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气转暖时是鸽衣原体病(鸟疫)发病传播的多发期。鸽衣原体病是由鸟疫衣原体引起的一种全身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对养鸽业的危害较大,尤其会在青年鸽群中引起广泛流行。而且此病属人畜共患病,在一些国家已日益成为对饲养管理人员健康有严重威胁的职业病,受感染的人主要表现为沙眼病、结膜炎、关节炎、尿道炎等等。 鸟疫衣原体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吸血昆虫可起机械传播作用。 鸟疫衣原体的毒力有强毒株和低毒株两类。强毒株可引起宿主的急性死亡,其特征是重要的器官广泛性出血、充血和发生炎症;低毒株的感染宿主没有血管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
3.
鸟疫又名鹦鹉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鸟类、禽类以及人的共患传染病,尤其鸟类自然感染严重,成为重要的传染原。1997年2月,广东某画眉鸟养殖场发生一起以画眉瞎眼、腹泻、死亡,饲养员发烧、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我室诊断为衣原体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禽》2015,(6)
鼻气管鸟疫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是一种多形性、无芽孢、低致病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临床上主要引起肉鸡、火鸡、肉鸭和蛋鸡呼吸系统疾病,常常与其它呼吸道病原(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禽偏肺病毒、鸡毒支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大肠杆菌)呈现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误诊和治疗失败。临床上,ORT发病率最高可达80%,单独感染后的死亡率较低,混合感染后死亡率在30%~87.5%。ORT分成18个血清型,鸡源分离株主要以A型为主,火鸡分离株主要以A、B和D型为主。本文分别对ORT病原学、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临床诊断和防治技术进行综述,阐述从1994~2014年的ORT相关研究进展,为防治ORT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9,(10)
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为严重,主要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依据临床表现可将猪肺疫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病猪主要表现败血症和呼吸道症状。预防猪肺疫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同时对猪群进行科学免疫,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对猪肺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2)
猪肺疫病是一种多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大多数病猪有颈部肿胀、喉头炎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俗称锁喉风、大红脖、肿脖瘟。发生猪瘟时,常引起继发猪肺疫。多由呼吸道感染,也可能由消化道或皮肤创伤感染。多呈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发病。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彤盛药业有限公司 《北方牧业》2010,(12):19-19
<正>近几年来,常见病仍在继续流行,而且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其特点是死亡率高、病原出现变异,危害仍以病毒性疾病最大,同时条件性疾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单发型的疾病逐渐减少,而混合感染较多。同时,新的疾病在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鼻气管鸟疫杆菌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气管鸟疫杆菌 ( ORT)是近年从患呼吸道病的家禽和野禽中分离到的一种新细菌。许多国家已分离出ORT。ORT感染分布广 ,水平和垂直传播快 ,已引起世界各国重视。我国尚未这方面报道。最近我们从广西 3株似疑副鸡嗜血杆菌 ( HPG)的分离物经培养 ,发现菌落形态不像 HPG,其中一株菌 相似文献
16.
17.
鼻气管鸟疫杆菌中国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形态特征检验、常规生长实验、API-20NE生化试剂盒检验、PCR检验和血清学检验从疑似副鸡嗜血杆菌的野外分离株中鉴定出2株鼻气管鸟疫杆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养鸽业发展很快,各地区兴办不少大小鸽场,引进和饲养美国皇鸽、石岐鸽、美国五杂鸽、石岐杂鸽等品种,随之鸽病复杂起来,87年5—6月份,海南岛某鸽场,曾暴发一起以鸟疫为主,并发鸽痘、副伤寒、毛滴虫病、白念珠菌病等混合感染。其传播快,范围广,发病与死亡高,经济损失大是少见的。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使病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得到控制。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养鸽业顺利发展,现将疫情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鸟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养鸟的逐渐增多 ,养鸟应注意寄生虫病的防治。1 线虫病1 1 蛔虫病 澳洲鹦鹉 ,锥尾鹦鹉 ,鸽子 ,斑鸠等易感蛔虫。临床症状 :消瘦、食欲不振、生长缓慢、腹泻 ,可引起长尾小鹦鹉腿麻痹。诊断 :粪便涂片镜检 ,椭圆形的卵 ,外有厚厚的、平滑的壳。防治 :①枸橼酸哌嗪按 30 0~ 5 0 0mg/kg体重饮水或拌料给药 ,用 1次 ;②左旋咪唑 ,按 2 5~ 5 0mg/kg体重饮水或肌肉注射 ,1次 /日 ,连用 2d。投药后 ,投服润滑剂可避免肠梗阻。干燥、清洁的环境可减少蛔虫的感染。1 2 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已从鹦鹉、雀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