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背景和意义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被誉为“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四川现有古树名木资源70308株,其中古树70214株,名木94株,有5株入选“中国最美古树”名录,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省委常委会第83次会议要求:切实把古树名木保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综合保护,使古树名木成为凝聚人心、记住乡愁、留住记忆的重要载体。省委书记彭清华明确指出,保护古树名木已经超出自然生态本身的意义,而是乡村发展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一种珍贵历史记忆,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古树名木保护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物种资源、森林资源、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资源,它传承着文化、记载着历史,是“活文物”“活化石”“活档案”,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今年以来,我省通过知识科普、标语征集、摄影大赛、建档挂牌等多种举措在全省不断掀起古树名木保护热潮,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守护生态“活文物”。  相似文献   

3.
古树名木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景观、科研和历史价值,因而成为开发优质科普旅游的基础。文中对古树名木的科普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并且以"树文化"为发展契机的贵州妥乐村、台湾科普旅游典范——溪头自然教育园区以及面临开发与保护平衡的云南腾冲古银杏村为案例,分析了3个景区的成功要素和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区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和景区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古树名木不是单一的林业资源,而是记载着一方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被称为"树中珍宝,活的文物".古树名木稀有、珍贵,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历史价值,是风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地方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5.
古树名木作为"活化石、活文物"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者根据德化县名木古树资源及特点,分析了名木古树具有的生态、文化、景观等价值,提出名木古树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古树名木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绿色文物和活的化石,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极高的生态价值、深厚的文化价值、重要的科研价值、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可观的经济价值。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更广泛挖掘城乡古树名木珍贵资源,加大古树名木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古树名木是雅安市重要的种质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生产、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就雅安市7县1区的古树名木资源的存量、种类、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济南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是活的文物,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在漫长的岁月里,古树名木历尽磨难,现已步入老年,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容易丧失生机,而古树名木一旦失去,就不可再生。保护好古树名木,做好养护管理和复壮工作,对弘扬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介绍了济南地区古树名木的有关情况及具体保护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福建省古树名木现状,从物种、分布、年龄、保护等级、保护价值、生长状况等多方面的分析出发,阐述了如何利用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开发科普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思路。在有效保护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前提下,充分发挥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树名木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进步,古树名木所具有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然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兴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为数不多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除古树自身生理因素变化外,人为和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致使一些古树生长衰弱,甚至于濒临死亡。因此,保护古树名木使遭受严重机械损伤和自然灾害破坏的的古树恢复生机,最大限度的延长现存古树名木的生存期和观赏期,已是各地绿化工作者一项重…  相似文献   

11.
广州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栋材  梁丽华 《广东园林》1995,(4):19-25,17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国家的瑰宝,对中国的园林历史,植物进化与变异,树木气象学、树木生态学等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广州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和古树名木。一九八五年市人民政府颁发了首批古树名木209株,并颁布《广州地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加以保护。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管理方法落后,科技手段不高,投人小,这批古树名木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为了改变古树保护的落后状态,解决古树保护的存在问题,一九九一年市园林局下达了《广州市古树养护复壮技术研究》的课题,一九九二年列入市科委课题。  相似文献   

12.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是“活的文物”。多年来,古树名木与文物古建相生相伴,密不可分,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红墙碧瓦,已成为古都北京的代表符号。笔者近日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及北京市领导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系列知识批示精神,针对目前首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新修改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大理州在历史、文化与自然多年的交融发展中,保留了众多的古树名木。以2018年12月大理州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大理州古树名木的县域分布和树种构成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据此评价了大理州古树名木的价值。结果表明:古树名木是大理州生态建设中乡土树种的重要来源,具有种植资源价值;是大理州打造高原特色农产业的物质基础,具有特色产业基础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旅游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保护古树名木,对保护物种资源,维护自然景观,美化生活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湖南省林业条例》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九条对古树名木的监管作出了以下规范:  1.古树名木的含义。古树名木包括树龄一百年以上的树木,稀有、珍贵的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2.古树名木的管理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志,落实管护责任单位。这里所指的“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主要是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和宗教事务管理部门。  3.古树名木的采伐、移植。《…  相似文献   

15.
古树名木作为一种重要的风景资源和珍贵稀有的植物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研究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和森林植被历史变迁的“活古董”以及古气候、古地理等方面的重要佐证。文章通过对有“龙居古刹”之称的什邡龙居寺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的调查,探讨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如何加强龙居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瑰宝",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特征,是"活的文物"。古树名木与当地的旅游资源融为一体,为园林山水增添异彩,为旅游景区增加亮点,为古堡村镇添绿壮威,  相似文献   

17.
"绿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价值,对促进绿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古树名木的资源特点,并对北湖村、龙岗村和牛过萌村古树名木保护利用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把古树名木价值应用于绿美乡村建设的思路和途径,为广东省古树名木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古树名木具有历史、文化、科研、生态、景观、旅游、经济等多种价值。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文化,就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涟源市全面启动了21个乡镇(办事处、经开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经调查,涟源市境内的古树名木共有29科48属60种。其中,既有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和《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的规定,山东省莱芜市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办法》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稀有珍贵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主体(以下称管护主体),按属地管理原则来确定。  相似文献   

20.
论云南名木古树的保护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分析了云南省1604株古树名木的基础上,认为古树名木具有如下保护价值:①模式标本的采集树,植物群落类型区划的重要依据;②引种栽培的科学依据,生物资料的贮藏库,生物的基因库;③历史与社会学的活文物,革命斗争的见证人;④自然历史的真实记录,赏心悦目的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