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菇废料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废料栽培草菇试验吕庆春张学秀安秀荣房宽锋(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食用菌室271000)用棉籽壳栽培平菇的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麦秸糠中栽培草菇,比用纯麦秸糠显著增产,并节约了原料费用,显示出食用菌废料再利用的巨大潜力,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0,(4)
以纯棉籽壳+玉米芯为对照,进行添加白灵菇菌糠9个配方栽培平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糠20%,棉籽壳20%,玉米芯48%,麸皮10%,石灰1%,石膏1%(质量比)为试验最优配方。此配方与对照相比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差异,产投比最高,为4.01。  相似文献   

3.
以草菇VH3为试验菌株,进行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95%,麸皮5%配比料栽培草菇比用纯棉籽壳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好。杏鲍菇菌渣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4.
利用麦秸在休闲麦田中种草菇,不仅能变废为宝,每百斤收获20多斤草菇,还能变成优质肥料,耕翻施人田间后,来年小麦可增产20%左右。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一、麦秸处理与辅料:麦秸栽培草菇的原料配方为:麦秸90%,棉籽壳或马粪、麸皮、谷糠、酒糟10%,另加玉米面2%,过磷酸钙1%。麦秸处理方法:选干燥无霉变的麦秸,切成5—9厘米长,用石滚碾至手触有柔软感。然后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栽平菇多用棉籽壳作培养料,因此造成棉籽壳供应紧张,价格日涨。而麦秸在广大农村除部份用作饲草外,剩余的是作燃料和沤肥,经济价值极低。根据麦秸的成分(含碳47%、含氮0.48%)稍加补充氮源就能满足平菇生长的需要。笔者于1988年8月开始用麦秸畦栽平菇试验,取得初步结果。(一)制备培养料选无霉变、干燥的当年麦秸,设三个配方:①麦秸50公斤,干牛马粪5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尿素200克,石灰和石膏各1公斤;②麦秸75公斤,棉籽壳25公斤,其他辅料同上;③麦秸100公斤,尿素1公斤,不加石灰,其他辅料同前。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滑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滑菇(Slipperymushrooms),探讨平菇菌糠部分替代木屑栽培滑菇的可行性,以期取得合适配方。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滑菇是可行的;且在供试配方中,配方B(木屑70%、菌糠1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与配方C、D、A都有显著差异,B为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7.
高爱华  宫志远 《食用菌》1994,16(2):23-24
为开发利用农村中丰富的麦秸资源,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麦秸栽培草菇的研究,每百公斤麦秸平均产鲜菇在30kg左右,高者达37kg。现将高产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及菌龄 经引种试验,台湾草菇、V_(35)及GV_(34)三个菌株均为适合麦秸栽培的良种,尤以GV_(34)表现最好,适应性广,出菇快,产量高。由于草菇菌丝生长快,易衰老和自溶,所以栽培时一定要选用菌丝健壮、菌龄较短(略带少量砖红色厚垣孢子)的优质栽培种,掌握菌龄在20天以内,超过20天的老菌种尽量不用。 (二)培养料配方及原料处理 原种及栽培种配方选用棉子壳100kg,麸皮5~10kg,尿素200g,磷肥500g,糖1Kg,石灰2kg,水140kg左右,装瓶或装袋  相似文献   

8.
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糠不同比例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 (Agrocybe aegerita)和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以常规培养料(木屑8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为对照,探讨平菇菌糠部分替代木屑栽培两种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是可行的;且在供试替代比范围内,两种食用菌产量随替代比的增加而增加;供试配方中,配方D(木屑40%,菌糠4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栽培的茶薪菇和黑木耳产量均最高,筛选为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利用食用菌生产而废弃的菌糠,我们于1990~1991年以平菇菌糠为主要配方原料,进行蘑菇制种对比试验,目的在于为菌糠代替棉籽壳制蘑菇菌种提供应用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将中药渣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设计不同的配方,并与青岛市常用制作平菇栽培种培养料进行比较,试验揭示中药渣可以部分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栽培种的制作,从而大幅度降低平菇制种成本。采用中药渣60%、玉米芯34%、麸皮6%配方培养基培养平菇栽培种,发菌速度、菌丝长势等均好于棉籽壳94%、麸皮6%的常用配方。  相似文献   

11.
我地因饲养柞蚕,每年有大量的修伐柞树枝条,一直被当作廉价的燃料。为提高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7年开展了柞树枝条栽培平菇试验。(一)材料与配方:菌种紫孢侧耳。柞树枝条为1986年冬伐,经晒干后粉碎成粉末状棕褐色碎屑。配方(%)设(1)柞枝屑25,棉籽壳68,麸皮5;(2)柞技屑50,棉籽壳38,麸皮10;(3)柞枝屑75,棉籽壳8,麸皮15;(4)柞枝屑80,麸皮18。以上配方均另加红塘1、石膏粉1、生石灰0.5、多菌灵0.3,料水比为1:1.8.pH7—7.5。(5)棉籽壳100(对照),另加多  相似文献   

