庇护着一方村民,是整个村子的守护神。小时候,我常到古槐树下玩耍,攀爬嬉戏,留下许多欢乐童年的记忆。村里老人告诉我,在古槐的南面,曾经王高古塔凌空傲立,距弥河故道很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周至县翠峰山下有一棵唐代开元年间所植的古槐,成为旅游者观赏的一大景观。这棵号称“秦中首槐”的古槐高23米,冠幅18米,胸围6.8米。顶天立地、枝繁叶茂,雄伟壮观。1996年被西安市确定为第一批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2003年周至县在古槐前建造了280平方米的池塘,加修了护树石栏。著名作家王安全为古槐书写了碑文,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先生为古槐亲笔题词“槐荫池”。日前,凡来古楼观旅游者,都慕名到官庄村观光“槐荫池”的千年古槐。(王西玉摄)周至县的千年古槐  相似文献   

16.
度假消闲荆楚游森林公园好去处湖北省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奇特人文景观甚多的地方。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绿色宝库”的神农架,“真武道场”的武当山,构成了唯鄂独有的旅游景区。全省拥有森林公园56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是旅游观光、度假避暑...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生态环境特殊、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同时,作为中国中部生态旅游热点地区,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神农架地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 5、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30 m×30 m分辨率)进行解析,获得了这3个不同时期研究区的耕地、林地、灌草地、湿地、水体和建设用地等6种不同景观类型的分布图及不同景观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这20年内,神农架的主体景观森林得到了较好地保护,面积基本保持了动态平衡,耕地面积也基本稳定,建筑用地和水体显著增加,而灌草地则显著减少,湿地在2010~2020年也显著减少;且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变化幅度在2000~2010年要显著大于2010~2020年。因此,在未来应该注意加强对该地区灌草地及湿地的保护,并严格限制建设类项目。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神农架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路大公路A标段工程监理林业部昆明勘察设计院白锡九路美邑至大麦地汽车专用二级公路是交通部和云南省“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上海罗村口经昆明至碗町公路中石林至新哨段间的一段,是昆明通向滇南,走向东南西,通向世界的交通大动脉,正线全长30.2公里,分两...  相似文献   

19.
广西容岑一级公路玉林段全长23.1公里,沿线经容县四个乡镇,该工程于1998年10月开工建设,于2000年9月提前完成了基建工程,并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容岑一级公路是建设中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中的一段,为广西路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工程建设中,玉林市林业部门抓好公路两侧一面坡的植树造  相似文献   

20.
古树保护性移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移植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各工作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技术流程。总结了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中旬对北京市东城区两株古槐Sophorajaponica移植前的现场调研、人员和材料准备、树木雷达波探根、应力波枝干空洞检测、新型井字形工字钢托架吊运以及移植后复壮等关键技术要点,保证了古槐移植的成活及施工安全。结果表明,移植前的充分准备、先进诊断技术及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是保证古槐移植成功的关键,为古树依法迁地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