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枣裂果的研究提供借鉴,以‘中秋酥脆枣’为研究品种,在枣树的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喷施浓度分别为4 000、6 000、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浓度分别为10、30、60 mg/L的Ca(NO3)2溶液,浓度分别为0.01%、0.05%、0.1%的H2O2溶液及浓度分别0.1%、0.2%、0.3%的Na Cl溶液;采用DDB-303A电导率测试仪,对不同成熟期各处理的枣果实表皮不同部位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在不同成熟期随机采取各处理各重复的枣果100颗,统计其中的裂果数、裂果级别、裂果方式及果实裂开的具体部位。结果表明:(1)氨基酸肥与Ca(NO3)2均能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喷施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 mg/L的Ca(NO3)2溶液对枣果裂果率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其裂果率分别降低40.73%与35.19%。(2)枣果裂开方式主要以纵裂为主,此类裂果占93.85%;其次为十字裂,占2.75%;混合裂、横裂的裂果分别占2.15%、1.26%。(3)枣裂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果面部与果顶部,果肩部裂开的裂果占比较低,仅占2.13%。(4)各处理成熟鲜枣果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H1H2H3、N1N3N2、C3C1C2、A3A1A2。(5)各处理成熟鲜枣果不同部位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果顶部果面部果肩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枣的裂果率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显著相关性;喷施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 mg/L的Ca(NO3)2能有效降低枣果的裂果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灵武长枣科学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150、300、450、60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钾肥(150 kg/hm2)和磷肥(60 kg/hm2),采用单株填埋施肥,分2次施入。根据物候期采摘果实,测量不同施氮处理下灵武长枣果实的各品质指标,探究不同施氮量下灵武长枣各果实品质指标随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各施肥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主要物候期内,灵武长枣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现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呈下降趋势。在生长阶段,各施肥处理下果实品质的差异显著,各施氮处理下果实品质均优于对照,其中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成熟期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0.90%、15.94%和17.27%,有机酸含量相较于不施肥处理降低了6.72%。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施氮处理的灵武长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喷施不同外源激素,研究其对灵武长枣果实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灵武长枣的品质,为灵武长枣提质增效栽培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在枣树坐果以后分别喷施脱落酸(ABA100 mg/L)、乙烯(ETH100 mg/L)、赤霉素(GA330 mg/L)、茉莉酸甲酯(Me JA50 mg/L)、生长素(IAA100 mg/L)水溶液,调查分析喷施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色泽、大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有不同影响。1)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后,果实风味变得更甜,其中喷施GA3后果实蔗糖含量提高3.41%,喷施ABA后,果实葡萄糖含量提高7.03%;喷施ETH后果实果糖含量提高17.15%。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MeJA可降低灵武长枣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其中喷施MeJA后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46.80%。2)喷施ABA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1.44%;喷施ETH后果皮中花青苷含...  相似文献   

5.
喷施赤霉素对灰枣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增强作用,40 mg/kg的处理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吊果比、单株产量喷施激素的样株显著高于对照,其中10 mg/kg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处理组的病果率、裂果率显著高于对照,这是由于喷施赤霉素使细胞生长过快,果实细胞内有机物尚未充实便进入失水期并且赤霉素能使细胞壁里Ca+2的水平下降,使细胞壁不易伸展,增加了裂果和缩果病的比率。处理叶片中钾元素含量比对照低22.9%,叶片氨基酸处理高于对照22.7%,处理枣果维C含量比对照低30.6%,枣果总酸含量处理比对照高46%,这是由于施赤霉素降低了枣树对钾元素的吸收,缺钾继而使枣果弹性变差,枣果果肉不紧实,口感下降,喷施赤霉素使维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增加,导致枣果口味变酸,影响的枣果的鲜食口感。  相似文献   

6.
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喷施宝在油茶中应用的适宜浓度,设计了不同浓度喷施宝处理,在‘长林4号’和‘长林40号’品种油茶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了叶面喷施,通过测定座果率、裂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以及鲜果含油率等指标,分析和探讨了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宝能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裂果,增加单株鲜果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不同品种对喷施宝处理响应存在差异,‘长林4号’在0.33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45.4%,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38.9%,21.1%,25.3%,5.1%,2.0%和30.9%;‘长林40号’以1.00 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63.6%,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106.7%,60.3%,17.7%,15.5%和33.8%.  相似文献   