12.
木耳菌糠袋栽平菇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平菇,分别以15%、30%、45%菌糠代替木屑制成培养基,与未加菌糠的常规培养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袋栽平菇是可行的,并且第3种配方:木屑55%、菌糠30%、麸皮12.5%、石膏1.5%、糖1%、pH值自然、含水量60%的产量最高,为菌糠替代木屑或棉子壳最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13.
石灰水对微生物有强烈的杀伤作用,由于廉价易得,可作为平菇栽培科的消毒剂,但消毒效果及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究竟如何?本试验就这问题作了探索,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高温平菇5712,引自山东金乡鸡黍菌种厂;原种、栽培种均用棉籽壳作培养基。培养料配方为:小麦秸60%,花生壳、玉米芯、棉籽壳和麦麸各10%。小麦秸、花生壳和玉米芯均经饲料粉碎机粉碎。以上原料除麦麸外,均为一年以上陈料,已霉变、结快。料水比为1:4。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利用新原料,我们在棉籽壳床栽平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花生壳袋栽凤尾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制栽培种供试凤尾菇种引自湖南农学院蔬菜教研室。生产种配方为:花生壳(晒干用脚踏碎)40%,棉籽壳53.7%,过磷酸钙2.5%,磷酸二氢钾0.3%,蔗糖1%,石膏粉1.5%,石灰1%。其中花生壳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预湿1天,再与其它辅料混合均匀,含水量为65%,pH 值7.5左右.将培养料装入17×25cm 聚丙烯塑料袋中,常压灭菌10小时,无菌操作接入原种,置于室内自然温度下发菌,35天菌丝长满袋.(二)接种栽培栽培料配方为;花生壳50%,棉籽壳44.7%,过磷酸钙2.5%,石膏粉1.5%,磷酸二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88年秋后对感染杂菌的培养料进行发酵和添加少许麦秸栽培平菇,取得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感染杂菌的棉子壳料摊于水泥地面曝晒3天,按每百公斤料加4公斤石灰粉拌匀,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麦秸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二)拌料发酵将棉子壳与麦秸分开拌料。污染料配方为基料70公斤,加石膏2%、石灰2.5%、过磷酸钙3%、多菌灵0.1%、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1.4。麦秸料配方为麦秸35公斤,另加麸皮16%、过磷酸钙1.5%、石膏1%、石灰2%、高锰酸钾0.1%,料水比为1:1.5。将污染料及麦秸料按配方各自拌匀后再混合均匀,在洁净的地上堆成1.2米高的馒头形,覆盖薄膜,上插温度计。当料温升到50℃时,揭开薄膜并在其上每隔40厘米用木棒打一到底的通气孔,再覆膜一天,次日开始翻堆,翻堆时先将表层料放在一边,再将堆心料翻于其上,以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平菇栽培原料成本,开展了不同比例新型基质棉渣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玉米芯40%、棉籽壳20%、棉渣20%、麸皮10%、玉米粉4%、豆粕4%、石灰2%时,平菇生物学效率达93.62%,较对照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了5.10%,投入产出比为2.07,可见棉渣是平菇栽培的良好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用麦秸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时棉籽壳、酵素菌(BYM)、磷石膏三种主要辅料的作用。结果表明,三种辅料对草菇增产的作用依次是棉籽壳、酵素菌、磷石膏,且以棉籽壳50%、酵素菌1%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8.
春季大面积生产的平菇菌砖,收了两茬菇后,由于进入夏季高温期而不利于继续栽培出菇。我们试用这种栽过平菇的废料栽培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废料处理:将废菌砖打碎,曝晒两天,于播种前五小时加入5%的生石灰粉,充分拌匀后再加自来水,含水量掌握在70%左右。 (二)培养料配方:①新棉籽壳7.5斤,平菇废料7.5斤;②纯平菇废料15斤;③纯新棉籽壳15斤。 (三)栽培方法:室内培养,温度25~3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夏季栽平菇污染问题,笔者于1986和87年用硫菌灵(又名甲基托布津)拌料栽平菇小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88年7月进行了大面积栽培,也获成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40%硫菌灵胶悬剂,是国营江苏新沂农药厂出品;菌种为高温型平菇PH—1,引自河北微生物研究所.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100公斤、石膏3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石灰粉1公斤,加40%硫菌灵胶悬剂150毫升,料水比1∶1.5.(二)操作方法:选用新鲜棉籽壳曝晒2~3  相似文献   

20.
草菇 V_(35)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给河北省科学院的草菇优良菌株。为了解其栽培特性,以便在生产中应用,我们于85年7—8月间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供菌株草菇 V_(35),以 V_(04)和V_(02)菌株(系筛选出的生产菌株)作对照。母种为 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为麦秸棉籽壳混合料。(二)栽培原科用麦秸,棉籽壳和废棉。麦秸压碎、石灰水浸泡和堆积发酵3天,添加5%麦麸作氮素辅料;棉籽壳和废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