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综合地研究了二棱皮大麦株高、剑叶面积、剑叶功能期、剑叶比重、倒二叶面积五个形态、生理性状与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五个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并将表型典型相关分解出遗传和环境相关,重点研究这两组性状的遗传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组性状的遗传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株高,剑叶面积与每穗粒数和剑叶功能期与单株籽粒产量的正相关,以及剑叶面积、倒二叶面积与单株穗数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用相关分析,遗传通径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对13个二棱大麦品种群体的单株的5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他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未达显水平。育种中应把提高穗粒数作为主攻目标,兼顾穗数,千粒重,株高以90-105cm为宜。 相似文献
5.
水稻粒形相关性状及千粒重QTL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ipponbare(japonica)/Kasalath(indica)//Nipponbare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在3种环境下对水稻粒形相关性状及千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loci,QTL)的定位分析。利用QTLmapper1.6软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了粒形相关性状及千粒重QTL。结果表明,在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4、1、4、5、5个QTL,分别控制粒长、粒厚、粒宽、粒形和千粒重。鉴定了以Nipponbare为背景、Kasalath为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在3种环境中的表型值,发现与背景亲本相比,置换片段包含qGL-6的株系NK28、包含qGL-12的株系NK32粒长均明显变长;置换片段包含qGW-1和qGW~7的株系NK9和NK32粒宽均明显变窄;置换片段包含qLWR-5的株系NK22和NK32、包含qLWR-12的株系NK32粒形明显变大;置换片段包含qTGW—1—1的株系NK9千粒重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这些QTL是稳定表达的主效QTL。 相似文献
6.
7.
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大麦出苗后20d左右,芽鞘节就开始分蘖。半冬性品种(包括弱春性品种).其分蘖期约66~75d,占全生育期的37%~42%,其中有效分蘖期占13%~19%。各级分蘖的成穗数占总成穗数的比值,主穗占26%~27%,一级蘖穗占39%~60%,其中Ⅰ和Ⅱ蘖成穗占33%~58%。为了实现丰产目标,应须选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的品种。栽培上要求施足底肥,促壮苗早发,控制二、三级分蘖滋生,办调好个体与群体问的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8.
9.
普通小麦硬度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普通小麦硬度(用研磨时间法测定,以秒为单位,测定值越小硬度越大)与其它12个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度(研磨时间)与角质率、出粉率、沉淀值以及粉质仪测定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性、断裂时间和评价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公差指数、软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依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了硬度与角质率、出粉率、沉淀和评价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还利用20个省市提供的5760份小麦样本,对我国小麦品种硬度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硬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我国小麦品种硬度分布的总趋势是南软北硬;国外引进品种的硬度明显大于国内品种;国内农家品种与育成品种一般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粳稻垩白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分析粳稻籽粒垩白与其它性状的相关结果,垩白与千粒重,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株高,灌浆时间,熟期、完整精米率及粒形等的相关不显著。穗长,穗型与垩白的关系表现为,穗长〈15cm的棒状型垩白指标与中间型相仿,选择穗数多,穗型中等或偏大、千粒重适宜的材料在可望获得高产的同时,改善米质,长粒型粳稻即使粒重大,仍可得到较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12.
大麦耐盐性与其主要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2份大麦品种,采取双重对照法,考查了处理和对照的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主穗排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10个性状。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指数作为衡量其单项耐盐能力大小的指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大麦在一定盐分浓度胁迫下其主要性状表现进行了研究。不同因子指标集团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成活率、株高和单株粒重这3个指标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一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穗下节间长、主穗长、主穗排数和单株粒数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二级指标。单株穗数在3个因素组都没有较大的负荷量,可不考虑作为耐盐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西藏冬小麦产量性状与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藏30个品种(系)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仅产量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到达显著,其相关程度为:每公顷有效穗数(0.7228)〉千粒重(0.5331)〉穗粒数(0.4328);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为:每公顷有效穗数(1.0215)〉每穗粒数(0.8321)〉千粒重(0.7521)〉生育期(0.2064)〉株高(0.0473),穗长对籽粒产量表现为较小的负效应。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西藏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数、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并努力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寻求三因素乘积最大的最佳遗传模型,同时还应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水稻倒伏指数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表明,基部挫折重、光合速率、生物产量等性状对水稻倒伏指数具有较大的负效应,株高、鲜重等性状则具有较大的正效应,其中以基部挫折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按基部挫折重大,光合速率和生物产量高的方向选择,有利于抗倒伏性和产量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选用二棱大麦14个基因型的未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全部基因型的再生植株,对其自交后代(R_2)的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基因型叶绿素缺失的变异频率平均为2.62%,以浅绿类型为主;10个基因型抽穗期和株高的变异频率平均分别为7.61%和6.51%,大部分为晚抽穗和矮秆变异,不同基因型间性状的变异频率有显著差异,如叶绿素缺失变异频率从1.02%到10.33%,抽穗期从2.09%到20.46%,株高从1.88%到13.43%;而不同基因型在叶绿素缺失的类型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变异趋向上亦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说明基因型对大麦体细胞无性系二代性状的变异频率与趋向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