7.
以临县基地的木枣、赞皇枣为对照品种,研究雨乐2号的物候期、树体发育特征、果实经济性状、抗裂果性和抗病性。结果显示,雨乐2号属晚熟品种,树体发育状况较木枣和赞皇枣好,果实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雨乐2号比对照品种木枣裂果率低17.7%,病果率低12.7%;比赞皇枣裂果率低34.0%,病果率低34.3%;室内浸泡24 h后裂果率仅为1.5%.该品种具有生长势旺、丰产、晚熟、抗裂果和抗病等特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CO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为揭示枸杞果实品质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枸杞‘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开顶气室模拟控制系统进行CO2浓度升高处理(800±20μmol·mol-1),以自然环境CO2浓度(400±20μmol·mol-1)为对照,处理60天后收集幼果期、青果期、转色期、红果期的根、茎、叶和果实样品,测定其糖组分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结果】1) CO2浓度升高处理可促进果实发育过程中半乳糖、蔗糖和总糖的积累,红果期半乳糖、果糖、蔗糖、总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升35.71%、23.18%、19.57%和12.23%(P<0.05)。2) 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夏枸杞发育期根、茎、叶和果实组织中苹果酸合成酶(LbMS)、中性转化酶(LbAI)、蔗糖磷酸合成酶(LbSPS)及蔗糖合成酶(LbSS)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α-半乳糖苷...  相似文献   

9.
装饰薄木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在家具饰面、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为了提升装饰薄木的阻燃性能,采用仿生呼吸法将氯化钙(CaCl2)溶液与碳酸氢钠(NaHCO3)溶液分段浸渍于薄木中以制备矿化装饰薄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矿化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且采用宏观燃烧试验、热重分析法(TG)与锥形量热仪(CONE),对改性处理后薄木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化处理后薄木表面与内部均原位生成了方解石型CaCO3,且CaCO3的生成量随着浸渍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加。附着于薄木表面的CaCO3具有防火屏障功能,当浸渍溶液浓度由0.2 mol/L增加到1.0 mol/L及以上时,矿化薄木的着火时间得到明显延长。CaCO3能催化纤维素热解,有利于产生稳定焦炭,TG结果显示,当浸渍溶液浓度为1.8 mol/L时,矿化薄木残炭率为28.05%,与未处理薄木相比提升了81.55%,阻燃效果最佳。CONE测试结果显示:与未处理薄木相比矿化薄木的热释...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10年生壶瓶枣为试材,分析研究喷施不同外源钙剂与裂果的相关性,探讨外源钙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外源钙剂均可显著降低壶瓶枣的裂果率,显著提高壶瓶枣的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其中,以有机钙效果最好,平均裂果率比对照降低了64.4%,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9%,3.5%,23.4%,15.3%.  相似文献   

11.
抗裂果枣新品种‘曙光5号’及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曙光5号’枣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选育,早实,丰产,果实大,品质优良,成熟期遇雨裂果轻。2015年秋季河北沧州连阴多雨,许多品种裂果严重,其裂果率为13%(对照金丝小枣裂果率60%),在沧州枣区生长结果稳定。201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定名为‘曙光5号’。1品种特性果实圆柱形,纵径3.5cm,横径2.7cm,平均果重12.6g,最大果重16.8g;果皮深红色,富有光泽;果面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外源激素对杉木涩籽发生的影响,以不同类型球果杉木母株(紧包型球果4株、松张型球果5株和反翘型球果3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外部喷施的方法,对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对杉木种子涩籽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A3对杉木涩籽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喷施GA3浓度的提高,杉木种子的涩籽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较低浓度(30~90 mg·L-1)的IAA可以有效降低杉木种子的涩籽率,但高浓度IAA处理下杉木种子的涩籽率没有显著变化;ZT对杉木种子的涩籽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球果对外源激素影响的响应程度不同,GA3处理下反翘型球果涩籽率降幅最大,松张型球果次之,紧包型球果最小; IAA处理下各类型球果涩籽率未见显著差异; ZT处理下仅在10 mg·L-1浓度时发现反翘型与紧包型球果的涩籽率变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外源激素对球果上部种鳞涩籽率的影响较小,对中部和下部种鳞涩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木麻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以NH4NO3作为氮肥,分析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施氮处理木麻黄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盐害正常生长的对照处理相比,在2~10 g·L-1 NaCl处理下幼苗遭受了不同程度盐害,盐害率为4.3%~100%,耐盐阈值6 g·L-1。在6 g·L-1 NaCl处理下,添加0.25~1 g·L1 NH4NO3显著降低了幼苗盐害率,其中以0.75 g·L1 NH4NO3处理下盐害率最低,较未施氮处理降低了52.3%。NH4NO3明显降低了叶片中Na+浓度,而Cl-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同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增大,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减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  相似文献   

