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津灌区1996年春灌成本调查总结春灌自1996年3月2日开始引水至5月17日停水,历时77天,总干渠首引水4.2亿m3,收斗渠口水量2.38亿m3,灌溉效益面积109.8万亩.灌水面积199万亩次,平均灌水1.8水次,斗口灌溉效率723亩,平均灌水...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土地面积五千余万亩,可耕地2200万亩,实际利用耕地面积1300万亩由于水资源缺乏,耕地面积不能扩大.而现有灌溉从渠道到田间的有效利用率平均不到50%。一般每亩净溉水定额高达300~500m~3.为发展节水农业,主要采用两方面的措施:管理措施——计划用水,按方收费;工程措施——渠道防渗(已有14200km)、发展喷、滴灌(1987年面积12万亩).  相似文献   

3.
从1988年开始,我们在全局范围内实行了目标化管理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9,1990年两年我局与湛江市水电局签订了“双包双挂一奖惩”的承包合同,形成了纵横向全面的经济责任制,促进了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工程的综合效益。近几年来,在维修加同工程中共完成土方18.98万m~3,修建标准堤坝304.46km,坝坡植被36.64万m~2;清淤主河157.05km,清淤干支斗渠3736km,修建防渗干支斗渠280km;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8.3万亩,使灌溉面积恢复到148万亩。尽管库区连年干旱,但渠首平均每年供水量仍达11.19亿m~3,保证了灌区用水。1989年,运河灌区粮食比上年增产15万t,1990年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黄骅镇等10个乡镇重点推广玉米、小麦的播种、收获、加工以及棉秆收获、粉碎、压捆贮存、压块贮存、收获加工联合作业完成保护性耕作10000亩。平均每亩节约成本50元,节约种子1.2kg,平均每亩增产粮食40公斤,每亩综合效益90元。  相似文献   

5.
石津灌区1995年春灌灌溉成本调查总结灌区春灌自1995年3月14日至5月12日止断续放水历时54天。总干渠首引水2.97亿m3,斗渠口水量1.28亿m3。灌溉效益面积104.24万亩,灌水面积141万亩次。平均灌水1.4次,斗口灌溉效率617亩。平...  相似文献   

6.
山西翼城县利民渠灌区在去年以0.7个流量灌溉农田73,000亩,平均一个流量10万亩,今年计划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大挖水源潜力,加强渠系防渗,使滴水归田,再扩大灌溉面积25,000亩。平均一个流量保浇14万亩,誓夺全专冠军。这个灌区有清水0.7秒立方米,全年出水量2,207万立方米,按渠系利用率85%计算,实用水量可达到1,867万立米,以麦田5万亩浇水四次,灌溉定额160立方米,棉田48,000亩浇水三次,灌溉定额120立方米,夏播5万亩浇水三,每亩灌溉用水90立方米计算,共需水量1,826万立方米,尚余50余万立方米水,以济有无,以补不足,全年可保证98,000亩的土地适时用水。其具体办法是:  相似文献   

7.
我乡现有42座固定泵站,水稻灌溉面积3万亩左右,用水管理面广量大。1984年开始推广一级管水办法,实行专业化管水。通过不懈的努力,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办法,适应了农村土地承包后水稻灌溉的需要,获得了较好效益。现从效益分析、具体做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王个方面给予阐述。一、效益分析1、量化效益显著从1985~1992年的8年中,通过实施一级管水到田块,并加强综合管理,乡均灌溉每亩单耗和每亩水资成本与全县平均单耗和亩成本比较系计节电172万度,节约农本27万元,乡均水稻单产由480公斤增加到567公斤。较全县8牟平均单产4783公斤…  相似文献   

8.
景泰川灌区位于甘肃中部景泰县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只186mm,而蒸发量却高达3300mm。近年来,灌区管理处狠抓经济用水,节水省能取得显著效果。年灌溉定额由550m~3/亩降到400m~3/亩,平均用电量由710kW-h/亩降到502kW-h/亩。其主要措施为:1.实行专业化管理;2.在用水上不吃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均占有可耕土地资源却不足一亩.同时,我国早地农作物有几亿亩,随着工农业用水急剧增加.用水越来越紧张.搞好早作农业及盐碱地(地膜覆盖压碱、增温、保墒效果显著则、麦的高产开发.无疑是小麦种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小麦地膜覆盖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突出、抗旱节水的种植新技术.一般每亩增产130公斤,增产幅度达40%.扣除机具成本朋元/亩每亩纯增效益120元左右。我国小麦地膜覆盖长期处于试验阶段,是因为技术难以配套。主要是现有的农机具不能满足农艺要求。通过几年试验,山东工程学…  相似文献   

10.
石津灌区1994年春灌灌溉成本统计与分析1994年石津灌区春灌自3月25日引水至4月18日结束,历时25天,总干渠首农业用水1.44亿m3,属于枯水年用水。只浇一水小麦540205亩;二水小麦1300亩;白地81965亩。通过对6县25乡和10个支渠...  相似文献   

