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鲵驯养繁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大鲵驯养繁殖生产,促进陕西省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大鲵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大鲵生产社会化和管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笔者在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我省目前大鲵养殖生产实践,就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总结,起草了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推进大鲵驯养繁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大鲵驯养繁殖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标准中关键性生产技术归纳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闽北山区庭院驯养大鲵的养殖方式,生产管理和病害防治,经一年半的饲养,大鲵苗由 4.2 g长至53.1g,最大个体达73.9g,成活率97.5%。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武隆县地处渝东南山区,具有发展特色渔业的资源优势。今年以来,该县借助重庆市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良种场建设项目资金加大了大鲵仿生态驯养繁殖开发力度。位于该县接龙乡接龙村的一把伞大鲵仿生态驯养繁殖场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有望提前1个月完工,9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香鱼及其驯养繁殖香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香鱼科鱼类,只一属一种。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鱼类。背鳍ii-9-10;臀鳍iii-14-15。侧线鳞63-64。鳃耙14-18+23-25。体长为体高的5.4-5.7倍,伪头长的4.4-4.8倍。头长为吻长的2.8-...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鲵环境适应性的调控、适口饵料的筛选以及伤病防治,初步探索出了大鲵的驯养技术,驯养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7.
<正> 大鲵繁殖季节盛期何在?我想水产战线的同志们,看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一定会笑话我孤陋寡闻的。何以这样说呢?因为这个问题,早就被阳爱生在《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一文中解答了:“从雌、雄大鲵性腺发育情况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大鲵繁殖季节的盛期应是夏末秋初。”(见《动物学报》1981年第3期)  相似文献   

8.
大鲵(MegaIobatrachus davidianus)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CITES附录Ⅰ中禁止贸易。  相似文献   

9.
大鲵规模化繁殖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立成 《河北渔业》2004,(3):33-34,41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二十多年来,娃娃鱼尚未实现规模化繁殖。对此,我们深入研究了娃娃鱼的发育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理学及繁殖生物学等基础学理论。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新技术,创新了娃娃鱼繁殖技术,实现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这对保护、增殖其资源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汉中市地处陕西南部,在秦岭南麓,属秦巴山区,面积27 200 km2,人口373万,地形地貌呈盆地,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占58%,山大沟深,山峰海拔平均在800~2 000 m以上,年降雨量在800~1 000 mm,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有大小河近百条,较大河流有汉江、嘉陵江、褒河、太白河、湑水河等,山涧小溪流水不断,且落差较大,水质良好,植被覆盖率56%,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各种水生野生动物特别是大鲵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现已查明在汉中市十个县境内均有大鲵资源,因此人们又称汉中市是大鲵的最佳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1.
李骏珉 《水产养殖》2002,(5):16-16,15
大鲵(娃娃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尾两栖类,1989年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犤1犦。批量生产大鲵苗种,对于保护、增殖、合理开发利用大鲵资源,促进大鲵养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本试验旨在探索大鲵的繁殖盛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大鲵资源积累基础性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验用的大鲵于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购自湖南、湖北、陕西等省的山区。饲养在室内水泥池中,水泥池面积大小不等(0.5米2~1.0米2),按一池一鲵的原则,依个体大小不同,大者居大池,小者居小池,池高0.5米,水深0.2…  相似文献   

12.
大鲵的繁殖盛期在什么时候 ?关于这个问题 ,阳爱生在《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中指出 :“从雌、雄大鲵性腺发育情况综合分析 ,我们认为大鲵繁殖季节的盛期应是夏末秋初 (《动物学报》1 981年第 3期 )。”然而 ,有人按照“夏末秋初”论进行大鲵人工繁殖 ,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例如 ,陈金生将催产时间选在夏末秋初 ,待水温下降到 1 8℃时进行人工催产 ,未获成功 (《水利渔业》 1 999年第 5期 )。所以 ,笔者认为“夏末秋初”论或许有误 ,对大鲵的繁殖盛期尚需探索研究。为了探索大鲵的繁殖盛期 ,笔者于 2 0 0 1年借湖南省衡阳市白鹭湖农场聘…  相似文献   

13.
雷越 《内陆水产》2014,(11):84-85
上世纪70年代前,大鲵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水产品,因外贸大量收购造成过度捕捉而使资源枯竭,近于濒危,国家将其列入二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为此,全国较多的水产和生物学家等科研人员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大鲵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90年代进入室内规模化驯养,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成熟与提高.进入本世纪后,经我省主管部门批准的大鲵驯养企业(或个人)已达400余家,其中80%左右为家庭规模驯养户,驯养量已达到60万尾左右,已从大鲵产地家庭驯养发展到非产地驯养,仅望城区的家庭规模驯养户已达100余家,驯养大鲵子代已超过5万尾.笔者从2005年以来一直从事大鲵子代的室内驯养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索,积累整理了适合于室内驯养大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4.
大鲵的自然繁殖习性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7~1999年在伏牛山区对大鲵的自然繁殖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鲵的自然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9月,8月为繁殖高峰。观察到的最小产卵个体为雌性350g、雄性300g。产卵前有明显的发情行为。  相似文献   

15.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资源保护、增殖、利用是水产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水产开发的重点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娃娃鱼人工繁殖过去20多年来尚未实现规模化。对此,我们在深入研究娃娃鱼发育生物学、发育神经学、繁殖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创新技术,实现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这对保护、增殖其资源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1仿生态环境培育亲体仿生态环境条件优劣,关系到培育亲体的性腺发育是否成熟。仿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仿娃娃鱼在自然界栖息的生态场所而修建的亲体培育池、人工控温、人工…  相似文献   

16.
肖遥 《重庆水产》2007,(4):44-47
大鲵(娃娃鱼)属脊索动物门两柄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但近年来我国的大鲵资源却面临不断衰退得局面,如何更加有力和有效地保护大鲵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大鲵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大鲵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大鲵资源保护及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野生大鲵的重点分布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资源依然丰富;1990年前后人为的滥捕滥杀给大鲵资源造成严重破坏;2000年前后开始的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使大鲵存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总结了近20年陕西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建议对群众的驯养繁殖大鲵行为因势利导,加强监管,积极探索开发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9.
大鲵南移珠海人工养殖及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锦涛 《淡水渔业》1995,25(1):33-35
中国大鲵南移珠海花岗岩地区繁养4年多,结果为:大鲵改变了冬眠的习性;大鲵群体生长,发育优于野生大鲵的生长,发育;雌雄体精卵人工培育业已成熟,并经人工催产产卵排精;为保护、增殖、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近。  相似文献   

20.
大鲵仿生态自然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大鲵资源,探索研究仿生态繁殖模式,开展了大鲵仿生态自然繁殖试验。依据生态学原理和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在适合大鲵生长发育的地区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人为地建造水沟溪流、洞穴、植被等,并附加科学管理,促使大鲵自然繁殖。运用仿生态自然繁殖模式可以很好地保护亲鲵,减少对它的损害,并繁育体质健壮、质量优良的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