14.
以风味玫瑰李为试材,应用树盘覆盖、土施KCl、叶面喷施不同浓度6-BA、Ca(NO3)2、KH2PO4,GA涂果防治裂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降低果实的裂果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以叶面喷施0.3%Ca(NO3)2和土施KCl防治裂果效果最好,裂果率为5.56%和6.11%,极显著的低于其它处理。在脆熟期,喷施处理降低了李果中水溶性果胶的含量,提高了原果胶的含量,并抑制了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生症状枣果近熟时,枣果皮裂开,果肉稍外露,果实裂开后,炭疽菌等易侵入,遇雨裂果腐烂变酸,成为浆果,不能食用。二、发生原因枣裂果病是非寄生性生理病害,主要是枣果生长前期天气干旱,果实表面紧密  相似文献   

16.
以美早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为试材进行套袋试验,测定了樱桃果实的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糖量,并统计和计算了果实裂果率、病虫率及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结果表明:供试美早樱桃果实性状指标存在不同的差异,套袋能增加果实的大小,不同套袋处理单果平均质量比对照增加了12.45%,但果实硬度有所降低;套袋减少裂果数和病虫害的发生率,不套袋(对照)樱桃果实裂果率和病虫率最高,分别比其它3种套袋处理的平均值高出7.47%和8.34%;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呈现降低趋势,固酸比与糖酸比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枣树的旺长,科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红枣生产中合理利用矮壮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年生‘骏枣’为试材,就喷施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调查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枣吊长度、节间长度、叶片数与结果性状指标(枣吊结果数、单果质量、制干率)和枣果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枝梢的旺长,提高果实品质。喷施矮壮素60 d后,3个浓度的矮壮素处理与对照间枣吊增长量和叶片数都呈极显著性差异,其枣吊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CK(喷清水)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矮壮素处理的叶片数,中浓度处理与低浓度、高浓度处理间均呈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单果质量与对照的相比分别高13.03%和8.19%,且与对照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处理的制干率最高,与对照间呈极显著性差异;枣果的酸度和Vc含量受矮壮素的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79%与19.81%。就品质指标而言,喷施高浓度矮壮素的效果最佳,明显地提高了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了枣果的酸度,提高了枣果的品质。【结论】喷施200 mg/L的矮壮素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显著抑制骏枣枣吊的生长,缩短枣吊的节间长度,增多枣吊结果数,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枣果的酸度,提高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核桃抗寒指标的影响情况,为核桃抗寒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年生核桃幼树为试验材料,于核桃生长期,对盆栽核桃叶片分别喷施不同浓度(5、10、15、20 mmol·L-1)的K2SO4和Ca Cl2溶液,然后采集喷施后的核桃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了喷施不同浓度的K2SO4和Ca Cl2溶液后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片中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等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各个抗寒指标的影响情况;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核桃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在低温胁迫下,随着K2SO4和Ca Cl2浓度的增加,核桃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的;除了喷施5 mmol·L-1的K2SO4溶液的核桃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略...  相似文献   

19.
西安城区植被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植被净化大气的机理,分析了净化量与污染物浓度、叶面指数等的关系,系统收集1991~2000年西安市TSP、SO2、NOX月均浓度,结合实验观察,得出:①西安市针叶林、阔叶林TSP、SO2、NOX净化量计算的经验公式。② TSP、SO2、NOX浓度在年内变化呈U字型,叶面指数年内变化呈倒U字型,二者变化不同步,植被对污染物净化量的年内变化整体也呈倒U字型。③ 1991~2000年TSP、SO2、NOX浓度的年际变化整体都是下降的,其中都有波动;10年来的植被覆盖率基本不变;植被对TSP、SO2、NOX的净化量与其浓度的年际变化同步,即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库-源关系对枣树14C-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4C—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缓慢生长期间,与单果枣吊相比,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但是果实获得的^14C—光合产物量增加了6.68%;枣吊去叶处理(均匀去掉一半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增加了17.06%,果实获得的标记光合产物增加了15.26%;当果实一侧叶片去除时,其异侧叶片也能提供一定量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发育所需;并且,同一枣股不同枣吊之间也存在着光合产物的相互交换。本文从营养学角度对枣树低坐果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