11.
我省1989年开始利用贴息贷款推广麦田和水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三年共发展97处,总投资4450万元,其中贴息贷款1400万元,新增果树灌溉面积5万亩,低压管道输水麦田灌溉面积25万亩。据六个重点管灌示范点分析,每亩每年可节水90~120m~3,省地3%,25万亩麦田采用管灌每年可节水2800万m~3,节电525万kWh,省电费100万元,节约耕地7500亩,年增产粮食300万kg,这些工程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坚持了“因地制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建国以来,张掖地区六县(市)建成万亩以上灌区31个。有效灌溉面积218万亩,干支渠3896km,中小型水库42座,总库容为1.83亿m~3。机电井3073眼,现有水管人员1861人。全区26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4.6亿m~3,水利工程固定资产3.6亿元,平均每亩固定资产160元,年水费收入1085万元。1989年粮食总产6.95亿kg,单产392.7kg。为了使灌区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甘肃省水利厅在1988年提出《甘肃省大中型灌区划等晋级规划意见》。根据这一精神,各灌区在晋级指标测算的基础上,经核定达到二等灌区标准的4个,三等灌区标准的15个,其余12个不进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焦作市农机局在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中,积极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承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9年底,全市农机合作社共流转承包土地3.2万亩;实现土地托管4.57万亩。据调查,全市合作社在本地承包土地平均每亩实现纯利280元,3.2万亩实现纯收入896万元。仅农机合作社在规模经营土地时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连片作业降低作业成本、生产资料的统一采购等就可每亩降低生产成本50元,这是一般个体农民在经营土地时所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油菜是洋县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13万亩。据测算,洋县人工种植油菜每亩投劳动力7个,劳动力成本490元,加上化肥、农药、种子投入成本100元、机械旋耕100元,每亩油菜从种到收获成本及劳力投资达690元。油菜籽按2015年市场收购价每千克5.2元、油菜平均亩产138kg计算,毛收入717.6元,收支相抵,种植油菜每亩仅收入27.6元,有时甚至亏本,影响了农民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农机部门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模式,于5月20日首次从江苏省引进200台插秧机在湖北省枝江市等17个县(市)的32个乡、镇进行中稻跨区插秧,这是湖北乃至我国水稻生产机械插秧环节实现跨区作业迈出的可喜一步。据了解,机插水稻旱育秧,一亩秧田,可为100亩大田提供秧苗,人工插秧水播水育,一亩秧田只能提供5亩大田的秧苗。一台插秧机10小时可插30亩,人工一人一天只能插8分田。机插水稻平均亩产616公斤,比手工插秧每亩增产54.5公斤。机插旱育秧每亩成本46.02元,比人工插秧所需的水播水育秧每亩节本40%。湖北省农机专家分析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上海市郊有保护地蔬菜面积20万亩,至1990年底已建喷灌面积17.2万亩,占86%。在1985~1988年共申请使用了165万元节水灌溉贴息贷款,用于发展蔬菜喷灌面积16398亩,总标资652.4万元。其中贷款165万元,市财政439.7万元,乡村自筹47.7万元,12个乡受益。据投入产出分析喷灌比地面灌每年每亩增收156.75元,扣除折旧及年运行费,净收入80.75元/亩年,每亩平均使用贷款100元,一般不到两年即可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7.
陈垓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设计灌溉面积42.21万亩(自流灌溉26.51万亩,提水灌溉15.7万亩)。渠首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30m~3/s,加大流量35m~3/s。除满足灌区用水外,同时还承担向南四湖和济宁市每年送2~3亿m~3的工、农业用水任务。1988年以来,灌区进行了节水型灌溉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棉单产已由1965年复灌前的150kg和  相似文献   

18.
<正>阜城县从2004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几年来累计推广实施面积达37.07万亩,2009年度推广10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27.03%。小麦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增产幅度大都在5~10%,亩均降低作业成本30~40元,亩均增收节支1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汝城县农机部门为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组建了技术指导小组,强化了包村联户服务,建成了6个省级水稻育插秧示范基地,实行"七统一"的技术要求。目前全县插秧机拥有量达到282台,全年实现机插面积7667hm(211.5万亩),使山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对比测产,机插秧每亩产量达600kg,减少成本150元/亩,每亩平均增收达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1995年巴州把10万亩宽膜棉的推广做为整个农机化工作重点来抓.共引进改制宽膜机401台,推广宽膜棉种植105979亩,完成了计划的105.98%.实际收获的101500亩,平均亩增产皮棉17.5公斤.共增产棉花175万公斤,增加产值2100万元.各县(市)还将宽膜栽培技术应于玉米、甜菜、工业用西红柿、复播玉米等作物获得成功.如库尔勒市、若羌县等地种植的1224亩宽膜复播玉米平均每亩达700公斤,最高达846公斤,焉耆县七个星乡30亩宽膜种植工业用西红柿,最高亩单产达9.8吨;包尔海乡4亩宽膜甜菜平均单产4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