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从中药两头尖(Anemone raddeana Regel)中首次分离出两种结晶性内酯化合物,其中晶I经红外、紫外、场解吸质谱,高效液相层析等鉴定为毛茛甙(Ranunculin)。  相似文献   

2.
从西洋参中分离得10种化合物,经与已知标准品对照、质谱(FD—MS)、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谱鉴定为人参皂甙-R_O、-Rb_1、-Rb_2、-Rc、-Rd、-Re、-Rg_1(ginsenosids-R_O、-Rb_1、-Rb_2、-Rc、-Rd、-Re、-Rg)豆甾烯醇(stigmast-5-en-3-ol),豆甾-3.5-二烯-7-酮(stigmast-3.5-diene-7-one)和蔗糖。  相似文献   

3.
对香猪不同日龄、不同部位的肉质特性和肌纤维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之间pH、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及不同日龄之间背最长肌熟肉率和肌二头肌失水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肌纤维横截面积则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课题为系统研究泡桐属各树种各部位的化学组分及其经济价值。从综合利用角度提出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确定生产价值。本文只报导了泡桐属白花泡桐和毛泡桐药用成分综合利用的工艺过程及其主要技术措施。至于各重要药用成分进一步的分离、分析、鉴定及其临床实验待续。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本试验从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病叶上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茎叶处理法测定了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16S rDNA序列和生理生化试验对除草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进而利用硅胶柱层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中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株具有除草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XG1对马唐的除草活性最高,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液经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和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保留时间为15.757 min的除草活性物质Ⅰ。本研究证明,菌株XG1具有开发成微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并为今后分离纯化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除草活性物质和开发新型细菌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H9)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豫西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HI试验鉴定为H9型禽流感病毒,以该分离毒株作为种毒,制备了禽流感灭活油乳苗,经免疫试验和田问试验证明,该苗在接种后第1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HI效价为9.0(log2)),至第28天血清中HI效价达到峰值9.5(log2),直到第49天,其HI效价仍为7.5(log2),此时攻毒,免疫接种组的保护率为100%(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死亡率为70%,证明该苗产生免疫力快、强而且持久,能有效地控制该禽流感毒株在本地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杆菌血清型的研究,近三十年来已有不少进展.Watts(1940)等首先指出用凝集试验可将猪丹毒杆菌分为两类血清型.Dedie(1949)提出猪丹毒杆菌除A和B两个血清型外,还有N型.其后,许多学者分别从病猪、健康猪的扁桃体,海鱼、禽类、猪圈土壤及猪粪等陆续分离到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但由于各人命名的不一致,显得混乱.Kucsera(1972)建议根据各个血清型发现的时间先后为序,用阿拉伯字统一标志,如有亚型,则在阿拉伯字之后加小写英文字母区别.这种定型标志已为各国学者所采用,并确定  相似文献   

8.
运用3种多元分析法分析了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花(鱼骨)H.maculates及其杂交F1(唇(鱼骨)♀×花(鱼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杂交F1在体形和体色上完全偏向于母本唇(鱼骨),仅背部的小黑点是继承了花(鱼骨)的形态特征;唇(鱼骨)、花(鱼骨)和杂交种F1的可数性状中背鳍、臀鳍、胸鳍和...  相似文献   

9.
邵玉田  杨超  夏吾炯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7):1447-1449,1464
[目的]对卷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从传统中草药卷柏全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采用柱层析色谱法及制备型薄层色谱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再通过核磁及质谱分析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用MTT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试验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巴西棕榈酸(1)、葡萄糖(2)、β-谷甾醇(3)、穗花杉双黄酮(4)、selaginellin(5)、selaginellin M(6)和selaginellin A(7);并且在所测试的3种化合物中,以化合物7抑制HeLa癌细胞生长的活性最好。[结论]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卷柏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患病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溃疡体表处筛选到一株H1B6优势菌株,根据形态观察、16S rDNA检测、生理生化鉴定结果,H1B6菌株与溶藻弧菌最为接近,而在以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模型中,H1B6菌株也与溶藻弧菌菌株聚为一支。Biolog微生物鉴定结果显示,H1B6菌株为溶藻弧菌的可能性为98.6%,确定H1B6菌株为溶藻弧菌。斑马鱼攻毒试验结果显示,H1B6菌株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LD_(50))为4.58×10~6 CFU/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多菌灵降解菌XJ-D,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以期用于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葡萄园中分离筛选1株多菌灵降解菌XJ-D,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16SrDNA聚类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鉴定菌株XJ-D为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其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将其接种在600mg/L多菌灵的无机盐培养基中,11天时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9.0%,平均降解能力为52.87mg/(L·d)。[结论]该菌株在干旱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植物内生细菌MY1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多种植株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MY1,采用生长速率法对MY1菌株代谢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室内盆栽对其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多株植物中分离到67株内生细菌,其中,从曼陀罗叶片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MY1(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MY1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高于76.65%,其中,对谷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和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分别达到92.65%和98.95%;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明显减弱;MY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发酵液稀释5~50倍预防和治疗效果均高于60%,其中,发酵液稀释5倍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较高,防效分别达到86.4%、80.2%和88.9%、82.6%,且与对照试剂腐霉利防效间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国勇  胡亚平  石小丹  聂小倩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55-13956,13959
[目的]分离和鉴定溶藻细菌,研究其溶藻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对水华的治理作用提供帮助。[方法]从香溪河春季水华集聚区水体中分离得到1株有高效溶藻效果的菌株(H5),采用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对细菌进行鉴定。采用直接计数法,研究了其对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具尾逗隐藻(Komma cau-data)的抑制效果,及对汉斯冠盘藻的溶藻作用方式。[结果]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H5属于纺缍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该菌对汉斯冠盘藻、倪氏拟多甲藻、具尾逗隐藻的溶藻率最高为71.3%,最低为57.4%。培养滤液、热处理培养滤液对汉斯冠盘藻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无溶藻能力。[结论]该菌对汉斯冠盘藻有较强的溶藻效果,且是通过分泌溶藻物质溶藻。  相似文献   

