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枣缩果病又叫雾抄、雾掠、烧茄子病,在大部分枣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靠昆虫、雨水传播.7月下旬开始出现病斑,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在8月中旬(果洼变红至全果1/3变红),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尤其有间断性阵雨或连续大雾天气,更有利于病害发生.同株发病率大果高于小果.  相似文献   

2.
李艳 《新农业》2004,(6):25-25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为枣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时,降低枣果品质,影响经济效益。现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枣缩果病初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的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菌在唐县羊角村作大田接种,接种枣果表现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采接种后5d的病果再分离,分离菌与原接种菌一致,证明枣树皮、枣枝、枣头等是枣缩果病菌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4.
5.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  相似文献   

6.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枣树缩果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枣缩果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缩果病的发生在不同品种、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陕北缩果病只有1个发病期,8月初开始显症,8月下旬达到高发期。在同一枣园,缩果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以木枣发病最轻,7月鲜发病最重,其余品种轻重依次排序为晋枣、蜂蜜罐、赞皇大枣、狗头枣、梨枣、骏枣;夏季持续干旱高温及其随后的降雨使缩果病发生严重;含石砾的沙质土枣园,缩果病发生重于黄土上所建枣园。施入化肥的枣园缩果病发生重于施农家肥的枣园。  相似文献   

8.
于2013年在衡水地区枣缩果病发病严重的枣园,选用药剂新高脂膜、代森锰锌、农用链霉素、多菌灵、特谱唑、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组合成6种药剂配方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效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衡水市不同的枣园单独施用新高脂膜、50%多菌灵S-WP和80%的大生M-45代森锰锌S-WP中的一种药剂或者综合施用三种药剂,可使平均每年的病果率降低20.0%左右,防效在40.0%以上。  相似文献   

9.
枣缩果又称萎蔫果,在大部分枣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靠雨水和昆虫传播。7月下旬初显病斑,8月中旬达发病高峰,果洼变红。空气湿度大,间断性阴雨和连续大雾有利于发病。病症是:开始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继而外果皮呈水烫状,土黄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枣树的栽植面积不断扩大。就稷山县来讲,目前红枣面积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11.
7种药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聚生小穴壳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发生发展,选用7种不同杀菌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聚生小穴壳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10%世高可分散粒剂+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的抑菌能力最强;其次为20.67%万兴乳油组合、10%世高可分散粒剂和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绿盾农抗120水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控制陕西关中地区枣树生产中危害不断加重的枣缩果病.通过田间定点、定株调查,对陕西大荔县6处枣园枣缩果病的病原菌越冬场所、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病原菌主要靠风雨传播,从水孔、气孔及果洼侵入枣果而发病.枣树皮、枣头、枣吊、枣枝条、枣落叶都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其发生与枣果发育期、枣吊位置、挂果量、气候因子、立地条件、虫害、栽培品种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根据缩果病发病规律,提出了合理选择园址、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对美人指葡萄缩果病的发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盘覆盖黑地膜和稻草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的相对湿度,有效地降低葡萄缩果病的发病率;在供试的3种避雨棚架中,以小拱棚内的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其通风透气性能最好;小拱棚、连栋大棚内葡萄缩果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10%、12.89%,明显低于单栋大棚的(31.16%)。  相似文献   

14.
矿质营养处理对枣裂果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3年生壶瓶枣为试材,分别研究了定期喷施1次(H1处理)、2次(H2处理)、3次(H3处理)矿质营养液对枣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矿质营养处理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枣裂果率;H2,H3处理可显著增大果实纵径、横径;矿质营养处理对枣果实中可溶性糖以及Ca,K,Mg,Fe,Mn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只有H1处理显著提高了枣果实中Zn含量;除H2极显著降低了枣果实中Vc含量外,其余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可知,H3处理既能有效降低枣果实裂果率,又不影响枣果实的正常品质。  相似文献   

15.
枣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主要从品种、果实特性、矿质营养、水分等方面对枣裂果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进一步阐明了枣裂果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6.
枣黑斑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3年的病果致病菌分离和病原菌回接试验,结果证明,引起枣果实黑斑病的致病菌是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和Alternaria sp,属弱寄生菌;由于使用GA增加产量,降低了叶果比,果实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是黑斑病发生的内因;8月下旬多雨引起的果实生理紊乱症(皱胴病)是黑斑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成熟期遇雨是黑斑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增施钙肥、调节土壤pH值,促进壶瓶枣树吸收钙素,研究壶瓶枣裂果与枣果含钙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壶瓶枣果实含钙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枣果裂果,枣果裂果与果实含钙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2在0.186 5~0.282 0之间,在数据上支持了枣果含钙量不是产生裂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稻矮缩病是近几年常见于南方地区的病毒性的病害,在水稻的病株苗期较难及时发现,在水稻的成株期矮缩症状才会比较明显,此时一旦发病,水稻的产量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给水稻的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借助雷州市典型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实例,介绍了矮缩病的状况、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重点阐述了水稻矮缩病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