14.
1株抗铜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还原Cu2 的菌株TT1.该菌株可以单抗3mmol/L的Cu2 .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属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TT1与Bacillus licheni formis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在含有0.2mmol/L Cu2 的培养条件下,菌株TT1的生长不受影响.Cu2 还原的最适温度为30℃,在该温度下,24h时间内TT1可以还原71%的Cu2 ;Cu2 最适还原的pH为6.因此,TT1菌株有望用于含Cu2 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探究梨胶胞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采集的病样分离并鉴定出梨胶胞炭疽病菌25株。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观察炭疽病菌对砀山酥梨的致病性。平板接种炭疽病菌菌块,测试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参试的25株炭疽病菌中3株致病性较强,18株致病性中等,4株致病性较弱。致病性强的菌株其菌落颜色较深,菌丝浓密;致病性弱的菌株其菌落颜色均为白色,菌丝稀疏。菌落生长快,菌株的致病性较强;菌落生长慢,菌株的致病性较弱。菌株的产孢能力和致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梨胶胞炭疽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值为5.0~7.0;菌丝对多种单糖和双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结论]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梨胶胞炭疽病的认识,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16.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20日龄雏鸡出现有关节肿胀,拉白色稀粪和少量死亡等症状的疾病病因,为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方法]采集病鸡样品并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PCR、生化试验和回鸡试验鉴定出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结果]用这些分离株感染SPF雏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结论]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该养殖场本次疾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7.
陈建新  张瑞华  徐明举  利凯  徐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0-12921,12935
[目的]确定分离的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利用此株猪流感病毒对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进行滴鼻感染,观察小鼠临床症状,感染后第2、6和14天分别剖杀小鼠,摘取各主要脏器后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感染小鼠出现精神不振、体重下降、引起以弥漫性肺泡损伤为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论]该研究成功进行了H9N2猪流感病毒对BALB/c小鼠的感染,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9N2猪流感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叶,基础科学的研究已使现代农业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在植物和动物的育种中的运用,培育出了更耐寒更丰产的品种。然而,在遗传学领域里仍不断涌现出许多惊人的新发现,其中之一是导致实现玉米遗传控制的伟大成就。 玉米是人类种植的所有作物中驯化程度最高的一种作物。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自从人类开始种植玉米以来,玉米几乎无法离开它的人类伙伴而独立生活。如果没有人类的参与。玉米本身是无法将它的种子分开播种的。在野生条件下,它的果穗自然落在地  相似文献   

19.
从42 ℃的恒化富集培养物中分离到一株产肌氨酸氧化酶(SOX)的节杆菌.对菌株42-1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SOX可以被诱导物如肌氨酸、肌酸、肌酐和氯化胆碱诱导产生.在发酵过程中适当减少通气量对SOX的产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葡萄糖等容易利用碳源的存在对SOX合成不产生降解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而尿素的存在则对SOX生成有强抑制作用.因而SOX分解肌氨酸的主要作用是为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氮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株疑似猪链球菌菌株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的毒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形态观察和16S rDNA测序后NCBI数据库Blast比对鉴定菌株;另外选取猪链球菌7种主要毒力因子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该疑似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多数呈链状,少见单个排列。16S rDNA测序结果与猪链球菌2型同源性达到99%。毒力因子检测均含有7种毒力因子。[结论]该疑似菌株为猪链球菌2型,其毒力基因型为:gdh+/ef+/mrp+/sly+/fbps+/orf2+/cps2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